党委社会工作部长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题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16
999+
18.34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委社会工作部长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
题专题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基层强则天下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今年以来,x党委社会工作
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破解基层治理
“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结合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紧盯任务超载、责任超载结构性难
题,着力“轻车减负”做减法,聚焦“壮马赋能”做加法,有效激
发基层动力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学思践悟提认识,强化破解“小马拉大车”思想基础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首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进行把
握。全区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
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作为组建以来的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强化理论
武装,实现社会工作干部和基层干部全面学习、全员覆盖。深化专
题学习。将学习宣传《论述摘编》作为“第一议题”摆上重要议事
日程,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
教学体系,开展集中培训 235 期。深化专栏解读。各级党委社会工
作部门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屏等,开设“学习园地”等专
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解读,加强教育引导。深化
专版阐释。在相关媒体上刊发或转发专版,深入解读阐释,并组织
集中报道,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掌握精神要义。深化专
场宣讲。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文化广场等阵地,
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老村长议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
展宣传宣讲 1.2 万场次,直接受众 110.6 万人次,切实将理论学习成
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系统发力抓攻坚,形成破解“小马拉大车”工作合力
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是基层治理一项系统性、牵引性
工程,必须更加注重系统发力、协同推进。细化工作举措。认真落
实中央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政策举措,x层面专
门制定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集中整治攻坚方案,分级开展嘎查
村社区“六清理两强化”、苏木乡镇街道“四化”、x行业部门“两
优”专项行动,将中央20 条措施细化为 44 项具体任务,明确时间
表、任务书、路线图,切实把责任压实、工作做实。促进部门协同。
x层面,在 x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 31 家单位参加的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专项组,保留 x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盟市旗县层
面,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担任领导小
组组长,并建立成员单位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切实凝聚部门合力,
解决治理难题。坚持同题共答。找准“病灶”才能开出“良方”。x
党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调研开路”,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
调研组,深入 12 个盟市、26 个旗县(市、区)、54 个嘎查村(社
区)和 120 个旗县(市、区)直属部门,访谈各级干部群众 1480 多
人次,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强化调度推进。
落实全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和 x调度会精神,
围绕准确把握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思路,
召开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会,通报工作情况,总结
交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推动全面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
负若干规定》,强化制度约束,强化赋能增效,持续攻坚“小马拉
大车”突出问题。
三、精准施治破难点,推动破解“小马拉大车”走深走实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关键要厘清基层权责,精
准“松绑减压”。规范工作事务。落实中央《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
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x层面制定实施意见,梳理
形成《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指导目录》《嘎查村工作机制牌子指导目
录》,市县乡三级自上而下将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明确为依法履责事
项51 项、依法协助事项 20 项,全区嘎查村(社区)因地制宜“一
村社一策”确定事项清单,工作事务平均减少60 余项,切实为“甩
锅”“加码”拉起“警戒线”。规范标识标牌。制定《x嘎查村(社
区)宣传展示指导规范》,从外部挂牌、内部功能室挂牌、上墙制
度等 6个方面15 个具体事项进行了明确,集中清理嘎查村(社区)
内部无内容、无保障、超出职能范围的虚牌,坚决把“上墙的形式
主义”拿下来。目前,嘎查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标牌标识
压减到6个以内,内部实行“一室一牌”“一室多用”,真正让基
层“轻装上阵”。规范证明事项。在综合群众实际需求基础上,制
定证明事项正面清单 8项、负面清单 20 项,对无法律依据、嘎查村
(社区)没有能力核实的证明事项按程序予以取消。各地积极推行
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和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鄂尔多斯市推行无证明
城市应用系统,推进智能自助证明打印设施社区布设,方便居民群
众办事;通辽市建设证明在线开具系统,办事过程中无需申请人提
交相关证明材料,实现让“群众跑”变成“数据跑”。完善准入机
制。统筹推动 103 个旗县(市、区)建立健全嘎查村(社区)组织
工作事务准入办法和动态管理机制,全区 12 个盟市对乡镇街道承担
事项建立准入机制。同时,建立监测反馈、调度推进、考核评估、
督查指导、风险防控五项工作机制,设立23 个基层治理观察点,建
立直报制度,推动为基层减负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将基层治理“小
马拉大车”集中整治工作纳入 2024 年度盟市、区直机关绩效考核和
旗县(市、区)党委书记落实“五大任务”担当作为专项目标考核,
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
四、源头治理添动能,巩固破解“小马拉大车”成效成果
为“车”减负的同时,也要在“壮马”上出实招,让基层有人
手、有力量。在选优建强队伍上下功夫。紧盯社区工作者这支基层
治理骨干队伍,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
后,x在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从
选育管用全链条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制度
设计,提出六个方面40 条具体办法和多项创新性工作要求。聚焦规
范“选”的标准程序、改进“育”的方式方法、强化“管”的措施
办法、拓宽“用”的渠道途径,着力构建“履职有考评、待遇有保
障、发展有空间”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为基层治理夯实人才基础。
目前,全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5 人,全面推行
“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制度,社区工作者月均报酬较 2020 年增长
27.6%。在凝聚多方力量上下功夫。建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
体系,打通街道社区与驻地单位、两新组织间的行政边界和组织壁
垒,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学、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等
多种方式推进联建共建,以党建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治理融合。鼓
励“两企三新”发挥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找到在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基层治理、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最大公约数”,让“治理对
象”变为“治理力量”。进一步理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
制,推动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在基层治理中发
挥积极作用。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实施嘎查村(社区)综合
服务设施补短板和扩能升级,探索开展“1+N”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试
点,全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每百户 38 平方米,居民活动面
积占比达到60%。推进“信访代办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
经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嘎查村(社
区)协商议事工作机制,89%的旗县(市、区)制定了协商目录清
单。实行全国基层治理数据库分级应用和数据共享,推行“前台一
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服务模式。包头、赤峰等地探索开发社区
协商、政务、治理智慧平台,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多多评”“一表
通”治理模式实现了基层治理需求线上表达、资源线上汇集、结果
线上反馈。
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x
党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持续推动治理转型、
制度创新、作风转变上下功夫,以减负赋能的实效助力全区党建引
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委社会工作部长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题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基层强则天下强,基层安则天下安。今年以来,x党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紧盯任务超载、责任超载结构性难题,着力“轻车减负”做减法,聚焦“壮马赋能”做加法,有效激发基层动力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学思践悟提认识,强化破解“小马拉大车”思想基础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首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进行把握。全区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坚持把...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