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慈善总会会长在全市慈善工作推进会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现场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16
999+
16.04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副县长、慈善总会会长在全市慈善工作推进会暨社区慈善
事业发展现场会上的汇报发言
近年来,县慈善总会在工作中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聚力“慈
济x·善泽水乡”慈善品牌建设,汇聚全县慈善公益资源合力,积极
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以实绩实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
一、完善机制链,打出慈善组合拳
一是搭建慈善工作机制。横向主动链接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扶
贫开发部门救助信息,确保救助精准;纵向实行县级资助、镇级配
套、村(居)基层互助上下联动模式,形成“横向联合、纵向联
动”工作格局,确保救助效果。
二是建育慈善主体机制。畅通慈善组织培育渠道,引导、支持
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培
育发展资金筹集型慈善组织,积极引导企业设立慈善冠名基金,全
县共设立企业慈善基金 12 个,慈善冠名基金总额达到 1.1 亿元。
三是建立资金监管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联动信用奖励机
制,出台《县慈善总会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专户储存、专
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事前审批、事中跟踪、事后审计,确保慈
善行为规范。
二、优化募集链,畅通善源大动脉
一是组建公益组织联盟。深化慈善组织的“募集、救助、服
务”三大桥梁作用,集结全县 42 家部门、20 多家民营企业和 12 家
社会组织组建“微爱·联盟”公益组织联盟,以党建为引领,形成辖
区内资源共享、活动联办、共驻共建的党建公益服务新格局。盘活
政府资源和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筹募善款近 1000 余万元,惠及困难
家庭 8000 人次。
二是探索社区基金运营。策划实施慈善项目,推动设立社区慈
善基金,开展扶弱济困、扶老救孤、助医助残助学等活动。目前,
已有 102 个村(社区)设立村(社区)发展慈善基金,累计募集慈
善资金 60 万元,开展社区公益服务项目 16 个。
三是冠名多个“慈善+”基金。推动“慈善+教育、文化、司法救
助、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社工”等 N项资源融合发展。2023 年以
来,通过慈善月捐款和日常捐赠相结合的方式募集善款 1400 万元,
冠名 6支专项基金,为慈善事业汇聚了“源头活水”。
三、强化使用链,增进公益新能量
一是促进慈善事业项目化发展。探索推动民生部门提项目、慈
善组织募资金、社会组织做服务、困难群众享成果、慈善事业融合
发展的项目化服务路径,让更多领域与慈善资源链接。在县级设立
“济时救·微即助”特别响应救助基金项目,村(社区)设立“济时
救·微即助”慈善救助基金项目。通过县财政拨付+社会募集方式,
推动“情暖万家”“朝阳助学”“夕阳扶老”“康复助医”“爱心
助残”“物资救助”等六大慈善救助工程和“慈善湖区行”等 20 多
个慈善救助项目项目化发展。
二是推动慈善资源多元化发展。立足地处湖区、南北地形狭长、
多元文化叠加,采取“一片区一特色”思路,形成“一镇街一亮
点”慈善资源矩阵。如x街道打造姜肱救助基金、x镇设立仲子(子
路)文化教育基金、x镇开展慈善救急难项目、x镇以小村庄撬动助
老“大慈善”为切口,打造“一元助老·幸福食光”项目。各镇街慈
善资源多元发展,使慈善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靶向,结绳成网形成
“公益地图”。
三是促进“慈善+救助”融合性发展。围绕困难群众所需,建立
完善以“政府资金救助为主导、服务类救助为补充、物资类救助为
提升”的多元化社会救助新机制。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工
作,通过畅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政府救助渠道,联动开拓“弱有众
扶”新路径,全面形成社会救助、慈善救助、社会组织帮扶、义工
服务高度融合的综合救助格局。2023 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 1300 万元,
1.8 万多城乡困难群众从中受益,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摘要:
展开>>
收起<<
副县长、慈善总会会长在全市慈善工作推进会暨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现场会上的汇报发言 近年来,县慈善总会在工作中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聚力“慈济x·善泽水乡”慈善品牌建设,汇聚全县慈善公益资源合力,积极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以实绩实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完善机制链,打出慈善组合拳 一是搭建慈善工作机制。横向主动链接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扶贫开发部门救助信息,确保救助精准;纵向实行县级资助、镇级配套、村(居)基层互助上下联动模式,形成“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工作格局,确保救助效果。 二是建育慈善主体机制。畅通慈善组织培育渠道,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