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研讨发言
2024-12-16
999+
15.64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基层党员干部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研讨发言
8月20 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
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基层干
部要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减激
情”,而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切实
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变“留痕不留绩”为“有规又有
距”,让“大车”减负,笃定前行。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
经末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
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可近年来基层过度留痕等问题仍
未得到根治,基层之“大车”负重前行。作为基层干部,
要充分认识到基层是干事创业的“主战场”,不仅要深入
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把脉问诊”留下工作痕迹,更要绞
尽脑汁寻良方,刨根问底解难题,留下工作实绩。同时要
未雨绸缪,花大力气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中”,决不能拿
着问题当“软柿子”来回捏。要发挥纪律规矩的带电“高
压线”作用,倒逼基层干部行为有规有矩、工作留痕留绩
为基层减负奠定规则基础。
保持远大的事业观,变“留迹不留心”为“走心又走
行”,让“小马”赋能,轻装上阵。不愿担责,懈怠思想,
生搬照套的机械应用、不费周折的拿来主义都是变相的形
式主义。基层减负,当以树立远大理想和锻造扎实本领为
首要前提。作为基层干部,要从思想上主动自我净化,纠
治自身“思想症结”,破除“畏手畏脚”的思想束缚。要
始终领悟“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的道理
保持“求知若渴”和“本领恐慌”的心态,对照短板不足
随时随地学、全面系统学、深入彻底学。既要“身入”基
层,更要“心入”基层,在基层这个大“课堂”里锻造本
领干事创业,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铭记为群众办实
事的使命,埋头苦干,久久为功,让基层“小马”迸发出
巨大能量。
坚守崇高的价值观,变“留行不留责”为“想为又敢
为”,让“车马”同频,行稳致远。基层干部队伍作为国
家制度体系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
程中的关键因素和动力源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腐败
现象和“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干部却产生了
“歇歇脚”“喘口气”的念头,为基层减负工作增加了包
袱。基层减负,并不是简单做减法,要既减负也鼓劲。基
层党组织要注重严管和厚爱,既要惩治弄虚作假,也要鼓
励务实肯干,让“想为者”敢于为,让“躺平者”躺不平
同时,作为基层干部更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
坐而论道的“空谈客”,真正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
来送往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奔一线、办实事、抓落实,
让干群距离更近,鱼水情更浓。
摘要:
展开>>
收起<<
基层党员干部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研讨发言8月20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基层干部要深刻认识“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减激情”,而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切实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变“留痕不留绩”为“有规又有距”,让“大车”减负,笃定前行。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可近年来基层过度留痕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治,基层之“大车”负重前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