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从“中国式”出发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2024-12-16
999+
19.42KB
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交流发言:从“中国式”出发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同志们:
按照本次读书班日程安排,我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等
内容再次深入学习,详细了解到,现代化是指从 18 世纪工
业革命以来,以工业化和技术变革为推动力,人类社会从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急剧变革的转
型过程。深刻体会到,“中国式”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鲜
明标签,冠名“中国式”旨在表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
国版本”已经成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推
动人类现代化进程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
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过去的一百多年
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踔厉奋发,走出中国式现代
化道路,在实践中突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西方化
等同于先进化”的陷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集中论述,可以归纳为“一个核心
主旨”“五大鲜明特征”“九项本质要求”,因此,今天
我和大家的交流研讨,就围绕上述特点,从“中国式”来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精髓。
第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核心主旨。党的二十大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
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即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决定因素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
涵和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社会各种力量
对现代化做过的种种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洋务运动、
百日维新等照搬西方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没能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我们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
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
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最基础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
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活力保障和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
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得到确立和
彰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
立和得到彰显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
主义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
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
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
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决定了党的领导对于中
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
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
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第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鲜明特征。2022 年习
近平总书记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
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
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
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
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取得
成功,就是因为它切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
应时代发展要求,具备五大鲜明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
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在民族文化上
中国五千多年历史中逐步形成“大一统”的政治、“一体
多元”的文化和“大分散小聚集”的民族分布格局,和西
方断断续续、殖民主义泛滥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在发展
历程上,西方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
息化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赶超跨越
中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过程
特别是中国还拥有超过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巨大人口规模
整体实现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的艰难工程。因此,在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背后,经济社会问题
将会变得更加复杂,挑战更加严峻。我们要始终从“人口
规模巨大”这个最大国情出发,充分发挥人口优势,比如
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志愿服务。同时,积极
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坚持以智能化服务提升广大群
众办事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优质公共服务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党的十
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
实现。当下,我国共同富裕取得积极进展和新的成效,我
们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
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实现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我们,在推进中
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以社会稳定从而保障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
追求”。回顾人类现代化历史,既有物质丰裕而精神匮乏
的国家,也不乏文化独具魅力而国力衰微的民族,做到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具备非常困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求我们要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进中
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经济发
展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过去 10 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
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
积最大的国家、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
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生态文明发展领域做出
了巨大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
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
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发展是
中国人民自始而终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
成就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大力倡导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和平与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进入 21 世纪,我们党 2005 年发
布《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在 2011 年发布《中国
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党章。然
而,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地XX 热点此起彼伏,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和平赤字、发
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断加重。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8 年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写入宪法,先后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
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三大支柱,为
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
定决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坚定站在
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
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
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三,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九项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
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九项本质要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实践提供了具体行动指南。“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项内容,强调“中国式”现代化
的重大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对中国式现代化
领导力量的本质要求,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彰显
领导优势,起政治保证作用。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党的核心
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优势,把党的领导
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同时,不断深
化自我革命,赢得历史主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实现党的
长期稳定执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式现
代化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彰显制度优势,起方向引领作
用。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实现高质量
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项内容,明
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代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
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
本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政
治建设的本质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对中国式现
代化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
对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我
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五项内容”,坚持
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
整体性推进,使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
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
取得整体效果,从而更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行稳致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
文明新形态”两项内容,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
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外交
往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扬中
华民族“胸怀天下”特质,呼吁世界各国致力于构建相互
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践行并推广
互利共赢的正确义利观、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互惠互
利的共同利益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
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对文明形态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
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
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两个
结合”的过程中,创造出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质、中国
实践的丰富底蕴、中华文化的民族根脉统一和融合起来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
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蓝本,极大地丰富了
人类文明内容,为世界做出中国贡献。
摘要:
展开>>
收起<<
交流发言:从“中国式”出发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同志们:按照本次读书班日程安排,我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等内容再次深入学习,详细了解到,现代化是指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以工业化和技术变革为推动力,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过程。深刻体会到,“中国式”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鲜明标签,冠名“中国式”旨在表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版本”已经成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踔厉奋发,走出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