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党建引领强双基 强村富民提质效
2024-12-16
999+
18.04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交流发言:党建引领强双基强村富民提质效
今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黔中砥柱 ·x
先锋”为载体,以“五强引领”为抓手,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
动,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一、聚焦“强双基”,“三项行动”激活力。紧盯基层基础强
双基,从组织建设、制度机制、队伍培育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实施“整创”行动。坚持
以“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目标,制定印发《全县围绕“强
双基”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工作方案》,分级采取看、
访、评三步工作法,围绕 7项内容清单逐项逐乡逐村排查,做到应
纳 尽 纳 、 应 整尽 整。 乡 镇 党 委 对照 “ 15+3+4” 、 村 党 组 织 对 照
“14+3+4”共性和个性指标,围绕“一案一策”整顿提升。今年来,
排查识别后进乡镇党委 3个、后进村(社区)党组织 39 个,培育创
建先进乡镇党委 3个、先进村(社区)33 个。二是实施“赋能”行
动。采取擂台比武、学历提升、交流互派、观摩学习、党校实训等
方式,组织开展“百人跟岗”“千人培训”行动,切实提升村级干
部乡村治理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目前,拟选派 15 人外出跟岗,组
织102 人参加学历提升,组织 1314 人参加省市县培训。三是实施
“结对”行动。建立 1名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结对联系 N个乡镇
(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和 1名乡镇(街道)党
(工)委班子成员结对联系 N个村(社区)党组织的“1+1+N”结对
联系机制,细化 10 条任务清单,部班子成员通过列席一次党委(党
组)会、参加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活动、
组织一次调研指导活动、协助办理一件实事、形成一个综合性成果
报告,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点对点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基层
党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助
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聚焦“育先锋”,“三支队伍”提能力。按照村级干部强
培育、乡土人才强技能、驻村干部优管理的思路,深入实施“双培
养”工程,推进乡村发展既有智力支持、又有人才支撑。一是优培
后备力量。制定印发《县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
培养工作方案》,聚焦“优选、精培、严管、活用”四个方面,明
确12 条闭环管理培育措施,推荐728 名党员群众纳入人才管理库,
推行导师帮带、跟岗锻炼的方式,传授工作经验、提升履职本领。
严格村(社区)干部管理考核,增补空缺村干部 79 名,安排15 名
乡村振兴专干班大学生到村任职,充实村级工作力量。二是深挖乡
土人才。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发展理念,围绕
全县“一主两辅”产业挖掘、培育人才队伍,研究制定乡土人才评
星管理办法等,挖掘培育“牛专家”“茶博士”“椒先生”等乡土
人才 2万余名。认真落实“组团式”帮扶、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
围绕技术服务、品种引进推广、技术传授等方面,帮助“双培养”
对象提升农业技能,推动发展。三是管好驻村干部。聚焦“调整选
派、能力提升、从严管理、激励保障”四个环节,着力选优配强
“起点”,优化调整驻村工作队员 219 人、计划调减244 人,组织
驻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 23 场次。对驻村工作队实行“三清单一日
记”台账管理,在“x微组工”公众号开设“我的‘助’村记”专栏,
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目前,已制定工作清单 563 份、任务清
单15 份,开具督查清单 15 期,发放民情日记 1300 本,发布“助村
日记”20 余期。
三、聚焦“促增收”,“三环相扣”增动力。坚持全县“一盘
棋”,上下“一条心”,“点线面”同步发力,探索通过建机制、
搭平台、优路径、强监管等方式,推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一是
建立一套机制。采取“县级统筹、乡镇主抓、平台共建、抱团发展、
支部引领、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构建专班牵头抓、部门协助抓、
乡镇分管领导和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的三级责任体系,印发工作提
示2期、听取工作汇报3次,开展调研指导 10 次,切实推动各项工
作任务落地落实。二是搭建两个平台。按照“党委统领、政府负责,
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原则,引导乡镇(街道)创建“强村富
民”公司,统筹辖区各类资源、资产和资金,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
供发展平台、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引进经营主体,采取“六种组
织形式”共同创办“强村富民工坊”,平原镇水车社区盘活资源创
建共富茶厂,对全镇茶叶深加工,带动群众增收500 余万元;x镇x
村盘活闲置烟草站建设制衣加工坊,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年产
值预计达 1000 万元。目前,全县共成立强村富民集体经济公司 23
家,创办“强村富民工坊”67 家。三是创新三种模式。按照“活资
产、强服务、增效益、富口袋”的思路,探索创新村社自营、村村
联营、村企合营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坳田模式”,有效整合
现有资源,推行政策分红、效益分红、激励分红、集体分红“四次
分红”模式,助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如,复兴镇联合村引
进龙头企业创办奶牛场,采取村企合营的方式,带动200 余户群众
增收,带动周边村收入3000 余万元。
四、聚焦“优治理”,“三个重点”强效力。坚持以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为抓手、以群众满意度为切入点,通过美丽乡村、平安乡
村建设和网格化服务,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服务群众精准化、美
丽乡村宜居化。一是提质乡村建设。围绕红色文化、人才队伍、红
色经济,制定 18 条提质增效举措,用好用活100 万元奖补资金,完
善红色培训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红色美丽村庄提质增效。充分发挥
红村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织密一个体系、规划一张蓝图、汇聚一
股力量、瞄准一个方向”的“四个一”工作方式,打造“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10 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4个,为加快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擦亮乡村振兴新名片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创
新“云端”治理。探索“智慧+”新模式,在沿江乡镇搭建集智慧联
动、乡村视频监控、天翼云广播、场景 AI 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沿
江党建联盟数智服务中心”,实现禁渔禁捕、污染治理、水上安全、
森林防护、隐患排查和基层治理等“一网统管”,目前已常规预警
达1000 余次、天翼云播 2000 余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18 个,切实
提升乡村治理实效。三是明责减负增效。出台小微权力清单制度、
村级事务准入备案登记制度,制定“3清单 1流程”,示范推行村级
组织功能分布“一张图”,清理各类门牌800 余个。深化运用“一
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联户长+网格员”铁三角基层治理机
制,探索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工作,明确包村干部、
村干部、驻村干部等力量担任网格指导员,科学划分网格 1426 个,
优化联户单位11960 个,组建网格党小组1097 个,县委组织部等 4
家单位、牛角村党支部书记等3名网格员分别获评市域社会治理现
代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x乡高家湾社区等 3个集体被命名为全省
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煎茶镇婚恋家庭纠纷“1233”工
作法等 2个案例荣获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经验”,切实把党
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摘要:
展开>>
收起<<
交流发言:党建引领强双基强村富民提质效 今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以“黔中砥柱·x先锋”为载体,以“五强引领”为抓手,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一、聚焦“强双基”,“三项行动”激活力。紧盯基层基础强双基,从组织建设、制度机制、队伍培育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一是实施“整创”行动。坚持以“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为目标,制定印发《全县围绕“强双基”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工作方案》,分级采取看、访、评三步工作法,围绕7项内容清单逐项逐乡逐村排查,做到应纳尽纳、应整尽整。乡镇党委对照“15+3+4”、村党组织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