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2024-12-16
999+
17.16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交流发言: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同志们:
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不谋万世者,不足
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关于树立
大局观重要性的经典论断,也是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
及的重要治国理政思维方法。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党面临的各种风
险挑战,更加迫切需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大局观,从全局和战略高
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谋划工作,更好推进新时代党的事业
顺利前进。
树立正确大局观需要以大格局的视野为前提。所谓大局观,就
是要通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抓住事物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是把
握事物的本质和全局。树立正确的大局观首先要有总揽全局的大格
局视野,即站位要高、看得要全,为事业下一步发展方向上的“把
得准”提供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的领导干
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
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越
是在大变局中越需要以大格局来定盘面,这就意味着新时代党员干
部尤为需要树立正确大局观。一方面,必须具有世界眼光,要深刻
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通
观世界之变、时代之变的纷繁复杂现象,重点把握大变局背后隐藏
的世界格局未来走向,探索符合新时代国家利益的大国外交策略;
另一方面,必须具有“国之大者“的民族国家观,立足当今中国社
会发展现实,聚焦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制度、文化,通观中国之问、人民之问的多样化多层面表达,
重点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党在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中更好肩负的
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由此可见,只有首先树立大局观中的大视野
站位,方能以高瞻远瞩的站位优势确保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坐标定位
的精准性。
树立正确大局观需要以大谋划的战略为关键。战略问题是一个
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关键是要进行大
谋划,即谋整体、谋长远。这就需要树立战略思维,就是对关系事
物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预见和决
策的思维。谋整体,就是在空间维度上不是孤立地、片面地而是系
统地进行思考,从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找
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事物的整体和全局发展进行谋划布局;谋长远,
就是从时间维度上不是静止地而是历史地进行思考,从事物发展的
轨迹厘清事物发展脉络与逻辑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设定事物长远
发展的目标任务。可以说,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就是坚持局部服从
全局,以对事业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作出科学谋划布局为表征,
在对所有工作的具体谋划中善于把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始
终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确保事业发展在统揽全局中
不偏不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
时代的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
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这就要求新时代党员干部在谋划事
业发展布局中,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规划、设方案、定目标;要
坚持人民至上鲜明政治立场,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民更加注重共同富
裕、更加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作为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要怀有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的胸襟与境界,紧紧围绕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积极参加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
国方案。
树立正确大局观需要以大担当的责任为证明。担当反映格局,
格局决定担当。树立正确的大局观需要通过大担当责任来证明。担
当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情怀甘愿作为的意愿,是精神上以“功
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尽心出力的勇气,是行动上以“我将无我、不
负人民”追求主动作为的能力。可以说,担当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意
愿,外化于主动作为的责任与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担当
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担当和
斗争也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担当和斗争更
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这就
要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为党分忧、为国
尽责、为民奉献作为树立正确大局观的行动遵循。要始终牢记党的
初心使命,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自觉扛起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的重任,以实干兴邦精神投身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同
时,面对全球发展面临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
字,要主动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历史使命,高举全人
类共同价值大旗,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为人类和平与
发展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树立正确大局观需要以大作为的实绩为检验。道不可坐论,理
不能空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最终
体现在创造属于这个时代新的实绩中。需要指出的是,政绩观是衡
量党员干部是否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重要标尺,也是检验党员干
部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
的政绩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需要从正确大局观出发,而正
确的大局观在认识论上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政
绩观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必
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在担当
作为的谋事干事中,不仅体现出党员干部的眼界胸怀、品格精神,
还体现着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尽责水平。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
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这意味着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员
干部要着眼于世界现代化的中国表达的世界观,牢牢树立权为民所
用的权力观,践行为人民造福的政绩观,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进程的伟大实践中要加强政治历练,提升“政治三力”,在大是大非、
大风大浪中始终做对党忠诚的政治“明白人”,保证干事创业的政
治方向不走偏;要加强实践锻炼,尤其是到矛盾问题集中、任务艰
巨繁重、局面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挑重担、练胆魄,增才干,
厚植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底气与志气;要注重专业能力的训练,掌握
具备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领导素养,特别是在练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过硬本领上全面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增强新时代创造新伟业的
能力与自信。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交流发言: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局观念和大局意识 同志们: 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关于树立大局观重要性的经典论断,也是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的重要治国理政思维方法。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党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更加迫切需要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大局观,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谋划工作,更好推进新时代党的事业顺利前进。 树立正确大局观需要以大格局的视野为前提。所谓大局观,就是要通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抓住事物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