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持续深抓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
2024-12-12
999+
19.02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经验交流:持续深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
设质量
新形势下,*党委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之以恒抓基层、强
基础、固基本,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一贯到底、
落实见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政治功能“定盘星”
不断锤炼政治定力,筑牢“最后一公里”思想基础。坚持以政
治建设为统领,把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巩固党的全面领导、推
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一是建立健全学习长效机制。始终把国家战略和国家重大需求
放在首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科技报国初心,支部持续深化党史学
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召开主题教育读书班。集团党委采取集体学习与专题辅导
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红色教育相结合、专题党课与应知应会测试相
结合方式,深入研读指定书目,集团总部和各直管企业读书班学习
完成率 100%,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
心。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集团全系统累计开展上述讲座授学达 1507
场,培训产业子集团、直属二级公司领导和中层以上干部达 1553 人
次,培训员工 108672 人次,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岗职工
全覆盖,培训力度、深度、广度和实际效果在集团史无前例。
三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集团党委坚定不移地把完成国企改革
三年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作为广大党员践行初心使
命的具体实践。作为国有企业,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
决作风问题,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党性修养问题,以“两
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解决知行合一问题,以“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更好地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锤炼党性,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
葆党的生机活力。
二、建章立制,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注定要走上一条具有中
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就要
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
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必须一以贯之。
一是审视治理体系与监督体系。集团党委将内部治理与合规监
督有机融合起来。出台了《集团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实施措施》,
目前已全面实现“党建入章程”,规范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
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使党组织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
组成部分。完善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规模较大
企业配备了党委专职副书记,实现党组(党委)班子与其他治理主
体适当交叉、独立、科学的制度。
二是发挥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集团党委细化党组织决定和前
置研究讨论事项范围,先后修订《集团公司“三重一大”决策管理
办法》、《集团公司党组关于二级及以下企业进一步贯彻落实“三
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指导意见》,推动纪检监察、内部巡察、审计、
法律等各类监督更加贯通融合。
三是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要把党的领导融入
企业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之中,是一项
重大制度创新。制定的《集团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共涉及 9个
业务领域、25 个一级业务、121 个具体权责事项,实现重大事项决
策的可视化管理,为公司治理主体、外派董事和各级管理人员决策
提供规范指引。
三、把围绕中心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心骨”
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印发了《中央企业党委(党
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示范文本(试行)》,从
顶层设计上做出制度性规范,从治理架构上确保党委(党组)“把
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和
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有机统一。
一是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集团党委在研究重大事
项、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时,严格对标对表,确保贯彻党中央决策
部署“不偏离、不走样、不打折扣”。集团党委通过编制重大决策
事项“一张表”,规范董事会授权管理,优化法人层级授权,先后
修订《集团公司权责手册》、《集团公司董事会工作规则》、《集
团公司党组工作规则》和《集团公司总经理工作规则》,不断完善
公司治理,确权明责,各治理主体同心发力、同向行驶。切实把制
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
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是制定《集团公司董事会权责清单和授权清单》。集团党委
将25 项一般性、多发性事项由董事会授权给董事长或总经理决策,
提高决策效率,要求授权事项分别以董事长专题会、总经理办公会
等会议形式研究讨论,确保符合集体决策要求。贯彻民主集中制,
议大事、抓重点,强化对发展战略、重大问题、重要事项的领导把
关。各治理主体依法行使职权,做到同心同向、同轨同轴,共同推
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在企业基层党组织“最后一公里”落实落
地。
四、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
从近几年党支部书记就职情况来看,有的党支部书记水平明显
下降,特别是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能写会算等方面有
待进一步加强。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党支部书记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
和信服,给员工带来消极怠慢的情绪。如何提高支部书记的综合素
质和管理水平,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建立任职资格标准。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
导,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选拔时必须从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党
性修养、文化水平、管理能力、工作经验等方面来全面衡量。
二是要坚持考察制度。集团党委在选拔时先提出候选人,然后
进行调研,走访基层多听听群众意见,必须达到一定的政治素养和
先进性,再由上级党委(党组)研究任命。
三是要实行考核制度。集团党委一直以来与基层党支部签订了
党建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但最终考核结果有的未能公开讲评,
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不会受到影响,考核工作有的流于形式,工作
好坏一个样,严重影响了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基层党建工作始
终得不到创新和发展。
四是要建立培训机制。今后党支部书记队伍越来越庞大,要建
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要加强专
项教育,组织系统内各类业务骨干特别是党员干部以开展党课、培
训班、交流会、专题讨论和专家授课的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集团先后分期分批组织 100 多名企业党组织书记分别参加二十大精
神培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 100 余篇。
五是要强化在职教育。集团党委往年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大
连高级干部管理学院等地举办“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40 多
名企业领导人员参加了培训研读,进一步提高了企业领导人员的理
论和业务水平,提高企业领导人员推进企业创新转型思维观念和工
作能力;深化专门业务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的适岗技能。支部书记
在上岗前实行岗前培训和考试,择优录取,上岗后每年定期进行一
至两次培训,培训内容以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主。
五、把创新夯实堡垒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压舱石”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助力经济发展,就是服
务中心围绕中心进行创新,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更好地融合。创
新作为一种工作手段,应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因此,
必须坚决抵制与克服党建工作中形式主义的“花架子”。
一要把创新之根深深扎在经济发展上。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
作紧密结合。集团大力推行“党建+样板工程”,依托“党建+业务
提升”模式,以“科技创新、标准引领”为核心,以搭建支部共建
平台为载体,深化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催化剂”。在项目
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攻坚点类型多样、参与主体多元等现实情况,
积极创新建立“1+N”党建协作机制,由通用型技术党支部牵头,联
合8个党支部协同参与,在产品研发各个节点,形成党支部攻关堡
垒群,由技术、制造、生产、质保等各部门分别选派合适人选组成
项目组,对产品各个环节全面把控,并对新产品开发持续改进、规
范工艺流程等全面负责。通过“上下直通、平行互动”等方式打造
多元化的项目团队,实现“高效互补,协同攻关”,推动项目党建
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
二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用好人才。集团党委要发挥培
养人才、善用人才、凝聚人才的优势,才能推动党员等业务骨干、
技术能手参与承接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切实提升党支部战斗力和青
年党员“突击队”作用,使优秀党员扎根一线,把一线作为强化党
建引领科技发展的主阵地。同时要引导基层一线的优秀党员聚焦主
责主业,在为传统业务赋能的同时,不断拓展优质业务产业链,深
耕细作,稳扎稳打,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经营发展开启新篇章,加
快发展企业自有“新质生产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经验交流
摘要:
展开>>
收起<<
经验交流:持续深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质量 新形势下,*党委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之以恒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一贯到底、落实见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政治功能“定盘星” 不断锤炼政治定力,筑牢“最后一公里”思想基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巩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一是建立健全学习长效机制。始终把国家战略和国家重大需求放在首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科技报国初心,支部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学习贯彻习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