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2024-12-12
999+
25.42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 103 周年诞辰。6月27 日,在主持
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
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100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勇毅前行,取得
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
转的历史进程。
历史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党和国家事业一程连着一程。当时光
的指针指向 2022 年的金秋十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进到关键一程
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10 月16
日,曾见证无数重大历史时刻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激荡时代强
音,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起点、新征程、再出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二十大,擘
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
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号角,发出了为实现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
的使命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报告的一部分。总书
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所处历史方位,鲜明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
命任务,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对中国式
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进行深刻阐述。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征程上凝
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帜,也必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的主题。7月15 日至 18 日,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
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
党成立 103 周年之际,重温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的新时代新征程中
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准确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
顶层设计,必将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以
更加坚定自信、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
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
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
2023 年2月7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
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向“关键少
数”,围绕“如何认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讲授开年“第一课”。
回望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现代化进行的艰辛探索、走过的光辉历程、
作出的历史贡献,总书记话语铿锵:“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不断拓展和深化。”
实现现代化,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然而,
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
再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多少仁
人志士的苦苦求索,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
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壮歌以行。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
自觉肩负起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
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
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
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
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提供了宝贵经验、理
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作
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
性决策,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
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
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规律,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
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
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
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
质要求和重大原则等,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
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在战略上不断完
善,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
的战略安排,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入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战略支撑。
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
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
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上下求索,正道沧桑。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党领导人民成功
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曾经一穷二白,连煤油、火柴、铁钉都
要进口的国家,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制造业第
一大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
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并以海纳百川的宽广
胸怀拥抱世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走过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经新时代非凡 10 年的奋斗,我国发展
站在了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篇重要文章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清晰
勾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
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
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从“人口规模巨大的
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
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5个方面作出深刻阐释。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总书记从领导力量、旗帜
道路等 9个方面作出概括,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
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
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
新形态。”
——关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总书记强
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
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在此基础上,总书记进一步对二〇三五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发
展目标作出宏观展望,明确党的二十大之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也
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在《新时代
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
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鲜明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
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党的领导是管总、管根本的
“要促进中国现代化,需要哪些先决条件?”
1933 年7月,爱国报人史量才创办的《申报月刊》出版创刊周
年纪念特大号,刊载“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对中国实现现代化
的条件和方式开展广泛讨论。在这场思想大辩论中,许多进步人士
认识到,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条件是要有坚强的政治基础,在强有
力的政党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
“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2020 年10 月13 日,在广
东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面对 100 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
堪称宏伟的规划图,习近平总书记驻足感慨。规划中一系列当时根
本无法企及的梦想,早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一化为现实,今日
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远超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在党。”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
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
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是管总、管根本的”。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
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
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
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根据中国式现代化不同阶段主要任务的发
展变化作决策、抓落实,既坚持、丰富和发展理论,制定、调整和
完善路线方针政策,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钉钉子
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确保各项政策措
施落地见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从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党的领导
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勇于开拓创新,顺应时代潮
流、回应人民要求,着力破解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
发展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中国式现
代化注入持久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
力量。同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
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
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探索前所未有,征程充满
挑战。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把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发
挥好。新征程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根本的是要进一步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
的使命任务》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提出明确要求:“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
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
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
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如今,一大批新兴
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这条路,该如何走?世
界的目光,注视着东方。
2023 年3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
层对话会,就这一发人深省的“现代化之问”,给出中国答案:
“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
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
自主选择。”
纵观历史,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曲折坎坷。20 世纪中后
期,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
果水土不服,大多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历史
的教训十分深刻:照搬没有出路,模仿导致迷失。人类历史上没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
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
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
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
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沿着这
条路,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
出,“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
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对、
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只有这条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
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这条道路,看准了、认定了,
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要始终保持清醒坚
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无论遇到什么风浪,在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都要一以贯之,决不因各种杂音噪音而
改弦更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篇重要
文章中,总书记着眼新征程新使命,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出明确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
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
在自己手中。”
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
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2024 年4月22 日,正在重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龙坡区
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亲切地和社区居民唠家常,语重心长地叮
嘱,要“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
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是
为人民利益奋斗的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回望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干革命、抓改革、
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人民的利
益,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我们党
始终坚定不移、顽强奋斗。
“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
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
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书写了人
民至上的崭新篇章。新时代,从“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到
“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共同富裕;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
得出来”的抗击疫情斗争;从“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
剑”的反腐败斗争,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
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建设;
从“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的谆谆嘱托,到“让人民的生
活一天天好起来”的庄严承诺……正是因为坚信“人民至上是作出正
确抉择的根本前提”,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持“我将无我,不
负人民”的情怀、“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决心,
始终同人民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正是
因为笃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
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
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无论走得多远、发展到什么程度,“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永远是我们党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
务》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明确要求:“维护
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
体人民。”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风从海上来,港兴通天下。港口,对外开放的门户,中国改革
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
山东日照港,在时代大潮中奋楫扬帆、后来居上,迅速成长为
“最年轻”的 5亿吨级港口、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
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七位。从寂寂无名到异军突起再到挺
立潮头,正是改革开放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这座深水良港。
2024 年5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山东考察第一站,就来到日照
港。面对精神饱满、志气昂扬的港口人,总书记感怀万千:“你们
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
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党的十
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直面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
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由局部探
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
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不竭动力源泉。
同时,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今日中国,
“特区中的特区”前海、横琴,“未来之城”雄安等一座又一座新
时代改革开放新地标,拔地而起、最新讲话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一大批改革试验田,探路先行、
活力迸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江河战略”,
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区域
重大战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一片片改革的高地、一个个开
放的前沿,不断拓展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空布局,奏响了新征程
上改革开放雄壮激昂的大合唱。
中国要前进,就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
仍需跋山涉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
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
开放新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篇重
要文章中,总书记对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出明确要求:“深入推进
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
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中央全会、中央深改委
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国两会、地方考察等多个重要场合,
深刻阐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等一系列重大
问题。今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在全国两会上,强调“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在
湖南考察时,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在山
东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提出“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
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即将召
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总书记引领下,新征程上中国的改
革开放不断向更深层次挺进、向更高境界迈进,必将创造让世界刮
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
1930 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这样描述共产
党人的斗争。对那些“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的同志,
他大声疾呼:“到斗争中去!”
伟大的胜利,总要经过生死攸关的考验;伟大的事业,往往要
依靠艰苦卓绝的斗争来成就。一路走来,在血与火的锻造中,在时
代大潮的搏击中,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
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鲜明的
特质和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各种风险挑
战接踵而至。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复杂形势、艰巨任务、严
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
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非凡的气概、顽强的
意志、高超的智慧,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
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
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
关闯,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方面面的
风险挑战考验,取得了一场又一场伟大胜利,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
和安全主动权。
“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
展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
增多的时期,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防范化解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
加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以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
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
程”,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
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
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
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
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奋进在充
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有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科学指引,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
定能够实现!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103周年诞辰。6月27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勇毅前行,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历史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党和国家事业一程连着一程。当时光的指针指向2022年的金秋十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10月16日,曾见证无数重大...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