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推进路径(学校、高校)
2024-12-12
999+
24.93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推进路
径(学校、高校)
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推进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倪邦文
(2024 年8月7日)
一、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认识、定义
和评价。那么,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发展、
进步和文明的演进,从根本上都依赖于教育。它不仅塑造着我们的
今天,更引领着我们的未来。
在当前全球环境下,世界充满矛盾与冲突,人类面临诸多挑战。如
何破解困境、应对挑战?我认为,教育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
的角色,承担着推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任。2015 年,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
该报告提出,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尊
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
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这些都是
教育应当承载的重要价值。
进一步思考教育的本质,我认为它在于通过传授知识、提升品德、
启迪智慧,以培养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实际上是一个人才
培养的过程,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它对于提高每个人的生命
质量、提升生命的价值,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教育的本质
就是传承知识、传承智慧、开发人才、促进每个人生命质量提升的
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维护和平、战胜贫困,还是改善环
境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教育来培养具有远大志向、能够为人类福祉
贡献力量的人才。这是教育不可或缺的职能。
同时,我认为教育具有三重属性。第一是政治属性,即教育具有明
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涉及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深
刻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
第二是战略属性,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从
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对于战略性、前瞻性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是民生属性,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个体的成长与发
展。通过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取知识、实现自我成长,每个家庭也
能通过教育促进成
员的成长与发展,进而更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种强烈的
民生属性,
使教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育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战略地位
(一)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
教育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强盛,教育水平是首要考量。教育强盛无
疑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因为它本身就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
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大力发展教育,消除文盲,大幅提高人民群
众的识字率,并快速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我们提出了
“向科学进军,向困难进军,向荒原进军”的口号,旨在实现经济、
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崛起。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实现了
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的转变,并正逐步迈向教育强国。
这一历史进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科学文化基
础,提供了充裕的人力、人才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
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大的战略定力,明确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
党之大计,并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经
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我
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已跨入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 。
2023 年5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
时讲话指出:“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 位,
比2012 年上升 26 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因此,事实证明,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的战略先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
确的。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二)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我们现在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求我们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以实现这一目标。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阶段,国际环境日益错综复杂,经济、军事、
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竞争风起云涌。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科
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科技
战,本质上就是科技创新领域的激烈竞争,围绕科技制高点展开的
较量前所未有。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关键是要加快教育强
国的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
记反复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实
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创新
人才从何而来?答案就是教育。因此,教育是基础,是重要支撑。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教育显然是最具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
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
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这三个“第一”,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从整体上谋划、
部署和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这既突出了教育
的优先地位和作用,又实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的整体联
动和协调推进。
(三)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教育对于实现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增加物质收入,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劳动
技能,增强脱贫致富的本领,通过诚实劳动和创新性生产实现物质
生活的富足;二是提升精神素养,通过教育以教润心、以教化人、
以教启智,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富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这一思想指
导下,我们不断推进教育公平,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
惠及全体人民。因为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没有教
育公平就难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公平正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
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基础
工程
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归根到底
靠人才、靠教育,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建设教育强国这项
基础性工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
工程,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体育、教育、人
才等各领域。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经济持续
健康发
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和提升。这一切成就,都要归功于教育
的大发展,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裕的人才保障和强大的智力支
持。这一历程无一不深刻体现了“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
是基础”的基本逻辑。
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教育现代
化、建设教育强国是关键中的关键,根本中的根本,基础中的基础。
我们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全面认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战略地位,并把握其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
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奠定坚实基础。
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一)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与道德的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涵盖了丰
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等道德规范体
系和道德教育理论。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
念,就深刻体现了个人伦理、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的紧
密结合。
此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也始终将个人的责任与国
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则
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角度来看,我
们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不仅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我们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积极发扬者。在弘
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
的根本任务。从成立之初到如今的百余年里,我们党一直致力于弘
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教育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成为传承文化的切入点和载体。因此,我们在抓教育、培养人
才的过程中,始终坚定不移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坚持立德树人,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
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教育是培养人才
的摇篮,而培养人才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和培育他们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
角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了古代先贤圣人的智慧与思想,从国家、
社会、
个人三个层面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在国家
层面,它倡
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我们描绘了理想国家的蓝图;在社
会层面,它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
方向;在个人层面,它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的行
为准则树立了标杆。
这些价值观不仅体现了历代志士仁人的夙愿,尤其是近代以来,面
对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求富国强兵之路、探索民族出路而
前赴后继,他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生动写照,同时,这些价值观也凝聚了革命先烈的理想,寄托了
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理念,
正是我们对未来社会的共同期许。
针对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第一粒扣
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
重要性: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
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
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
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因此,在青少年
时期就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青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勤学、修德、
明辨、笃实”这一内在逻辑。第一,勤学是基础。它要求青年人要
珍惜时光,刻苦学习,不断汲取知识,增强自我认知与理解能力。
通过勤奋学习,青年们能够构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为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修德是关键。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青年人需要将所学
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修德不仅是对古代先贤美德的传承,更是
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它要求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
德,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劳动,学会感恩与助人,不断提升
自己的道德修养。
第三,明辨是提升。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人需要具备明
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他们要学会区分正确与
错误,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在面对选择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决
策。这一过程有助于青年人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第四,笃实是实践。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或口号,更需要通过实
际行动来体现。青年人要将所学的知识与道德准则内化为自己的信
念,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要扎扎实实干事,踏
踏实实做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让道
德成为自己生活的常态。
(三)立德树人要有针对性
1.增强针对性和亲和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于价值观的探索是强
烈的,但如果没有针对性和亲和力,我们的教育就可能无法引起他
们的共鸣,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思想政治
教育内容和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用他们
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将深刻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2.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第一,要把思想政治课的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随着
时代的发展和党的事业的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也在不断深入。因此,
我们的思政课必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
果融入教学内容,使思政课始终保持时代性和前沿性。
第二,要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
容的课程教材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我们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材和课程
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生动展现
出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践行。
第三,要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与思想政治
教育相结合。通过讲述新时代的故事,用生动的案例和事实来支撑
我们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他们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
同和情感认同。
3.构建大思政课全面育人的新格局,关键在于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
会大课
堂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更应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国情调研等活动,让学生
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成就和社会变迁,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技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
的渠道和形式,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鲜活,更具吸引力。
在构建大思政课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讲
述中国
故事、展示中国成就、对比中外发展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这种自信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石,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
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前提。
4.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制定不同
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小学、幼儿园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
常识和道德观念;中学阶段则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大学阶段则要从
政治层面有要求,要学深、学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
对我们党的创新理论要有基本的理解、认识和把握。
四、建设教育强国的推进路径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
处
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这是我们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的最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因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
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这是关于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最根本问题,
也是我们的落脚点。
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第一,要确保党的
全面领导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这是方向性问题,不可动摇。
第二,针对培养对象,我们要确保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
到全面发展,这需要各种体制机制有机衔接、配套,并有效推进和
运行。第三,从教育者层面来看,学校和老师应坚持全员育人、全
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完善“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如何
持续完善这样的体制机制,是我们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落到实处的重要一环。第四,在新时代,我们要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育人的根本要求,用它来育人铸
魂。特别是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要全面贯穿这一思想,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
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
展素质
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们党为人民
服务宗
旨的具体体现。对于教育而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
性原则,将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我们追求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本身就是公平正义理念的体现。教育公平是
这一理念的基础,因此,我们将其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具体而言,
就是要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其本质在于财政保障,并要确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
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逐步缩小,以保障教育的公平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致力于实现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
前教育、特殊教育,推动普惠发展。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
础。高中阶段则鼓励学校多样化发展,不强调一律,包括职业教育
在内的各类教育应共同发展,实现多样化。同时,我们还要完善覆
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同学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
能得到必要的资助。
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树立内涵
式发展的理念。这要求我们注重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文化、
师资素养、教育方法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内涵式发展意味着
从过去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
人为本,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
学”,这一转变体现了教育发展的进步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
协同性,
为教育强国建设激活力、增动力
建设教育强国,关键在于持续不断地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
这些障碍涉及办学的理念、思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及教育
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人才,我们正积极调整和完善这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及评价
体系,以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学生的培养上,我们需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体育、美育、
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方面缺一不可。过去,我们往往
过于关注学生的升学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然而,衡量
一个人是否成才,应综合考量其政治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结构、
人格健康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加强青少年的体育、美
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青少
年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方面的教育更显得不可或缺。
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还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需要培养具有
良好师
德师风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
培养教师素质的过程中,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也是重要
内容。同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也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和重视。教师是立教
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政治强、
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的
健康成长,我认为应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着力端正教师队伍的价值取向。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并
塑造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期望教师能够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道德情操,提升学识水平,增强仁爱之心。这样的教师才能成
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社会的引路人。通过
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
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
教育教学的质量。这要求我们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注重
其研究能力、社会观察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
力。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在职培训、专题
研修、教学研究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特别是针对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我们可以利用远程教育实现
资源共享,通过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方式,帮助这些地区的教师
提升教学水平。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推进路径(学校、高校)深刻理解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地位及其推进路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倪邦文(2024年8月7日)一、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关于教育,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概念、认识、定义和评价。那么,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人类的发展、进步和文明的演进,从根本上都依赖于教育。它不仅塑造着我们的今天,更引领着我们的未来。在当前全球环境下,世界充满矛盾与冲突,人类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破解困境、应对挑战?我认为,教育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承担着推动...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