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专题党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机制
2024-12-11
999+
28.01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七一专题党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机制
2024 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
次集体学习时科学地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制:由技
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而催生。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
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
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
力的三大机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
动能。
一、加快培育技术进步形成机制,实现技术革命性突
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
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
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
动能。
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技术路径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未来产业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新兴产
业是动态发展而不是停滞不变的,其形成为新质生产力有
着必然的内在机制:
(一)科学技术现代研发平台。先进技术来自于科学
发现和技术发明,新质生产力形成越来越离不开人才、知
识、资本等现代生产要素。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
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
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
量……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
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这里的“科学”包含两个方面
科学的发现和科学的应用,马克思把前者称为知识形态的
生产力,把后者称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的直接生产力的
作用是成为社会生产的“直接器官”。因此,形成新质生
产力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的发现作用、应用科学的实践
作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流的科研成果有赖于一
流的实验室。围绕重大战略需求、现实重大问题,构建国
家、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实验室体系,将各级实
验室打造为融合各类现代要素的公共研究平台。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
系的生态系统。科技成果还不是现实生产力,需要构建转
化机制,除了少数涉及国家秘密外,绝大多数的科技成果
转化需要依靠市场机制。加快构建和完善实体的和虚拟的
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对于孵化期的新技术完善和鼓励风险
投资,促进其形成未来产业;利用互联网的力量,着力构
建集产学研用和金融于一体的问题发布机制、“赛马”破
解机制、金融支持机制。
二、加快培育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机制,提高单个生
产要素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
在生产要素函数关系中,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变动都
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在科技变革更迅速的当代,新质
生产力的形成更依赖各种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的综合集成效
应。
(一)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来看,智慧工厂、智慧车
间将依靠人工智能,实现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
性,各个环节实现无缝对接,有效加快资本等各种生产要
素的循环周转速度和效率。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越
来越多的无人工厂和无人车间。
(二)从产业链来看,工厂和车间是开放的,可以通
过互联网了解全世界同类产品实时生产情况,现在每一个
企业都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分子,依靠大数据的功能,实
现产销的及时匹配,打破传统的生产—批发—零售—消费
的流通模式,从生产环节直接进入消费。
(三)从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来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
机制,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合作更多带有互利互惠性
质,不仅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也有利于发达地区
拓展市场空间并实现区域功能的互补。
三、加快培育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机制,推动生产力向
更高级产业形态演进
从以往产业发展逻辑看,生产力向高级形态演进不是
一个偶然的过程,既遵循一般规律,更有着不同特征。新
质生产力发展主要依靠大规模科技创新推动,意味着与传
统生产力升级机制和路径会有显著差异。
(一)需要创新型企业家。由于系统性创新出现,生
产力向高阶演进路径发生了转变,许多产业已经不是从
“劳动密集型”升级到“资本密集型”,然后再升级到
“技术密集型”,而是可以借助创新实现跨越式升级。也
就是说,科技创新影响了生产力的演进路径。这意味着代
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体系,不是更多依靠便宜生产要素的
供应,也不只是依靠创新生产要素的供应,更关键的是要
有创新型企业家这个主体来组织创新生产要素。
(二)政府与市场功能的新定位。不同产业领域新质
生产力形成有着明显的路径差异,所需要的政府政策支持
体系是不同的。当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
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使得生产力演进逻辑发生了深刻变革
产业政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路径。新质生产力
的重要特征,就是生产力从依赖低成本要素转向更多依赖
科技创新。反映到产业层面,不仅要以科技创新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如何准确发现、界定战略性新兴产
业,有效识别、培育未来产业。在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实现产业
深度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签: #七一
摘要:
展开>>
收起<<
七一专题党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机制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科学地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生成机制: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强调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大机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一、加快培育技术进步形成机制,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