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党课:成长,让未来可期
2024-12-11
999+
18.9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青年党课:成长,让未来可期
同志们,前段时间在五四青年节期间,我们组织了很多活动,特别
是观看的共青团中央的教育视频非常感人,大家都很受教育,所以,
今天我想以“成长,让未来可期”为题,谈一谈我对人在青年时期
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讲课之前,先分享一个“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
过,说 1920 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小城,人们常见到一种
“神秘的生物”出没:通常会在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
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
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两个孩子从小被狼
叼走,在野兽的环境里长大,她们用四肢行走,与狼的生活习性完
全相同,不会讲话。当她们重新回到人类的社会中,经过了 7年的
教育,却只学会 45 个词,勉强能说几句话,但不到 16 岁就死去了。
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人非生而为人,他需
要一个在健康的环境不断的观察、模仿、学习、思考,如果放弃了
学习和思考,那么既不会有提高,也无法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并加以改正。于是,人就会裹足不前,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
一、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前段时间,《民法典》出台,有一个词比较热,叫做“公序良俗”,
意思就是大家都认可的、正确积极的约定和习俗,它不需要以法律
条文的形式写在纸上,但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比如爱护公物、
呵护环境、理解他人、尊老爱幼等。“公序良俗”存在的意义就是
维护我们成长的大环境,倡导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理念。
换句话说,谁都是自我的中心和主宰,同时谁也都是别人世界里的
一份子,因此我们为人处世,既不能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也
不能妄自菲薄,一味迁就他人。
(一)身边不讨人喜欢的例子
为了更直观的说明我们应当成为什么人,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不应当
成为什么人,随着生活经验和阅历的增长,你一定会遇到或听说过
这样的人。①强势的人,有的人相处咄咄逼人,处处要按照自己的
规矩办事,根本不在乎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②固执偏见的人,只
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别人的意见建议统统听不进去,哪怕身
边人都对他有意见,他也不会反思自己,只认为身边人都是错的;
③内向自卑的人,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活在别人的话语里,把陌生
的观众当做人生的裁判,十分关心别人的评价,生怕引起别人的不
喜欢,用别人的眼光来评价自己的人生;④消磨时光混日子的人,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即不考虑该怎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也不考
虑未来的人生规划,被动地迎接着每一天;⑤偷奸耍滑的人,工作
拈轻怕重,没有责任担当,只为自己舒服,不顾他人辛苦,把个人
的快乐建立在损害别人的基础上。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些心志不
成熟的人身上的毛病难以细数,有的可怜,有的可恨。
(二)你对自己的未来有过什么期望?
我们常开玩笑说自己“佛系”,把“我要是个富二代好了”挂在嘴
边,但是现实就在那里,无论你面对还是逃避,都不会有小说里的
情节发生,你没有金钥匙,你也不是主人翁,我们都是人世间苦苦
挣扎的平凡人,能把自己的一生活好、活得精彩就很不容易,能为
亲人、社会、国家、民族做些事就更显伟大。那么你有没有期望过
自己的人生,我们不来谈对金钱、职业等的期望,只来谈对品德、
格局、视野、思维等的期望,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品德好能
为他人着想主动付出,还是品德差只想占便宜;是格局大能屈能伸、
宠辱不惊还是格局小锱铢必较、心眼狭小;是视野宽阔向往更广袤
的天地,还是视野闭塞只顾在尘土里打滚;是思维层次高运筹帷幄
把握大局,还是思维层次低盘算着自己小九九?我们应当成为什么
样的人,似乎是个问题,但似乎从来不是问题。我举一个自己的例
子,以前我也讲过,18 岁之前我一直在农村老家读书,中考完去了
一趟北京,高考完我就一定要去北京读大学,为什么?当我 13 岁第
一次离开生我养的农村来到北京的时候,我的脑子里蹦出一句话
“奥,原来世界是这样子的”。你不去看外面的风景,就注定了会
变成自大的夜郎。老祖宗说,虚怀若谷,我们的成长永远没有止境,
不要一天到晚觉得自己已经很牛了,不要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工作应
该受到什么崇拜的目光。
(三)一个人心智成熟的特征
我只举几个方面,第一,自尊,更要能屈能伸,要人尊敬首先要自
尊,自尊的人对自己就会有要求,他不允许自己做事马马虎虎、混
天度日,通俗地讲,他觉得这样很“掉价”,但是自尊更要能屈能
伸,每个能力有限,总有做不好的工作,面对别人的批评,错了就
是错了,不好就是不好,不能为自尊而自尊,而要把批评当做动力。
第二,自控,自控的人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这很难,比如当我们习惯了吸烟喝酒,欲望往往会击败
自控,但至少,在涉及到他人的事情上,我们能够良好的自控。第
三,理解,人是群居动物,待人接物、恋爱婚姻、工作事业是自己
的事更是身边人的事,每个人也会有苦衷和不一样的出发点,能理
解他人、换位思考,往往是受人尊敬和喜欢的人的共同特质。第四,
思考,更高层次的思考,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我们能思考,为自
己思考、为未来思考,站在更高层次为一个单位和组织思考,甚至
于为国家民族的未来思考。第五,责任,对党员来讲也可以说是担
当,每一个人岗位、每一份交代的工作、每一个人与人的关系,都
代表着责任。第六,感恩。理解我们的人、帮助我们的人、关心照
顾我们的人、陌生而流露善意的人、我们需要感恩的太多。
二、从家庭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社会很大,我们扮演的角色很多,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亲,
是爱人的丈夫,在外面打工的时候是老板的工人,在景点旅游的时
候是匆匆的过客,点一杯奶茶我们就是上帝。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
的责任和义务,有的是配角不那么重要,比如说上帝,付钱就行,
有的则是主角,代表着万钧重担。
(一)我们都是父母的孩子
孩子是未来。按照我们传统文化来讲,你甚至可以把孩子当做生命
的延续,孩子的好就是我的好,孩子的苦就是我的苦,这样,也许
你就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当然,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有的为现
实所迫,可能常年在外打工,跟孩子接触不多;有的染上不良的爱
好,对家庭产生了影响;有的过犹不及,产生了溺爱或者扭曲,比
如说公主病和熊孩子。但是归根结底,你要相信,血浓于水。我们
都是父母的孩子,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哺育、抚养,吃得苦
很多,老话也讲,只有有了孩子,才能真正理解父母。我们大部分
同志虽然还没有孩子,但我们可以看,可以思考,可以从别人的人
生里找到共鸣。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自己的父母。时代在发展,可能他
们越来越多的想法和做法跟不上时代,但父母的爱永远不过时。
(二)我们都是孩子的父亲
现在年轻人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结婚生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这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只能说大家不幸赶上了。往前几十年,做父母
更多的要关注生活、教育,要求不那么高;往后几十年,社会更加
发展,资源更加充沛,甚至我们也会像发达国家一样经历逆城市化、
老龄化等问题,甚至发展到一定阶段,比如现在的欧美国家、俄罗
斯,国家也会发钱鼓励你生孩子。但是现在的现实是,我们年轻人
生活的压力很大,我们每一个人未来都会成为孩子的父亲,当孩子
诞生那一刻,你希望他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为了这个希望,你
有没有做一些准备?很多年轻同志觉得自己还小,那什么时候开始
准备,十年之后?还是说你也想做一个不成熟的父母,让孩子也接
受不成熟的教育和家庭引导?
(三)我们都是爱人的丈夫
关于婚 恋 的问题 , 之 前 在 讲 《 情感 的 体 验, 我 们 该 怎么 认 识
“爱”》的时候,我已经把我的一些想法和盘托出,希望大家能有
借鉴,这里捎带一提,最后我说爱情和婚姻中间还隔着现实,希望
大家能够理解,特别是我们作为军人,本身对家庭的照顾就会比较
少,因此,在婚姻关系里面,大家要多理解,多承担责任。
要成长为心智成熟的人,我们要懂得很多,我们要为自己和家人孩
子的未来规划,要正确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考验,会迎接他人的善
意和爱,也会遭受莫名的攻击甚至侮辱。我们是谁,我们不是谁?
我们为了谁,不为了谁?我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这一类的问
题很适合夜深人静的时候慢慢考虑。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
成长为心智成熟、未来可期的人,都能成长为一个尊敬自己又被人
尊敬的人,都能肩负起作为孩子、父亲、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摘要:
展开>>
收起<<
青年党课:成长,让未来可期同志们,前段时间在五四青年节期间,我们组织了很多活动,特别是观看的共青团中央的教育视频非常感人,大家都很受教育,所以,今天我想以“成长,让未来可期”为题,谈一谈我对人在青年时期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对大家有用。讲课之前,先分享一个“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说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小城,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通常会在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发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两个孩子从小被狼叼走,在野兽的环境里长大,她们用四肢行走,与狼的生活习性完全相同,不会讲话...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