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开放专题党课讲稿: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024-12-11
999+
19.4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深化改革开放专题党课讲稿: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
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
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一、中国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对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历史,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
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
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学习借鉴苏联经验,在落后的农业大国探
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社会主义建设是新事
物;从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看,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没有走过的。
所以,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反经
验,都是值得参考借鉴的。
改革开放是在新中国史上的一次自我革命,也是一次自我革新。
1956 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告诫全党:“最近苏
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
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
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当时的中国,建设基础薄
弱,中国共产党人在吸取苏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教训的同
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展大规模的
现代化建设。
从 1956 年到 1978 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成就,为此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
备和物质基础。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说:毛泽东时代“是世界上
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3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
开拓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所以,改
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
质、制度基础。
以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为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不会自然而
然地发挥出来,也不是从社会主义制度一确立就能够完全表现出来
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能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的显现、发挥,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改革开
放前的探索过程,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是探索如何从现实出发,运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走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
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
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
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
飞跃!”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内在要求,
是总结改革开放前经验教训的历史逻辑需要,也是探索中国式现代
化道路的历史要求。
资本主义打破了人类在很长时间相对封闭的历史,开辟了世界
历史的新纪元。通过工业化,资本主义率先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并
借助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加强同世界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部分将自己封闭起来、与世界发展脱节的国家,一度陷入发展
受困的境地。所以,中国在 20 世纪70 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
重大决策,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
中华民族有 5000 多年的文明史,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英国曾以庆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
为由,试图以外交手段让清朝打开国门。虽然此次尝试失败,但不
久后中国的国门还是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所以,中国的近现代
历史是由被动打开国门“睁眼看世界”到主动开放向世界先进国家
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学习他国
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中国在对外关系
方面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外交往与合作,只能以社会主
义国家为主。在 20 世纪70 年代初,我们党顺应国际形势的重大变
化,及时调整外交战略,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
论,推动外交工作打开新的局面,这对此后我国发展产生了广泛而
深远的影响。打开国门后,我们既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吸纳西方产业资本,也可以通过“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遵循
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抉择。同
时,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为
什么能持续稳定地进行?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建立了人民
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二、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
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
明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最鲜明的品格。我们要充
分认识到,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坚持把改革开放向
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改革开放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在我
们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行改革开放,是人类发展史上
前所未有的事情。可以说,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上的壮丽诗篇。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2010 年,中国 GDP 跃居世界
第二位。经过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
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
正在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改革开放的成就不容否定,改革
开放的历史不容否定,改革开放的经验要坚持下去。
深圳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缩影,从南粤边陲默默无闻
的“小渔村”,到快速发展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的
飞跃发展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
我们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通过改革开放调动亿万中国
人民的主体积极性;充分激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改革开
放让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变成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引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 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
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新中国 70 多年尤
其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
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
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
可挡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华民族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复兴的目标。
社会主义 500 多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
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从遭遇曲折到奋起振兴的波澜壮阔伟大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都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
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
特征,为人类走出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道路。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尽管距今已有两
百多年,但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虽然西方发达
国家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他们的现代化是在牺牲了大
部分人利益的基础上换来的。所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是学不
来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
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
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
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
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
义,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
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如何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
述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
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
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
改革开放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
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党的建设制
度改革作出部署,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
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
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准确把握改革规律,科学总结历史经
验,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要
求,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改革开放进入系统性、整体性的推进阶
段,改革开放的理论自觉、行动自觉都在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
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
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
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
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长期坚持,决不动摇。”
(二)始终不忘改革开放初心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
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我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
体。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
是要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建立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
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改革开放,要真正“走出去”,不能因
为个别国家的围追堵截就停下对外开放的脚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
塑造世界历史的过程,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我们要提升改革开
放的信心,更加开放、包容、自信。
标签: #改革开放
摘要:
展开>>
收起<<
深化改革开放专题党课讲稿: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一、中国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对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与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