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廉政党课讲稿:传承优良家风 涵养廉洁文化
2024-12-11
999+
18.66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秋节前廉政党课讲稿:传承优良家风涵养廉洁文化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
辉煌”篇章中提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这不仅为全社会涵养优良家风提供了科学指南,也激发广大党员干
部树清廉家风的自觉性主动性。在 2024 年中秋和国庆这两个重要的
传统节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
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正风肃纪工作,坚决反对和抵制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大力倡导和弘扬新时
代的优良风气和正气,营造一个欢乐、祥和、和谐的节日氛围,我
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了一次集体廉政谈话活动。下面,我强调几点意
见与大家共勉: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家庭家
教家风时鲜明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
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我们党
一贯重视家庭建设的优良传统,清晰指明了新时代推进家庭建设的
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2015 年2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领
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
要表现,各级党委(党组)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
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检查有关情
况。”领导干部家风败坏是走向腐败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
2016 年1月12 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
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
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
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
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
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
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庭家教家风,作家风建设的表率。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
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
的良好家风。”“要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既要自己以身作
则,又要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勤一点。”他要求每一位领
导干部都必须带头抓家风,把清廉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
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的
工作人员。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论述的渊源
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对家庭的本质、
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庭与人的解放、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相关论述
中得以充分体现,并结合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作出
了新的阐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家教家风论述最根本的“文化
基因”。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
家风论述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丰厚土壤中提取和传承了思想
道德精髓,在继承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所需
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培育和涵养新时代的优
良家风具有指导性意义。
建立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家
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
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家庭既是一个人人生起点的地方,也是一个
人‘梦想启航的地方’”。这些观点契合了心理学关于影响个人心
理的内外因素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理论,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是家
长给孩子成长的最好心理营养。
赓续了中国革命传统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论述秉承了
老一辈优秀共产党人的“初心”。革命先辈们终其一生所为之奋斗
的理想,正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在,即“为人民谋
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
有之义。
秉承了优良的家风传统。习仲勋同志治家严谨,家风优良,堪
称共产党人的家风典范。习仲勋同志坚持共产党员的党性,营造了
“严俭善和”的良好家风,严格要求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以工
作为重,勤俭节约,不搞特殊化,廉洁奉公,这些优良家风深深地
影响着习近平及其家人。
三、用好家风涵养好品德,推动廉洁文化进家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从政资本和政治品格,时刻不忘“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严格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从自
身做起,重视家风建设,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使家庭
真正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坚强阵地,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用孝敬的家风涵养忠诚之德。孝敬之道不仅是传统社会维系国
家社会秩序之纲常,也是世代家风宣扬的主旋律。一个“孝”字,
基本统摄父子、兄弟、君臣,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
身的关系,甚至统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孝而忠,忠于家,忠于
党,忠于国,忠于人民,心怀大爱,胸怀坦荡的家风,也是对共产
党员领导干部官德的要求。党员干部只有居公心,“舍小家,顾大
家”,才会有大局,才会有担当,才会负责任。
用节俭的家风涵养勤廉之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
由奢。”勤俭节约历来被各氏家训奉为美德,也是为官者须备之品
格。《荀子》之语:“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戒贪在于节欲,
节欲在于心廉,心廉在于勤俭。
用律己的家风涵养敬畏之德。律己者,必心中有止,且待之有
畏。社会的伦常道德、公序良俗、党纪国法,皆为心之所止所畏。
《论语·季氏》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
言。”这是孔子提倡的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
部要心存敬畏”,“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
祸”。有了敬畏之心,才会始终严要求,讲规矩,有纪律,为官才
不会滥权、专权、弄权,才能慎言、慎行、慎微。结合近期开展的
纪律学习教育,作为领导干部要对纪律和规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
对党忠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做到台上台下一种表现,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
用好学的家风涵养上进之德。“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历代家训都特别重视读书的明理益能、振家出仕的价值,所谓学而
优则仕,仕而学则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
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
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同时,他还指出,好学才能上进。
而兴这个学习之风,就必须从好学的家风培育起、熏染起、浓郁起。
用严苛的家风涵养知止之德。领导干部对子女严格教育管理是
最基本也是最必需的,不能放任自流、溺爱孩子。习近平总书记在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
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营造崇
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用善良的家风涵养利民之德。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了一颗善良的心,就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领导干部有了一颗善良的心,做善良人、
说厚道话、多想想老百姓的不易。无论对待身边的同志还是对待老
百姓,都应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用正直的家风涵养公正之德。“正则为人之根,善则为人之
本。”正直,如同一座高耸的山峰,屹立不倒。正直之人,心胸坦
荡,行事磊落。有了正直才会不畏强权,不受诱惑,始终坚守公正
和明白是非曲直。做到黑白分明,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用正义
坚守的真理,绝不虚假和丑恶。
同志们,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
家风的重要论述,切实把营造清廉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自觉营
造良好家风,真正安好家庭成长摇篮、守好家庭廉洁堤防、建好家
庭幸福港湾,着力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以好家风涵
养好的党风政风、引领好的社会风气。
最后,我在此提前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在接下来的日子
里,希望大家继续保持那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继续
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我们所在区域的经济
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贡献出我们更大的力量和智慧。
标签: #中秋节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秋节前廉政党课讲稿:传承优良家风涵养廉洁文化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篇章中提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这不仅为全社会涵养优良家风提供了科学指南,也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树清廉家风的自觉性主动性。在2024年中秋和国庆这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正风肃纪工作,坚决反对和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大力倡导和弘扬新时代的优良风气和正气,营造一个欢乐、祥和、和谐的节日氛围,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