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2024-12-11
999+
19.9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前言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8月2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
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
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经过 3至5年努力,教育
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
围更加浓厚。我们要将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紧扣新时代教育使命,以教育家精
神引领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
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发表一系
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
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全
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
系统全面、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突出立德树人的政
治标准;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核心品质,旨在做新时代的
“大先生”;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核心能力要求,突出教师的专
业内核;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内在动力,强调教师要成为终
身学习的践行者;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崇高情怀,旨在书写教师的教
育人生;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格局视野,旨在弘扬全人类共
同价值。
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
述为指引,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性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理论引领教师队伍树立远大理想、坚
定信仰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
队伍建设,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
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筑牢信仰根基,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
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坚定的政治立场与崇高的理想信念贯穿
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真正做
学生坚定信念、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
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新时代新征程,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
“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为榜样,提高
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
伍建设。
陶冶道德情操。师德师风是教师素养的核心内容,是评价教师素质
的第一标准。教师要注重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相结合,善于“律
心”“律言”“律行”,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用高
尚人格感染学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学生陶冶情
操、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涵养育人智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
想智慧,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
育人方式,坚持“启智”与“润心”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历层
次因人施教,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提高专业素养。教师承担着“三传播”“四塑造”的时代重任,要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结
构、拓宽知识视野,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业务能力与教育教学
水平,推动教育的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不断提升“数字素
养”“媒介素养”,运用创新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丰富教学模式,
延展教学空间,拓展传播媒介,借助数字教育技术实现精准教学,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铸牢仁爱之心。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教师要有高度的职业
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教育作为终身事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到意义与价值,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
己,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本分、回归本位。
三、提升做教师的境界
同事聊天时,谈到“境界”。
有人说:“武术有三重境界:明劲、暗劲、化劲。”
有人说:“书画也有三重境界:写生、写意、写心。”
有人说:“财务也有三重境界:技术、艺术、魔术。”
有人说:“人生也有三重境界:立、守、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用词表达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
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
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此第三境也。”这几天,正在进行师德学习,我突然想起某
位教育专家说过的“做教师的四重境界”,想对此谈些自己的理解。
第一重境界:做一个让学生尊敬的老师。
让学生尊敬,是做老师的基本要求。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内心
对老师缺乏尊敬,甚至鄙视,还如何学习知识、学会做人?
老师要获得学生尊敬,要做到两点:一是尊重学生,二是爱护学生。
所谓尊重,就是平等对待,公平公正对待,就是给予学生自尊;不
因贫富、美丑、优劣、可爱与否予以区别对待。就像孔夫子所说的
那样,“有教无类”。
如果把摄像机看作人的眼睛,而智能视频系统则可以看作人的大脑。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
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提高报
警处理的及时性,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协助工作人员预先发现危机,
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变电站早期的智能视频分析主
要应用于区域防范,防止人员误入带电区域引发人身伤亡事故。随
着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已被逐渐应用于变电
站的日常管理中。在变电站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中,变电站智能辅
助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对变电站所有的仪表进行全部的、
准确的监控,实时获得变电站内每个仪表的读数,对仪表读数超过
警戒值的,系统智能报警;对变电站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分合指示
牌进行智能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上传信息一体化平台;对变电站断
路器、隔离开关保护屏柜上的分合指示灯进行智能分析,并将分析
结果上传信息一体化平台。
所谓爱护,就是要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
学习成绩,还关心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不仅让他们学业进步,
还让他们健康成长。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你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敬你;你爱护学生,学生才会爱戴你。教
育是建立在师生这种互尊互敬互爱的基础上的。
第二重境界:做一个让自己心安的老师。
老师这个职业很难衡量,教得怎样,是否尽全力,是否对得住学生,
只有老师自己心里最清楚。让自己心安,就是要对得起自己良心。
老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做好两点:一是专业过硬,二是师德
过关。
专业是老师吃饭的本钱,专业过硬是老师最基本的要求。而专业又
是一个无底洞,老师要力求做到学识渊博,尤其是在专科学习上有
自己深切的体会。你不一定是个优秀的运动员,但你必须是个优秀
的教练员。你读写的功力深厚了,才可能很好地去教学生读写;你
有很强的解题能力,才可教学生刷题时事半功倍。
老师是人,做老师先得把人做好;其次,为师者需要为学生做出表
率,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师德必须高尚。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作为老师除了遵守最基本的“职业规范”之外,对自己
还应有更高的要求。人品要好,师德要高。
专业过硬,就不会误人子弟;师德过关,就不会把学生引入歧途,
这样你就可以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了。
第三重境界:做一个让学校骄傲的老师。
名校出名师,名师成就名校。有时候,一位名师就可以一所学校声
名远扬。如果你能成为这样的老师,你就到了第三重境界。
让学校骄傲的老师,至少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教学显著,二是特
色突出。
教学显著,首先是学生考试成绩显著,其次是学科教学教研的翘楚。
在这个一切向“分”看的年代里,学生成绩不优秀是说不过去的;
但仅会教学生考试也算不得名师,名师还得在他从事的学科教学和
研究里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并在一定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
所谓特色,是指专业发展上的特长特点,可能是某种技能,也可能
是某种做法或模式等。如同为语文老师,王开东老师“一天一更”
的博文写作,让天下人叹服;肖培东老师“浅浅教语文”的课堂探
索,让人感觉他最接地气;徐杰老师的“精致语文”,教人学会去
精细钻研、精巧设计。
教学显著,让人信服;特色突出,声名传播就远。做到这两点,你
一定是名师,学校也会因你而出名,因你而骄傲。
第四重境界: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老师。
每个人都是他人人生的过往,在学生心目中,有些老师如过眼云烟,
连名字也想不起来了,而有些老师则深深刻在学生心里,成为永久
的记忆。
有两类老师会让历史铭记:一是有故事的,二是有思想的。
人总是与事一起存留在学生的记忆里,想起某个人都是因为某件事。
我常常想起我高中的班主任陈柏桢老师,脑中总是浮现他深夜为我
们盖被子、我发烧不省人事他背我上医院的情景。有些事总是触动
人的心灵,让人唏嘘、感怀,它存留在学生记忆中,沉淀在学生生
命里,成为他们成长的精神营养。
有思想是教师成熟的一种表现。有思想的老师,对教育会有自己的
理解,他们会坚定自己的做法,不会在教育的怪圈里迷失自我。有
思想的教师有尊严,他们不会人云亦云,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
场;有思想的教师有情怀,他们能体味教育世界的丰富,并不断超
越自我。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教师更其如此。
没有谁想着让历史记住他,但是一旦你有故事,有思想,你一定会
留在学生记忆的深处。
同志们,老师的四重境界,你到了哪一重呢?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前言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要将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紧扣新时代教育使命,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中国...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