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2024-12-11
999+
18.73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至
上”,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
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践行群众路线,书写着一篇篇生动感人的篇章。
一、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
(一)人民至上的内涵解读
“人民至上”,意味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从
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都紧紧依靠
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懈奋
斗。
人民至上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人民是历史的
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始终坚
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性,让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事务,共同创造美好
生活。
(二)人民至上的重大意义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始终坚
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
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赢得人民的衷
心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
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只有坚持人民至上,汇
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宏伟目标。
推动人类进步事业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
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体现了大国担当和对全人类的责任。
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新特点
(一)群众主体更加多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
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主体更加多元化。不同阶层、不
同群体、不同职业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
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充分考虑到群众主体的多元性,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
求。
(二)沟通渠道更加丰富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党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更加丰
富多样。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新媒体的广泛应
用,为党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提供了新的平台。党可以通
过网络问政、在线调研、政务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掌握
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服务要求更加高效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党的服
务要求也更加高效。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
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
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党员
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切实
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一)脱贫攻坚,践行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
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
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党始
终坚持人民至上,把贫困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动员全党
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
动,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
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种方
式,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摆脱贫困。经过
八年的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
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兑现了党向人民、向历史
作出的庄严承诺。
(二)抗击疫情,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
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始
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放在第一位。
党中央迅速作出决策部署,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
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各级党组织和广
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奋
战在抗疫一线,用生命守护生命。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
望相助,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
贡献。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党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
情的扩散蔓延。同时,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复学,统筹推进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
低限度。
(三)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党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加大民生
投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教育方面,坚持优先发
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
民满意的教育。在医疗方面,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为人民群众
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社会保障方面,不断完善社
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待遇,加
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
(四)基层治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新时代,党积极探索基层治
理新模式,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基层治理。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
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
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让人
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当家作主。
在基层治理中,党还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服务,共同营造和
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基层治理的
法治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人民
至上的理念。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深刻领会其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不断
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群众
路线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
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要坚持问题导向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
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切实为群众办实
事、解难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
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党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
水平。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党与群众沟通的新
平台,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
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要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密
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调查
研究制度、群众意见反馈制度等,确保党与群众的联系制
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
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五、结语
人民至上,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在新时
代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
群众路线,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让
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新时代,党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不断践行群众路线,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改善民生、
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生动实践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始终与人民
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政党。
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准确
把握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坚持党的群
众路线的路径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
政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人类进
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至上”,这一掷地有声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群众路线,书写着一篇篇生动感人的篇章。一、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一)人民至上的内涵解读“人民至上”,意味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党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都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人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