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镇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4-12-11
999+
18.75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镇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镇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其独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为葡萄的栽培
与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是葡萄种植的风水宝地。葡萄产业在这
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是 X镇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但是,从横向比较看,我镇葡萄产业规模总量依然偏小,质量效益
还有待提高。如何重振葡萄产业辉煌,做大做强葡萄产业,促进农
民增收?针对以上问题,现对 X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
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了 X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
研报告。
一、X葡萄产业基本情况
X镇下辖 7个村,葡萄种植总面积近万亩,其中种植巨峰、巨玫瑰、
玫瑰香、夏黑、阳光玫瑰面积达 8014.53 亩。(设施葡萄面积 5353
亩,其余是露天种植),年产葡萄 1.3 万余吨,年总产值大约 1.2 亿
元。但全镇无葡萄深加工企业,对葡萄的开发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从种植户数来看,全镇种植户 2740 户6743 人,其中 X村1355 户、
X村345 户、X村253 户、X村245 户、X村153 户、X村330 户和
X59 户。从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来看,全镇共成立 10 余家专业合作社,
但是均体现出运行不通畅情况。
二、X葡萄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X镇地处 X省X市北部,位于 X大平原,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宜林果种
植。早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 年)的史志中就有记载;清《康熙萧
县志》曾将葡萄列为萧地界树品种之一,到了乾隆年间已初具规模,
曾被列为朝廷贡品,在清人著述中亦有:“相土之北,黄水之南,
宜植蒲桃(葡萄)……”的记载。可见,X葡萄种植源于清代,距今
近300 余年历史,素有“葡萄之乡”的美名。1958 年,三星人民公
社三营二连(现 X镇大庄村)获国务院颁发的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名
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改革开放后,先后成立了
“X镇葡萄协会”“大庄葡萄专业合作社”“X市富源果蔬专业合作
社”等专业组织。2014 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X葡萄”实施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 年建设大庄葡萄博物馆,是皖北地区唯一
一座以葡萄为主题的博物馆;2017 年,X葡萄获评国家生态原产地
保护产品,获准使用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填补了皖北地区没
有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空白;2018 年,“X葡萄”地理标志
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2014—2023 年,X镇
成功举办八届 X市X葡萄采摘节。
三、X葡萄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坚持把良种良法作为葡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积极改善
产品质量,在玫瑰香、巨玫瑰等原有品种结构基础上,更新引进阳
光玫瑰、园叶葡萄等新品种,大力推广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测
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设施,注册并授权使用“X葡萄”“大庄葡萄”
等商标。建立上海交通大学葡萄产业 X试验示范基地,邀请上交大、
省市农科院专家,就葡萄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等已开展现场教学
30 余场,培训农户 200 余人次;二是结合X新型功能区发展规划,
推动调整葡萄产业空间布局,谋划千亩葡萄采摘园,推动葡萄集约
化、规模化种植。目前,X镇已成立葡萄合作社 11 家。深入实施
“双引双增”行动,大庄村党总支领办葡萄专业合作社,探索农户
“工资+租金+分红”发展新模式,吸引葡萄技术能手、葡萄种植
大户 13 户入社,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0 余个。捕捉葡萄销售时节
和价格差异,推动夏黑、阳光玫瑰等早产晚产品种错峰上市,进一
步提高销售收入,2023 年亩均增收 3.4 万元。三是推动链式发展,
通过选派镇村干部赴山东、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开发了独特玫瑰香
型气泡果汁、果酒等衍生产品,发挥润晖园艺省级年网销额超 1000
万元农村电商企业作用,大力培育农村电商,讲好 X葡萄故事,依
托大庄村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围绕“三园一馆一中心”打造
农文旅精品路线,加快推进葡萄采摘园、育苗园、示范园建设,推
动葡萄博物馆提升改造,打造集休闲观光、蔬果种植、科普教育等
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游综合服务中心,带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
好生活融合发展,大庄村今年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 100 万元。
四、当前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
(一)种植规模受限,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据统计,全镇 10 亩以上的葡萄种植大户只有126 户,绝大部分葡萄
种植户都是分散经营,管理较为粗放,同时,由于葡萄种植主要以
人工操作为主,费工、费时,机械化程度较低,且部分农户不按种
植要求疏花、疏果,导致质量下降。现在每亩葡萄产量大多在5000
斤左右,葡萄由于养分供应不足,质量下降。
(二)品牌知名度还不高,市场不稳定。
X葡萄虽然栽培历史悠久,在葡萄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由于
缺乏能叫响的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偏弱,特别是 X葡萄“一家一
户”的小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低,一直未能与大市场接轨,
仅在路边售卖。致使X葡萄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后期
维护跟不上,无法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产业档次、效益和
竞争力不高,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农文旅”融合发展滞后,文化开发力度不足。
相对于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X葡萄文化资源尚未得
到充分挖掘和开发,包装和推介力度依然不够。产业发展与葡萄旅
游、葡萄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类似包括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
品评、产品购物等 A级旅游景区式、主体公园式的综合庄园开发得
不够。
五、X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及下一步规划
(一)发挥葡萄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作用。
为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真正让葡萄专业合
作社及协会成为葡萄种植户之家,成为农民种植葡萄的永久牌老师。
通过规范化运作,促进葡萄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专业合作
社经济实力,实行农资统一进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专业合作社
社员收入。同时,强化其信息沟通、技术交流、行业监管、对外宣
传的功能,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不断健
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葡萄专业合作社健康有
序发展,切实提高葡萄产业经济效益。
(二)加大政策技术扶持力度,努力提高果农综合管理水平
为鼓励规模种植,建议对连片发展露地葡萄达到 50 亩以上的,进行
政策资金补助,特别是发展设施葡萄面积 30 亩以上的更应给予更大
的补助,建议每亩补助0.15 万元。设立专项科研资金,在镇财政预
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用于葡萄科研项目,打造葡萄科研
试验基地,进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加大选种
育种工作力度,并且按照早熟品种占50%、中熟品种占30%、晚熟
品种占20%的比例进行种植,以达到解决葡萄同期成熟,集中上市,
影响效益的问题。从当前看,可能用种苗的选择解决保鲜问题比建
设冷库解决保鲜问题更有可行性。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每年组织省
级葡萄专家来我镇进行 3-5次科技培训,不断提高果农管理技术。
(三)创建X葡萄品牌,增强 X葡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要积极保护利用好X镇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在严把
葡萄品质管理基础上,要明确品牌定位,定位要明确要独特,比如
高端、生态、有机等。要注重品牌形象设计,包括富有特色和吸引
力品牌名称、标志、包装等,在互联网上创建IP,可以以这个为衍
生做文创。要沉淀葡萄文化,挖掘 X镇葡萄种植的历史、传统和故
事,关注文化的传播和延续,保护和传承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
传统工艺,如手工采摘、传统酿造方法等,确保葡萄文化的延续性,
包括葡萄博物展馆、X葡萄采摘节、葡萄酒品鉴活动、葡萄采摘体
验等方面的运营管理。要注重游客体验,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互动。
要开展交流与合作活动,积极参与国内葡萄文化交流活动,与其他
地区分享葡萄文化的经验和成果,提升葡萄文化的影响力。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X镇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X镇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其独特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为葡萄的栽培与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是葡萄种植的风水宝地。葡萄产业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是X镇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从横向比较看,我镇葡萄产业规模总量依然偏小,质量效益还有待提高。如何重振葡萄产业辉煌,做大做强葡萄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针对以上问题,现对X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了X葡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X葡萄产业基本情况X镇下辖7个村,葡萄种植总面积近万亩,其中种植巨峰、巨玫瑰、玫瑰香、夏黑、阳光玫瑰面积达8014.53亩。(设施葡萄面积5353亩,其...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