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发展壮大我市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2024-12-11
999+
22.29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调研报告:发展壮大我市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2023 年10 月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
作汇报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
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既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
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还是实现共同富裕
的重要路径。针对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指标要求,
按照主题教育部署要求,我与分管科室的同志先后赴 X、X等省外先
进地区考察学习,深入 X、X、X、X、X等地实地调研了相关村(社
区)和项目企业,走访了部分市直单位。通过采取现场察看、座谈
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旨在全面掌握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特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鼓励各地
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途
径、多形式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
大。2021 年,全市消灭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 5
万元以下)。截至 2022 年底,全市 1755 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
达到 5.254 亿元、县(市、区)均 3283.75 万元、村均 29.94 万元;
其中经营性收入 4.74 亿元、县(市、区)均 2962.5 万元、村均 27
万元。
1.村集体经济收入总体情况。2022 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年度集体
经济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均超过 10 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 100 万元
的75 个,经营性收入超过 100 万元的 68 个。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
最高的是 X区X街道 X村年 收入 568.47 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
553.47 万元。
2.各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从各县(市、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总
量来看,超过全市平均水平(3283.75 万元)的县(市、区)有 8个,
超过 5000 万元的有 3个,分别是 X县6868.98 万元、X县6843.6 万
元、X市5699 万元。各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29.94 万元)的县(市、区)有 8个,超过 50 万元的有 5个,超
过100 万元的有 2个,分别是 X区163.18 万元、经开区 122.33 万元。
3.村集体经济收入 50 万元以上发展情况。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 50
万元以上的行政村 224 个(县均 16 个),其中经营性收入 50 万元
以上的行政村 207 个(超 50 万元的行政村占比 12.76%),两个指
标涉及的行政村基本重合。超过 16 个行政村的县(市、区)有 4个,
分别是 X市31 个、X区29 个、X区29 个、X县21 个。超 50 万元的
行政村占比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区)有 11 个,占比前三的
是经开区 76.47%、X区75%、X区51.79%。
透过数据看本质,通过分析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发现这些村
庄结合本地实际,因村施策,摸索出符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
经研究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一是资源撬动型模式。根据地理区位不同,可以将村分为城中村、
城郊村、农村村三大类型。各地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因势利导、扬
优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比如,依托交通区位等优势,通过
投资合作建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倍增。X区X村引进资本共同开发
了琵琶湖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总投资2.25 亿元,村里占股 45%,
吸引市场主体入驻,开展农产品交易、加工、仓储、物流等业务,
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30 万元,2022 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 553 万
元。X区X村投资2700 万元,建设了灌婴路美食一条街,每年为村
集体增收150 万元,2022 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 464 万元。再如,
利用独特的山林资源、集中连片的田地资源,通过开发项目、流转
土地等方式,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X县X村通过村委会集体统
一发包,集中流转土地2200 亩(耕地村集体所有,未分田到户),
年发包土地收益88 万余元,2022 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 101 万元。
X市X村向外流转土地800 亩(470 亩发展稻蛙共作),每亩土地流
转费用 900 元,村集体收取服务管理费 300 元,为村集体增收24 万
元,2022 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50 万元。X市高泉村地处深山,有天
然溶洞和高山泉水,恒温恒湿,为纯粮酿造、储存白酒提供了得天
独厚的条件,该村支记X个人出资 10 万元作为村集体的启动资金筹
办酒厂,发展自酿的“洞藏酒”以及储藏业务,年营收达到 100 万
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 万元。同时,利用高山泉水流转土地1000
亩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良好生态环境下开发的“高泉大米”售价
高达 14 元/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 万元,2022 年村集体经营性
收入 173 万元。
二是产业拉动型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核心,也是
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关键。农业产业方面,X区黄洞村托村集
体成立了九江泰邦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党支部+企
业+农户”路径,大力推进股份合作产业模式,聚焦农业产业经营,
发展水稻、油菜、棉花大规模机械化轮作区 5000 亩,特色水果种植
区600 亩,打造黄桃种植、樱桃冬桃丑桔种植、大棚种植、水稻种
植、玉米种植、机械化种植和森林康养共7个事业部,以农业经营
带动村集体经济高速发展,2022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 300 万元。
农旅产业方面,X县X村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将X
村打造成4A 级景区,依托旅游产业发展,采取“村集体+合作商”
模式打造 1000 余亩 X生态循环产业园,开发红心猕猴桃种植区、果
木种植区、油茶种植区、鱼菜共生大棚区、石斑鱼养殖区、林下菌
类种植区六大区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45 万元,2022 年村集体经营
性收入 139 万元。三产融合方面,X县X村以大棚蔬菜产业为基础,
发展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同时成立劳务公司输出劳务,
形成四项主导产业,目前已建设蔬菜大棚400 余亩年收入 35 万元,
仓储物流年收入 28 万元,产学研游年收入 18 万元,劳务输出年收
入30 余万元,2022 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118 万元。X县X村除
对外流转土地2000 亩外,还自行流转300 亩土地,发展稻蛙、蔬菜
大棚等,将出产的农产品进行加工,依托帮扶单位销售农产品,增
加经营性收入 50 余万元,2022 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67 万元。
三是能人带动型模式。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引进一个能人带动
一村共富。X县X村党支部书记 X是当地成功的民营企业家,2009
年(52 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不领一分钱工资、不拿一分钱
补贴,不报销一分钱差旅费,实行村干部坐班制,村民有事随时去
村部”的承诺,带领 X村发展蚕桑、蔬菜、茶叶、花卉苗木、有机
葡萄五大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 160 万元。X区X村党支
部书记、村委会主任X在2019 年放弃了高薪工作,回村担任发展带
头人,通过开展集体流转农田种植经济作物,实现了村级脱贫的第
一次飞跃。然后,又带领 X村规划经济发展路径,依托村集体成立
了X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推进股份合作产业模式,将发展
分为7个事业部进行企业化管理,让专业人去做专业的事,使穷村
变富村、弱村变强村。2021 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 100 万元,2022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 300 万元。
四是联村互动型模式。X市X乡发挥整体联动效益,下辖11 个村自
筹资金55 万元,联合成立X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 X生物等龙头
企业互融互进,盘活用好资源资产,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共建
联村产业,培育壮大智慧渔业、菌类养殖、香薯种植等12 个强村产
业,不断巩固村村有存款、村村无负债的良好局面,2022 年营业收
入640 万元。全乡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由2021 年村村 5万元以上
突破到15 万元以上,收入总量由100 万元提高到 259 万元,同比增
长150%,其中 X村突破 100 万元,同比增长400%,X乡入选首批
X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对标先进地区,对照上
级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分散孤立”的资源资产。由于历史因素,改革开放初期,为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绝大多数地方将集体的土地、山林、水面等
资源资产包产包干到组到户,现在村集体可自主掌握资源资产非常
有限,导致难以实现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整体联动,发展村集体
经济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无法完成再生产再投入的
原始积累。从 2022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 30 万元以下的村收入构成来
看,1267 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 1.96 亿元,其中经营活动收入约1亿
元,资源性资产发包流转收入 0.28 亿元,资产租赁收入 0.19 亿元,
对外投资收入 0.1 亿元,其他收入(含生态补偿、政策奖励等)0.37
亿元,资源资产收入合计占比仅有24%,比重较低。
二是“等靠要庸”的思想氛围。从调度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举措来
看,多数村干部寄希望于上级部门给资金、给项目、给技术人才,
多数集中在发展农业产业上面,没有绞尽脑汁立足市场形式培育新
的产业和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没有千方百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没
有想方设法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从调研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有些
乡镇党委书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淡薄,主观上认为发展村集体
经济是村里的事情,部分村干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
少数村干部认为集体经济干好干坏差不多,甚至有坦言有好项目还
不如自己单干,没有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带动
村民致富上。
三是“无人可用”的窘迫局面。随着农村中青年骨干力量大量外流,
干部年龄偏大,能力本领不足,技术人才匮乏。据统计,全市村党
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9.3 岁,其他村干部平均年龄43.9 岁,其中大专
学历占比仅54%,普遍存在整体年龄偏大、创新能力不足、观念较
为落后的问题,甚至很多村连村干部都没有合适人选,特别是发展
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要求比较高,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是“固定僵化”的薪资制度。当前,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一肩挑”,同时兼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会长,发展村集体经济
的职责全部落到村支书及村“两委”干部肩上。目前,村支书及村
干部的工资待遇相对偏低,而且比较固定,即使有集体经济发展较
好,村平台公司运行良好的地方,但村干部也只能领取村务固定工
资,而不能从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平台公司发展中获得报酬,导致
抓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五是“低质低效”的产业项目。目前,大部分村发展集体经济还属
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土地承包转让、资产出租、向辖区企业
收取服务管理费等方式外,合资合作、股份合作的经济实体较少,
投资布局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种养占比最大,还停留在低端的
初级农产品种植、采摘等方面,产业链条短,投资大、见效慢、受
市场环境制约强、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有的地方集体经济产业有
一定效益和规模后,周边地区一拥而上、盲目复制,导致收益下降。
六是“日益趋严”的外部环境。从政策环境来看,耕地、林地“双
红线”导致目前农村普遍缺乏可用于发展的土地,规划的项目没办
法落地。有的村集体项目产业侵占了基本农田、林地,需要整改销
号,导致项目停滞,存在清零风险。从市场环境来看,受经济大环
境影响,很多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市场需求不足,议价能力低,
难以扩大规模。
三、意见建议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意义重大、任重
道远,既需要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更需要科学谋划、找对路子,
必须以发展产业为基础,以盘活资源资产为手段,不断增强村集体
经济“造血功能”,持续拓展增收渠道,促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
展。
一要选准主攻方向。习近平指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
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我们发展
村集体经济,要立足实际,既要抢位发展,又要错位发展。各地要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特色产业、精品产业,科学选准 1-2个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并按照“专家论证、集体研究、备案审核”程序,由乡镇党委、政
府论证确定后报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备案,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避
免项目产业同质化、盲目化。具体产业规划中,要注重“统分结
合”原则,特别是对一些有规模效应要求的产业,必须从顶层设计
层面做到集中统一连片打造,对一些小众类、低需求的产业项目,
要注重保持区域距离、市场半径,避免同质竞争、市场饱和。
二要成立运营主体。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以实体为支撑,坚持市场
导向,以市场思维,实行公司化运作、市场化运行。比如,鼓励有
条件的村或者几个村联合成立村投公司或村实体公司,由公司统一
负责集体土地、林地、水面、矿产等资源资产的流转、运营、管理
等,或由村平台公司以不同形式与外部企业合作,推动小资源变大
资产、死资源变活资产。成立村实体公司,可以有效解决几大难题:
①资源资产分散的问题,由村公司统一承包、流转闲置或者有愿意
出租的资源,解决资源长期留置于村民个人手中。②资金资本的问
题,通过流转出租集体资源资产,既可以抵押贷款,还可以融资发
债等,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③利益最大化的问题,村实体公
司既可以独自经营,还可以与外部公司合作项目,既可以增加村集
体收入,还可以解决村民就业增收,形式多样、利益叠加。同时,
要强化对村实体公司的监管,以规章制度保障公司良性运营。
三是培育致富能手。纵观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村党支
部书记大多具有商业背景,X黄桥村支书徐万年之前是民营企业家,
X区黄洞村支书刘章顺之前是深圳泰邦集团生产总监,X市高泉村支
书李广华之前自主创业,X县X村之前陈珊珊从事外贸工作,他们将
自己的市场经验、企业理念运用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来,注重
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重点通过“三个
一批”工程,推动干部能力素质整体跃升。即,撤换一批,按照不
换思想就换人的理念,对有些思想固化、工作惰化、能力低下的村
支部书记和村“两委”干部,该撤换的撤换,该补充的补充。提升
一批,通过外出学习、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训,不断
开拓干部思维眼界,切实提升本领水平。外引一批,一方面,将在
外地有较好经商、管理水平的能人纳入村后备名单,适时邀请回乡
担任村支部书记;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聘任制、
委任制、签约等形式,大力引进大学毕业生、“职业村支书”“职
业经理人”等专业人才,参与到村集体经济发展之中,以人才振兴
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四是集成政策要素。发展村集体经济既要依托村集体的内生动力,
也要依靠政策的扶持,基于当前有些村依靠其自身发展较为艰难缓
慢,必须集中资源政策给予帮扶,制定出台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
政策措施,一村一策、一村一产,精准帮扶,并对发展主导产业、
设施农业、仓储物流、农村电商、农事服务、基础设施等给予项目、
资金、融资等方面支持,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
鼓励各地大胆创新,借鉴领导干部到平台公司任职做法,健全完善
村干部兼任村集体经济公司的薪资报酬制度,充分调动村干部抓村
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调研报告:发展壮大我市村集体经济的思考2023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既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针对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指标要求,按照主题教育部署要求,我与分管科室的同志先后赴X、X等省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深入X、X、X、X、X等地实地调研了相关村(社区)和项目企业,走访了部分市直单位。通过采取现场察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旨在...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