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4-12-11
999+
17.7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新
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重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
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审计摆在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围
绕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出了一系列
重大决策部署。在《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
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中,对公共
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
全覆盖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对国有企业而言,建立健全与审计全
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内部审计,充分
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等相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审计署关于内
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
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
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是对单位自身进
行监督和检查的一种评价活动,对单位加强权力制约、提高资金使
用效益、促进单位廉政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单位经济
活动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内部审计能不能发挥其重
要作用,主要取决于企业领导是否重视,重视的程度有多大。目前
一些国有企业领导从思想上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每年都
会有专职国家审计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可有可
无,同时认为财务人员只要把账务处理好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内
部审计只是走走过场。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企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
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内部审计相关制度
要求,企业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但是
很多企业领导由于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受企业规
模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方面关注度不高,内
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一些国有企业甚至未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使内部审计部门无章可循、无据可依,从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
正常开展,同时企业也没有合理安排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内部审计
流程不规范,有些内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也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
施方案。
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审人员配备不足。内部审计机构是企
业内部设置的具有独立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主要任务是检查
和评价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
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既没有设置独
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没有明确承担内部审计职责的机构;一些企
业内部审计职责和财务部门混为一体,不配备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
由财务人员兼任审计人员,存在自己审自己的问题,导致财务人员
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
作用。
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素养。由于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重视,
在内部审计人员选拔方面不注重专业性要求,多数人员来自财务部
门;在实际工作中也缺少系统化审计培训,审计知识体系不完整。
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和审计手段缺少创新意识。部分企业存在内部审
计的工作方法不与时俱进的问题,基本上采取事后以静态的方式进
行现场审计;现场审计也仅是翻凭证,查账簿,数据整理分析,审
计资料归档,基本处于手工审计的初级状态。
二、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党委会、董事会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一是
组建企业审计委员会,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审计
领域重大工作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二是建
立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机制,加快建立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三是完善审计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等制度。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署
《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
制基本规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纲要性制度,进一步
明确企业党委对审计工作的绝对领导。提高内部审计的政治站位,
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机构及人员管理、职责权限及程序、审计
结果运用及责任追究、配合审计机关监督指导等作出明确规定,充
分发挥内部审计在推动企业内部创新融合、规范管理、防范风险、
提高绩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内部
审计业务流程规范》,完成审计具体工作流程再造,进一步规范企
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及内容管理、审计工作底稿及档案管理。加强
对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项目的监管,明确被审计单位、被审
计人员、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应当配合执行的内部审计程序,以实
现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高质量
发展。
完善内部审计机构,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企业要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建立健全内部
审计机构,加强审计力量。一方面加强审计人力资源培养与整合。
一是加强对在岗审计人员培养,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不
定期组织前往同行业单位考察,派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审计机关
“以审代训”项目跟班学习,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
务实、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推动企业审计
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内部审计工作新局面。二是利用内部审
计机构之外的人力资源,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比如,聘请外
部专家参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从企业内各部门协调优秀青年人才
参与审计项目;不断提升人员质素,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苦练内功,
坚持依法审计,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改进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按照
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化建设要求,构建与“三重一大”决策、投资、
财务、资金、运营、内控等业务信息系统相融合的“业审一体”信
息化平台;增加对内部审计部门在计算机设备及软件方面的投入,
提升数字化档案建立的效率,完善“数据仓库”的内容,优化数字
化审计档案视觉效果,提升档案查询、搜索的便利性;加快实现计
算机系统辅助审计,利用适合企业业务实际情况的审计软件,改进
审计人员工作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能力,
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效率和准确度。企业还应设立完善的审计
信息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以此来辅助审计工作。即通过使用审计
软件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检查,并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运用计
算机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提供审计结论和决策依据,不
仅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错误的发生,而且可以很大程
度降低审计风险。
加强审计整改,运用好审计成果。一是坚持把审计整改作为有
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
机制,各方面督促推动整改的力度不断加大,整改责任压得更实,
审计整改“动了真格”。二是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
抓手,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紧盯反
复出现、经常发生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重大问题要盯住不放、
一查到底,适时开展整改回头看。三是对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
假整改的相关人员要严肃问责。四是对审计发现并移送的问题线索,
查办决不能不了了之,也不能搞“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必须查
个水落石出,做到件件有回音。五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与纪
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
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
实等工作机制。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重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审计摆在治国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加强审计工作、完善审计制度、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中,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对国有企业而言,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等相关工作显得尤...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