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11
999+
18.63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研座谈会上的汇
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
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区深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
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扁平一体,条抓块
统”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了治安警情逐年下降
信访态势平稳可控,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有力维
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现将有关工作进展
情况汇报如下:
坚持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
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以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
型组织建设为抓手,打造“党建+”基层治理新模式,把基
层党组织这一“战斗堡垒”在属地钉实钉牢,充分将党的
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一是构
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党建引
领贯穿于基层治理始终,持续强化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坚持“条抓块统”,突出“头雁”效应,整合经济生态、
平安法治、民生服务各大板块,形成中心明确、全局联动
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基固本,加快打造学习型、
创新型组织。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党组织政治
功能和组织功能,奋力锻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
织。扎实开展“双晒双亮”活动,整顿软弱涣散,推广典
型示范,打造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以数字赋
能基层党建,使党员干部练就不断适应引领现代化建设的
过硬本领。三是嵌入小网格“共治互融”。“党建红”携
手“网格蓝”,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社会治理的“基
础单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推行“网格吹哨、部门报
到”,推动在职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下沉社区网格
实现专业力量“顶格服务”。
坚持将法治思维渗透进治理架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牢固树立法治信仰
坚持依法治理,更加彰显法治思维,形成办事依法、遇事
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一是推
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把《信访工作条例》中的法治精
神与先进理念转化为实践指南与实施路径,持续规范工作
流程,完善业务标准,破除基层群众“信访不信法”的困
境。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要求涉法涉诉单位固定
列席。坚持领导“包案”带头啃“硬骨头”,公布领导干
部接访下访“排班表”,形成高位推动、压茬推进、责任
传导、惠民高效的办案态势。二是增强调处工作的前瞻性
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坚
持“三排一单”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要把非
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紧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
端、治未病,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搭建“警调对接”“诉
调对接”“援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平台,推广“矛排
长+化解姐”工作法,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
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三
是提升普法工作感染力。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新时代
全民普法全过程、各环节,深入弘扬宪法精神,全力培育
全社会法治信仰。利用重点宣传节点,依托公园广场、文
化长廊、社区场坝等多元化载体,采取村(社)广播、电
视栏目、纸质报刊等,打造现代化普法多维矩阵。坚持培
育乡村“法律明白人”,在实现“从无到有”的前提下,
探索服务质量“从有到优”的发展路径。
坚持用“智治”串联社会治理脉络。在人工智能、物联
网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
经验”,要积极推广全域“智治”,充分发挥智能化信息
化的驱动引领作用,持续激活数治效能,接续深化场景应
用,让“高精尖”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转变为
惠民利民的“智治大脑”。一是打通“小板块”统领“大
数据”。充分解构“智治密码”“141”基层“智治”体系,
推动各方面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打通各大民生服务板块,
破除旧有业务壁垒,推行“一张报表”,变“要数据”为
“查数据”,构建多领域应用、全要素集合、大数据抓取
的基层治理“大场景”。二是做细“小单元”撬动“大治
理”。以数字应用赋能网格单位精细化建设,精准画好线
上网格地图,动态完善“一标三实”“一长三员”等网格
基础信息,推动 L2 级三维实景图建设,接入公安、市场监
管等重点场所视频监控路线,实现“定点监控、滚动巡视
风险感知、分屏显示、多源调用”。三是打造“小屏幕”
惠及“大民生”。深入推动“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窗
通办、跨省通办”改革,积极开辟各类服务线上窗口,持
续打造帮办代办、预约取号等智能服务,实现居民掌上
“点单”、网格系统“接单”、部门线上“买单”,各项
民生服务“一键通”。
坚持以自治共建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枫桥经验”来自
人民、服务人民,是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这与党的群众
路线高度契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始
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定不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用群众的方法,群众的思维,群众的实践,实现最广袤最
深远的群众自治,释放最强大最热烈的共建活力。一是制
度建设规范化。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
化,夯实人民群众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党
在群众自治中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依法依规的换届选举
机制、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高质高效的协商决策机
制,落实有力有序的民主监督。二是力量来源社会化。坚
持党建带“群建”,积极发动驻地企业、“五老”乡贤、
离退休干部等群众力量,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
社会力量的作用,构建党建引导、政府指导、人民主导的
社会治理格局。三是治理方式多样化。突出“精准滴灌”
切忌“大水漫灌”,因地制宜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在城区
以小区为单位,建立衔接网格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
“小区议事亭”“小区议事会”;在农村采取桌上议、院
中谈、地头说等方式针对家庭邻里、征地拆迁、土地权属
等矛盾纠纷进行商议疏导化解,推行“村民自治积分”制
度。通过就地取材,因地施策,释放“一村一策,百花齐
放”的自治品牌聚合效应。
坚持育德为先,培植治理新沃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
美德、个人品德,强化德治约束,塑造德治秩序,激发基
层治理内生动力。一是以评立德。强调模范典型引领,健
全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常态化开展群众深度参与
的各类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深度挖掘凡人善举,在群
众评议、表彰激励、宣传推广的完整闭环中营造崇德向善
的良好氛围,推动全民崇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二是以
文养德。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持续推动“文化下乡”,提高大型文化惠民演出活动频次
确保“电视常亮、广播常响、书屋常新、活动常有”。突
出针对性,紧盯老龄群体,着力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
易俗,孕育文明新风;聚焦年轻一代,着重开展主流价值
观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三是以规促德。张贴诚信经
营“红黑榜”,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将信用制度建设广
泛融入群众生产经营生活,涵养社会公德。落实“村规民
约”全覆盖,并将婚事新办、孝亲敬老、厚养薄葬等移风
易俗内容充实其中,打造具有刚性约束力和柔性引导力并
重的治理体系,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自我提高。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站在新起点上,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解答“民生考卷”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坚持“稳进
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以加
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满足群众需求为根本,以“五
个零发生”为底线,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
促发展各项工作,坚定坚决、实干实为、笃行笃信,在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中砥砺前行。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研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扁平一体,条抓块统”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了治安警情逐年下降信访态势平稳可控,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有力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坚持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以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