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干部交流锻炼工作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
2024-12-10
999+
27.89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 2024 年全市干部交流锻炼工作推进会上的
典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全市干部交流锻炼工作推进会上,作
为典型代表进行发言,分享我们在干部交流锻炼工作中的探索、
实践与收获。干部交流锻炼,作为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发
干部活力、优化干部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在当下城市高质量
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们秉持着“为事业
选人、以实践育人、凭实绩用人”的理念,扎实推进干部交流
锻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筑牢干部交流锻炼“制度根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做好干部交流锻炼工作,科学合
理、系统完备的制度保障是基石。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调
研分析干部队伍结构、各领域工作需求以及过往干部交流中的
问题与经验,制定出台《XX 市干部交流锻炼实施办法》,明
确交流锻炼的基本原则、对象范围、方式途径、程序规范以及
配套保障措施等关键要素。
在原则把控上,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依据干部
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能力特长与接收岗位的契合度进行精准
调配,确保干部“有位有为”;贯彻“有序流动、合理配置”
原则,统筹不同区域、层级、部门间干部资源,打破条块分割,
促进干部跨领域历练成长。针对对象范围,详细划分重点交流
类别,比如对在同一岗位任职超一定年限的干部实行“轮岗交
流”,防范廉政风险、拓宽视野;对年轻有潜力干部开展“挂
职锻炼”,助力积累多岗经验、快速成长。
在程序规范上,设计严格的申报、审核、选派、跟踪管理
流程。各单位按需申报计划,组织部门综合评估、筛选确定人
选,经公示后正式选派,过程公开透明、严谨规范。配套保障
层面,从食宿安排、交通补贴到工作指导、考核评价等多方面
建立机制,打消干部“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新岗位工
作,一系列制度“组合拳”为干部交流锻炼规范、长效开展筑
牢根基。
二、聚焦多元路径,搭建干部成长“立体舞台”
(一)上下交流“强基赋能”。建立市直机关与基层一线
“双向奔赴”交流机制。选派市直机关业务骨干下沉乡镇街道,
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带去先进理念、专业方
法,帮助基层破解难题。例如,市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
XX,在蔬果种植技术革新方面颇有建树,被选派到偏远的XX
镇挂职副镇长,助力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初到乡镇,面对
大片传统种植、效益低迷的果园,XX 逐户走访果农,了解种
植困境,而后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引入矮化密植、绿色
防控等新技术,手把手教果农修剪果树、配比农药。在他的努
力下,当年果园亩产量提升了xx%,果实品质大幅改善,成
功打入城市高端水果市场,果农收入实现翻番,为乡村产业振
兴注入强劲动力;同时遴选基层优秀干部到市直部门跟班学习,
熟悉宏观政策、提升综合业务素养,拓宽工作格局。曾有XX
乡镇的年轻干部 XX,凭借在乡镇处理复杂群众事务的出色表
现,被选调到市住建局跟班学习。彼时,城区正推进老旧小区
改造项目,XX 将基层工作中积累的与群众打交道、协调多方
利益的经验充分运用,挨家挨户收集居民改造诉求,巧妙化解
加装电梯引发的邻里矛盾,还把乡村建设中就地取材、节约成
本的思路融入小区景观打造,让老旧小区既有“里子”又有
“面子”,实现上下互通、优势互补。
(二)横向交流“拓界历练”。打破部门壁垒,开展跨部
门交流。围绕产业转型、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等全市中心工作,
组织经济、科技、环保等部门干部轮岗交流,促进多领域知识
融合、工作协同。在推进本地绿色化工产业升级中,从经信局、
生态环境局、科研院所交流干部组成工作专班,经信干部懂产
业布局、环保干部精监管标准、科研干部握前沿技术,凝聚合
力攻克高污染产能置换、清洁生产工艺革新难题,助力产业
“绿色蝶变”。其中,经信局的XX 熟悉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
业情况,生态环境局的XX 精通环保法规与污染排放标准,科
研院所的XX 博士掌握最新绿色化工合成技术,三人搭档,
XX 牵线搭桥引入先进设备、优化产业布局,XX 严格把控环
保关卡确保合规生产,XX 博士现场指导新工艺应用,成功助
力本地多家化工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产品升级,在市场竞争中
重焕生机,彰显跨部门交流干部团队的强大战斗力。
(三)外挂内联“借智登高”。积极争取外挂锻炼机会,
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对口部门、先进企业挂职,学习先进管理
模式、前沿创新思维。选派干部在长三角XX 创新园区挂职期
间,深入钻研“飞地经济”“科创飞地”运营模式,归来后借
鉴经验促成本地与沿海城市共建产业飞地,承接产业转移、引
入创新资源。像挂职干部林宇,在沪期间全程参与“科创飞
地”项目孵化,详细记录从政策扶持、资本对接、人才集聚到
成果落地各环节要点,回市后积极推动本地设立“科创飞地”,
引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优质项目 x个,吸引高端
人才xx 余名,搭建起本地与发达地区创新合作“高速路”;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内联”,引入专家人才到本地挂
职指导,选派干部跟岗学习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为本地传统制
造业植入“科技芯”。XX 高校材料学教授挂职本地一家金属
加工企业期间,带来新型合金材料研发成果,企业选派技术骨
干全程跟岗学习,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生产,成功掌握新技术
并实现产业化,产品附加值提升 xx%,借外力、聚内力拓宽
干部眼界、提升发展“续航力”。
三、紧扣精准培养,打造干部能力“锻造熔炉”
(一)定制“培养套餐”。针对不同交流类型、岗位需求
和干部个人特点,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对挂职参与重大项目建
设干部,聚焦项目谋划、资金争取、工程管理等核心能力,安
排项目一线“导师”帮带,通过实地勘察、案例复盘、难题会
诊等方式,在实战中锤炼攻坚克难本领;对到基层锻炼干部,
围绕乡村振兴“五大振兴”设定课程体系,涵盖农业技术、农
村电商、乡村治理等专题培训,结合田间课堂、村情调研、矛
盾调解实操,提升服务基层综合能力,确保干部“缺什么补什
么、干什么学什么”。
(二)强化“跟踪问效”。建立“一人一档”跟踪管理台
账,运用信息化手段全程纪实干部交流期间表现。定期实地走
访、线上沟通,了解工作进展、思想动态;实行“双导师”评
价,接收单位业务导师与派出单位联络导师共同评定,结合工
作业绩、群众口碑、作风纪律等多维度量化打分,每季度反馈、
年度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任用重要依据,
让干部“干好干坏不一样”,督促时刻保持奋进姿态。
四、着眼长效发展,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
(一)畅通“晋升渠道”。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对在交流
锻炼中表现突出、实绩显著、堪当重任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
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近年来,多名在基层脱贫攻坚、疫情防
控、项目攻坚一线历练后脱颖而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有
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激励更多干部主动投身交流锻炼,形
成良性循环。
(二)凝聚“团队合力”。搭建交流干部互动交流平台,
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工作研讨会,分享心得感悟、碰撞思想
火花,促进不同岗位干部互学互鉴、携手共进;组建“先锋
队”“攻坚组”,让交流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并肩作战,凝
聚强大团队力量,如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时,各领域交流干部
汇聚一线,抢险救灾、重建家园,在实战中厚植为民情怀、锤
炼过硬作风,汇聚起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磅礴“动能”。
回顾过往工作,干部交流锻炼在优化队伍结构、提升干部
能力、服务中心工作等方面成效斐然,但也存在个别干部融入
慢、少数单位协同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
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 XX 部长重要讲话精神,持续
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在精准选派、精细培养、严管厚爱上下更
大功夫,让干部交流锻炼成为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引擎”,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活水”,在新
时代新征程中书写干部培养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崭新篇章!
谢谢大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市干部交流锻炼工作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全市干部交流锻炼工作推进会上,作为典型代表进行发言,分享我们在干部交流锻炼工作中的探索、实践与收获。干部交流锻炼,作为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发干部活力、优化干部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在当下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们秉持着“为事业选人、以实践育人、凭实绩用人”的理念,扎实推进干部交流锻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强化顶层设计,筑牢干部交流锻炼“制度根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做好干部交流锻炼工作,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制度保障是基石。我们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调研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