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2024年前三季度办案质效讲评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17.32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省 2024 年前三季度办案质效讲
评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年以来,**市检察机关积极适应刑事犯罪结构变化,
开展“依法履职,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专项活动。活
动开展以来,共办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案” 11173 件
14152 人,其中依法不捕 2202 人、不诉 3992 人,努力实现
案结事了人和。
转变办案思维,树牢“办小案就是守民心”的理念。
进入新时代,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85%以上的案件
是常见多发轻微刑事案件。这些案件虽然是刑法意义上的
“小案”,但是否依法妥善处理,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推动理念更新,引导检察官树牢“办小案就是
守民心”的理念,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一是带案下沉
解放思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9 次带案深
入基层检察院督导,对 80 件构罪即捕、以捕代侦等案件逐
案与检察官面对面交流、点对点研判,持续传导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引导一线办案人员转变机械办案、就案办案的
固有思维。二是蹲点指导,传导理念。**市人民检察院抽
调6名业务骨干深入办案量大的基层检察院开展蹲点指导、
逐案把关,对拟作逮捕决定、捕后拟作不起诉等重点案件
通过思想碰撞持续传导司法理念。经指导,三个基层检察
院当年诉前羁押率平均降低 30 个百分点。三是制定指引,
统一尺度。为规范准确把握社会危险性条件,**市人民检
察院制定下发《部分常见犯罪不批准逮捕工作指引(试
行)》,明确了常见罪名不批准逮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标
准,引导检察官敢于、善于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适用
非羁押监管措施。
积极主动作为,多元化解“小案”背后矛盾。“小
案”多由民间矛盾、邻里纠纷等引发,不解开矛盾,案结
事难了,妥善化解矛盾便成了办理“小案”的重中之重。
为避免因“小案”引发重大恶性案件,**市两级检察机关
在办理“小案”过程中始终把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作
为履职办案的重要任务,早介入、早处置、早调解。一是
前置矛盾化解端口。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
立公安机关首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由检察机关同步告知相
关制度,促使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尽早达成和解。二是
加强多方联调化解。通过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
政、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等部门协作,建立检调对
接、诉前联调等工作机制,对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
案件、交通肇事案件、故意毁坏财物案件等,做到应调尽
调,争取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治罪与治理深度融
合。活动开展以来,共开展联调160 余件。如**市晋源区人
民检察院办理的姜某、侯某某故意伤害案中,双方因加盖
房屋问题产生矛盾,多年来纠纷不断。检察官在办案中深
入调查核实,针对矛盾根源3次组织公安、信访、街办等相
关部门进行联合调解,促成双方对加盖房屋解决方案、人
身损害赔偿数额达成一致,妥善化解了多年积怨。最终,
依法对 2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了不起诉决定。三是以预交赔偿
保证金促进矛盾化解。联合公安、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
关出 台 《 轻 微 刑 事 案 件 预交赔 偿 保 证 金 实 施 办 法 ( 试
行)》,推广适用轻微刑事案件预交赔偿保证金,解决
“被害人漫天要价难和解”的问题。目前已经适用该制度
依法不捕 92 人、不诉 57 人,建议适用缓刑15 人,既保障
当事人合法权益,又积极促进矛盾化解。
延伸检察职能,多措并举提升办案效果。办案止于至
善。**市人民检察院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以“小案件”推
动“大治理”。一是完善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的案件分流
机制。出台《关于推进刑事案件简案快办工作意见(试
行)》,组建专门简案办理团队,通过集中受理、集中审
查、集中移送、集中开庭等办案机制以及简化文书等举措
推动案件办理简化提速,促进公平正义尽早、尽快、更好
实现。二是以检察建议开“良方”,及时堵漏建制。办理
“小案”专项活动以来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257 份,
内容覆盖老旧小区、校园、医疗、食品安全、知识产权、
生态环境资源等领域,实现了“办理一案,影响一片”的
社会效果。如**市迎泽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孙某某故意毁
坏财物案,针对案件反映的小区乱停车现象,及时向社区
制发了对策精准的检察建议,被建议单位采纳建议,通过
合理规划停车位、开放街边免费停车位等方式缓解了周边
小区居民停车难题。三是完善犯罪惩戒和预防体系,促进
形成多方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治理体系。
与交警大队等相关单位出台诉前考察、不起诉履行具结义
务等工作机制,将侦查阶段主动接受法治教育和社会帮教
志愿服务等情况作为相对不起诉考察内容。四是健全反向
行刑衔接机制。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及时将线索移送至行
政检察部门,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的
检察意见。
突出案例指引,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办案是检察机
关最好的名片,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市人民检察院
组建“小案”故事巡讲团,将典型案例转化为群众喜闻乐
见的法治公开课,在引导检察官提升履职办案和法治宣传
能力的同时,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办案的认同感、满意度
一是通过检察官讲案例的方式发布17 件典型案例,在赢得
社会公众对政策落实的认同感和获得感的同时,引导员额
检察官形成敢用、会用、善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行动自
觉。二是开展精品“小案”评选活动,并邀请人大代表参
加,评选依法履职、有效化解矛盾、人民群众满意的办案
效果好的案件。其中**市万柏林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李某
某等23 名网约车司机系列诈骗案在 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
被《检察日报》刊登的《办好“小案”助推基层治理向纵
深发展》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杨蓉对“小案”专项活动给
予了高度评价。三是部署开展“小案”故事进社区、进企
业、进学校、进乡村巡讲活动,以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
去的方式,讲清检察职能,讲活案件故事,讲出为民情怀
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办案的满意度。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省2024年前三季度办案质效讲评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年以来,**市检察机关积极适应刑事犯罪结构变化,开展“依法履职,办好群众身边‘小案’”专项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办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案”11173件14152人,其中依法不捕2202人、不诉3992人,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转变办案思维,树牢“办小案就是守民心”的理念。进入新时代,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85%以上的案件是常见多发轻微刑事案件。这些案件虽然是刑法意义上的“小案”,但是否依法妥善处理,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