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18.96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
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
育成果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近年来,**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
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
论述,积极探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服务
前置、“哨响”即至、多元共治的治理思路,不断提升基
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阵地前移、服务前置,服务导向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
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
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市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秉承“要治理、先服务”理
念,持续深化组织体系建设,拓展升级阵地平台、丰富实
践活动载体,努力实现组织优势、资源效益、服务功能最
大化。
打造立体化组织体系。持之以恒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红线,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由党委书
记担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细化日常
运行和议事规则,强化跨部门工作统筹。按照网格化思路
和精细化要求,建立“市区街社网”一贯到底、触角灵敏
的组织体系,以及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两
企三新”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横向联动的责任链条,切实把
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基
层治理效能。
打造客厅式服务阵地。实施“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
家温度”的“党群伊家”建设行动,以市级党群服务中心
为示范,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
群服务驿站逐级延伸,向“两企三新”逐渐拓展,实现一
体化布局,消除“空白点”、织密“连心网”。先后新建
改建、提档升级 92 个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办公最小化、
趋零化、服务最大化”的要求,拆改超长办事柜台、豪华
办事大厅、单一功能会议室112 处,腾退办公面积2.4 万
平方米。同时,整合利用公共开放空间,辐射打造“暖心
驿站”“骑手之家”等微阵地 362 个,为外卖配送员、快
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暖心服务。
打造精细化服务载体。聚焦基层所需、群众所盼、党员
所能,持续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双评价”工作,建
立报到服务“三项清单”,社区定期汇总信息形成群众
“需求清单”,指导报到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制定服务
“资源清单”,经过对接形成“项目清单”,着力打通服
务群众“需求端”和“供给侧”。针对社区服务动力不足
身板不硬、活力不高、质效不够等突出问题,创新推出党
建引领基层治理“红松分”“兴安分”双积分一体化管理
模式,开发“伊家”微信小程序作为积分载体,实行社区
“张榜”,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揭榜”的按需
服务,有效动员多元主体主动参与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
将传统地域联建升级为全域联建,鼓励报到单位党组织之
间根据实际需求和职能优势,相互交换或协作完成民生事
项,提高服务能力。年初以来,全市 480 个单位党组织和
1.2 万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报到服务 11.68 万人次。
二、精准“布哨”、“哨响”即至,多网合一提升基层
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
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
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
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
*市把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
服务,通过科学布局建网、赋能增效强网、数字智慧用网
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未诉先办、接诉即办,让群众
工作更有温度、广度、力度,彰显网格在维护稳定、服务
发展、保障民生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科学布局建网。针对**市人口密度小的实际,在“每个
网格覆盖 300 至500 户”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网格
框架,对治理难度较大的区域按照 200 至300 户覆盖,全
市共划分网格 3071 个,其中社区网格 1407 个、专属网格
1405 个、农村网格 259 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综合与专
属网格全划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无死角、平安建设体系
全覆盖,做到“只要卫星上能看到的地方,就有网格员管
理,就有党的引领”。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开展党
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就近就便服务群众的原
则,优化设置网格党组织 3796 个,通过党员亮身份、设立
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等方式,消除工作盲区,实
现多网合一,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赋能增效强网。坚持“减”与“赋”并举,减负与提效
互融,结合国有林区改革,统筹推动事业编制下沉,向县
级调剂事业编制2042 名,利用市级 334 名事业编制建立
乡镇(街道)事业编制“周转池”,并将这334 名事业编
制全部分配到各乡镇(街道),为优秀村(社区)两委成
员、招聘到村(社区)任职大学生提供编制保障。面向公
益岗位定向招聘、社会公开招聘,配备社区工作者1468 人。
积极探索为基层“瘦身松绑”的方法路径,着力破解基层
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科学设置村(社区)组织
准入事项和程序,确定基础网格事项250 项,对需要网格
协助的工作事项,按照“费随事转、事费配套”原则提供
相应保障,有效减轻网格工作负担。聚焦高频次服务事项
和群众需求,全面清理内外部标牌标识 1086 块,清理退回
乡镇(街道)借调人员 163 人。全面整合优化政务服务便
民热线,提供7×24 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实现一个号码
受理民生诉求,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总客服”。
数字智慧用网。坚持以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实施信息化
服务平台覆盖行动,整合公安、应急、城管、市场监管等
多平台数据,建成贯通市、县(市)区、乡镇(街道)、
村(社区)和网格五级网格一体化信息平台,开发“伊网
通”APP,配齐专职网格员手机终端,畅通与全市 242 个
网格协调中心(服务站)的线上线下渠道,实现“治理要
素一网受理、治理事项一网调度、治理效能一网监督”。
制定信息分流转办工作机制,通过源头发现、采集建档、
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综合考评的“六步闭
环”联动调处,实现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
位。建成以来,全市通过系统受理网格员上报事件6.14 万
件,按时办结率 97.27%;群众通过“随手拍”上报事件
5271 件,按时办结率达96.03%。
三、人人共享、多元共治,长效机制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
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
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市瞄准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着力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
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社
会多元共同参与活力。
健全区域组织共建机制。持续深化党建联建,着力破解
基层治理中各类组织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问题。建立以
乡镇(街道)党(工)委为轴心,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社团组织、楼宇商圈等各类型组织以及党员、
群众、志愿者等人员广泛参与的党建联建机制,通过组织
联建、资源联用、活动联办、网络联通、服务联民、队伍
联抓“六联”工作模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实行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积分
管理机制,积分作为在职党员民主评议、年度考核和所在
单位年度考核的参考依据,倒逼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治
理。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创新实行“六必谈”制度,其中
包括家庭成员必谈、街坊邻里必谈、街道(社区)干部必
谈,提升在职党员进社区、进网格工作质效,助力构建家
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基层治理“幸福圈”。
健全社会主动参与机制。健全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
与社区治理机制,大力培育孵化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
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队,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提升专业
化服务水平。注重发挥居民公约作用,制定务实管用、操
作性强的居民公约,采取积分制管理等方式,加强对居民
“履约”情况的正向激励,进一步引导居民规范社会行为
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党员带头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
示范带动、引领发动居民群众参与自治自管,以有序自治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郡县治,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积极探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服务前置、“哨响”即至、多元共治的治理思路,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一、阵地前移、服务前置,服务导向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