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数字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51.1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市数字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汇
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23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
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
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
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市大力发展
电子商务、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等,推动进出口生产加工
基地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促
进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构建“多层次、多
维度、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向北开放网络体系。**市应以
数字产业为基础、以数实融合为核心,创新发展数字经济
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构建立体化向北开放新格局。
一方面,要依托“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数字经济、
生物经济、冰雪经济、现代物流、创意设计等重点产业,
推进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建设;融入区域及跨区
域数字产业的产业链,推进平台生态建设。另一方面,要
推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智能设备制造
半导体器件制造),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5G
通信、千兆光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电子商务平台、
大数据中心)等数字产业共建,强化区域产业数字赋能与
区域产业数据、知识、技术及资源整合,培育产业发展新
的增长点。打造服务区域发展需要的数字产业平台,构建
跨区域数字产业链,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推
动数字产业重点企业间跨区域合作,实现数字产业空间集
聚。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构建一体化向北开放创
新网络。一是加快构建区域数字经济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强化区域数字产业共建支撑与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充分利
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集聚区域创新资源要素,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同时,
扩大跨区域、跨产业创新矩阵,加快区域创新资源要素流
动,增强开放与发展的内源驱动力,形成内外联动一体化
的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网络体系。二是注重技术创新与产业
培育。未来产业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
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
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战
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
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等特点。它们的发展不仅能够推
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能够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和新业
态,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这些产业
的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
价值链,提高整个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
加强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和创
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培育新兴产
业和新技术,夯实全市新型基础设施的关键底座,加大数
字产品自主创新力度,构建国产化算力产业体系。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集聚形成向北开
放产业空间。深化数实融合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
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新产业业态培育的重要基础和
手段,也是数字产业赓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将数字技
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化产业生产效率、生产流程,
提高产品生产与服务质量,培育壮大产业创新能力,加快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对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技
术的探索,满足数字技术在实体产业中的更广泛应用需求
加强政府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
度融合,研发和推广先进的数字技术,建立数字技术服务
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解决方案和人才培训等支持
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技术的深
度融合。研发新算法,优化模型,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
力,同时加快推进 5G 通信、千兆光网、电子商务平台、大
数据中心等数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智能设备制造、
半导体器件制造、高科技生态农业、数字文旅等产业的数
实融合,努力实现发展一批、培育一批,高质量推动产业
发展。发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俄国际合作
示范区、**新区和临空经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重
点经贸节点的产业空间集聚效能,推动产业空间集聚。建
立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科技园区,聚合高科技企业和创新
资源。构建产业发展联盟、产业创新联盟、分利联盟等利
益共同体,加快高新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区域产业融合发
展和整体产业竞争力。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市数字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等,推动进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促进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向北开放网络体系。**市应以数字产业为基础、以数实融合为核心,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构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