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推建设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16.96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市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推建设进
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县按照“横向联合、资源统筹,纵向落实、
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
用,依托 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 个实践所、159 个实
践站,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着力培育更多有质效、
有特色、有温度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全面提高乡风文明
建设水平。
一、推动“文明实践+文化文艺”,激发文明实践新活
力
积极发动文化志愿服务力量,引导各级文化文艺志愿
服务队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骨干编排
有针对性的文艺节目,定期开展文艺汇演,让群众演给群
众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群众
性文化活动 3000 多场次,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今年
5月,成功举办中国文联“百花放映·情系**——走进**”新
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现场观看人数超 1万
人次。
二、推动”文明实践+区带建设”,创新阵地服务新载
体
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新
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区、展示带建设。通过深挖文化产业项
目、名人优势、非遗文化、家风文化等点位串珠成链,形
成集产业经济、民俗文化、美德信用为一体的向阳花开新
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区;通过挖掘传统书画文化、打造形成
锦鲤文化,结合黄河故道省级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将文
明实践与产业振兴相融,形成“林海古镇ּ画乡鲤都”新时
代文明实践展示带。
三、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焕发文明乡风新气
象
聚焦移风易俗痛点、堵点,实施“善行画乡·美德尚
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在乡村广泛建立红白事志愿服
务队伍,吸纳村“两委”成员、乡贤、村民代表、返乡青
年等主体,开展红白事志愿服务活动,在清明节、重阳节
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文明劝导、村规民约宣传,创新推
出“文明迎亲队”“新风礼堂”等,倡导喜事新办、白事
简办的文明风尚。今年以来,已开展志愿服务 60 余次、集
中培训20 余次、宣传活动 100 余次。
四、推动“文明实践+信用积分”,激活基层治理新动
能
依托美德信用“积分超市”,将乡村文明、志愿服务
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通过“以善积分、以分
换物、以物激能”的方式,用“小积分”引领移风易俗新
风尚,激活乡村文明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县已有美德信
用惠民利民场所 100 余处。比如,固河镇崔堂村打造“美德
星级超市”,探索“网格化+积分制”模式,对全体村民实
行积分制管理和考核,鼓励群众通过参与日常志愿服务等
活动获取积分。今年以来,共有 190 余户村民参与积分兑换,
兑换物品折合资金1.1 万余元。
五、推动“文明实践+基层网格”,掀起志愿服务新风
尚
根据基层网格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新时代文明实践
中心(所、站)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关怀进家庭、送文艺进
小区、送健康进网格、送文化进社区的“四送四进”活动
把文明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积极构建以新时
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融合党员服务、便民服务、老年服
务 、 心 理 疏 导 服 务 、 妇 女 儿 童 服 务 等 多 种 社 会 资 源 的
“1+5+N”服务模式,传递时代文明新风尚,实现为民服务
零距离。今年以来,各级宣讲团成员深入村居广泛开展理
论宣讲、科普宣传、农技宣传等活动 900 余场次,受众达3
万余人次。
六、推动“文明实践+数字平台”,打造智慧服务新生
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实
现文明实践活动线上发布、志愿者线上报名、活动成效线
上反馈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平台还集成了志愿服务时长
记录、积分查询兑换、文明实践资讯浏览等功能,极大提
升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便捷性。此外,开发“文明
实践地图”,标注各类文明实践阵地和服务项目位置,方
便群众按需查找、就近参与。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
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推动文明实践服务更加个性化、精
细化。截至目前,云平台注册志愿者已超过 5万人,累计发
布活动信息超过 1万条,线上参与人数突破 100 万人次。
七、推动“文明实践+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新融
合
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手工业及乡村旅游等资源,开展
“文明实践+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文明
实践活动宣传推介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另一方面,依托特色产业举办文化节庆、农事体验、手工
艺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例如
在桃花盛开季节举办“桃花文化节”,不仅展示了乡村美
景,还促进了蜜桃产业的销售。同时,引导村民发展农家
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为乡村
振兴注入新活力。
八、推动“文明实践+校地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新路
径
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
校地合作基地,引入专业师资力量,为乡村提供文化、科
技、教育等方面的智力支持。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
务项目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形式,既为大学生提供
了社会实践和锻炼的平台,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知识、新技
术和新理念。此外,合作开展“乡村阅读推广计划”、
“乡村青少年科普教育”等项目,提升乡村整体文化素质
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本土人才。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市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推建设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县按照“横向联合、资源统筹,纵向落实、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实践所、159个实践站,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着力培育更多有质效、有特色、有温度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全面提高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一、推动“文明实践+文化文艺”,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积极发动文化志愿服务力量,引导各级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骨干编排有针对性的文艺节目,定期开展文艺汇演,让群众演给群众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今年以来,共...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