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18.61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交流会上
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次 2024 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
作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
工作情况、成果以及经验和思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
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在这项工作上
全力以赴,也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效。
一、工作开展背景与目标设定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已成为
必然趋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
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转型
升级,让农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 2024 年初便明确了新型职业
农民培育工作的目标。一方面,要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包括文化知识水平、农业科技应用能力以及市场经营意识
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育工作,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发
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推
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二、培育工作具体举措
(一)精准选拔培育对象
为了确保培育工作的有效性,我们首先在选拔培育对
象上下足了功夫。我们联合当地村委会、农业合作社等组
织,深入到各个村庄进行细致的调研和宣传。通过与农民
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从业意愿、现有技能水平以及对
农业发展的期望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筛选出了一批
年龄相对适中、学习意愿强烈、有一定农业基础的农民作
为重点培育对象。这些农民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
工等多个农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多元化课程设置
针对培育对象的不同需求和农业产业的多元化特点,
我们精心设置了一套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主要包
括农业基础知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经营管理以及农产
品营销等方面。
在农业基础知识部分,我们邀请了农业院校的专家教
授为农民讲解土壤、气候、农作物生长规律等基础知识,
帮助他们夯实农业生产的理论根基。现代农业科技方面,
则安排了实地观摩和实操培训,让农民亲身体验新型农机
具的操作、现代农业灌溉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化农业管理
系统的运行等,使他们能够及时跟上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
农业经营管理课程侧重于教授农民如何进行农业企业
化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生产流程优化
等内容。而农产品营销课程则通过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实
践等方式,让农民学会如何把握市场需求,打造农产品品
牌,拓展销售渠道等。
(三)多样化培训方式
我们深知,单一的培训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农民的学习
风格和需求,因此采用了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首先是课堂教学,在当地的农业培训中心或村委会会
议室等场所,定期组织集中授课,由专业教师进行系统讲
解。这种方式能够保证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准确性。
其次是现场教学,我们与当地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农
业龙头企业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农民到这
些地方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在现场,农民可以直接看到先
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并与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进行交流互动,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深受农民欢迎。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上传
了大量的农业培训视频、课件等资料,农民可以根据自己
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同时,我们还通过
线上直播的方式,邀请专家进行实时答疑解惑,解决农民
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建立实践基地与跟踪指导
为了让农民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我
们建立了多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分布
在不同的农业产区,涵盖了种植、养殖等多种农业业态。
农民在完成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后,可以到实践基地进行
为期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
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为每位培育对象建立了跟踪指导档案,
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
跟踪指导。无论是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是经营管
理方面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回答和建议,确
保农民在实践过程中少走弯路。
三、取得的工作成果
(一)农民素质显著提升
经过一年的培育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培育对象的
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在文化知识方面,许多农民通过
学习农业基础知识课程,对农业生产的原理和规律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生产。在农业科
技应用能力上,大部分农民能够熟练操作新型农机具,掌
握了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
的智能化手段等。在市场经营意识方面,不少农民学会了
分析市场需求,主动打造农产品品牌,并且通过多种渠道
拓展了销售网络,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农业产业发展呈现新面貌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也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
发展。在种植领域,一些农民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
理模式,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例如
某蔬菜种植户在参加培育后,应用了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
理技术,蔬菜的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而且品质
更加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在养殖领域,养殖户们通过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疫
病防控技术,降低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效益。一些养
殖户还通过合作经营的方式,扩大了养殖规模,形成了一
定的产业集群效应,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三)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促进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提升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农
村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
一方面是因为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更多的销售
收入;另一方面,一些农民通过参与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
品营销等活动,获得了额外的经营收入。
此外,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
发展,如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加工、农村物流等产
业也随着农业产业的繁荣而逐渐壮大,形成了一个良性的
农村经济发展循环。
四、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资金投入仍需加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培
训场地租赁、教师聘请、教材编写、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
的费用。虽然我们已经争取到了部分政府资金和社会捐赠
但总体来说,资金缺口仍然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培育工作的规模和深度。
(二)后续跟踪服务有待完善
目前我们虽然建立了跟踪指导档案,对农民进行了一
定程度的跟踪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人员数量
有限,农民分布较为分散,有时难以做到对每位农民的问
题及时、全面地回应。而且,对于农民在长期生产经营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跟踪服务体系还
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三)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仍需精准
在培育过程中,我们虽然注重了市场经营意识的培养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仍然存在与市场
需求不完全匹配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市场调研不够深入
或者农民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不够灵敏等原因造成的。我们
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民与市场的对接,确保农民生产的农产
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未来工作计划与展望
(一)继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针对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政府
部门的支持,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同时,我们也将拓展社
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工作进行捐赠和投资,以确保培育工作能够得到充足
的资金保障。
(二)完善后续跟踪服务体系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我们将进一步充实
技术人员队伍,通过招聘、志愿者招募等方式,增加能够
提供跟踪指导服务的人员数量。同时,我们将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跟踪服务平台,实现对农民生产
经营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问题的及时反馈,确保农民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到快速解决。
(三)强化市场对接与精准培育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的动态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育课程和内容。同时,
我们将引导农民树立更加敏锐的市场意识,通过案例分析
市场模拟等方式,让农民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生产
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2024 年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上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我们坚信,通
过不断地努力和完善,我们能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新型职
业农民,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
的贡献。
谢谢大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此次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工作情况、成果以及经验和思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过去的这一年,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全力以赴,也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效。 一、工作开展背景与目标设定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培育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转型...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