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18.77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
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县聚焦进
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线,紧扣“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六美四宜’行动”安排部署,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三大行动”为抓手,创新推进“3×3”工作模式,强阵地、
旺产业、兴人才、优治理,以高质量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
画卷。
一、坚持“三级联动”聚合成力,激扬组织优势
县委将“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六美四宜’
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县乡村“三级书记”齐
抓共管,形成权责分解落实、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矩阵,
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
县委把向,建好“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双组
长”统筹调度,县委农办协调抓总,一办六专班跟进落实
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加强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推动
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制定《**县党建引领“六美四宜、
城乡共建”行动实施方案》,细化 6方面 17 项工作任务,
派发任务单、提醒单,按“单”推进、按“单”督战、按
“单”压责,构建上下衔接、左右联动、整体作战的责任
闭环落实体系。
乡镇推动,建好“主力团”。根据工作需要,对乡镇
党政正职进行届中调整,4名乡镇长重用到乡镇党委书记岗
位,3名乡镇党委副书记、1名乡镇人大主席提拔调整到乡
镇长岗位,3名县直单位优秀干部交流到乡镇长岗位,聚焦
行动蓝图,确定“书记项目”,落实作战任务,牵头带班
子、建队伍、抓执行,配强乡村振兴“主心骨”,下好
“六美四宜”“一盘棋”,推动全域提升、整体跃升。
村级落实,建好“先锋队”。常态化开展村“两委”
班子分析研判,调整不能胜任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 6名、村
委会主任 1名,让“能者上”、对“干者容”、使“庸者
下”。实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机制,把责任压
力传到“神经末梢”;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
区”,引导党员主动领题、挺膺在前,形成支部引领干、
党员带头干、群众自觉干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坚持“三个要素”下沉基层,彰显组织担当
县委坚持将优质资源、人才、制度等要素下沉基层,
以阵地提能、队伍聚能、制度赋能“三能驱动”加固底板
补足弱项,让“关键变量”转化为“振兴增量”。
资金下沉“提能”,品牌化建强“硬堡垒”。投入
1100 万元,以“六好”党支部创建为标准,打造“六美四
宜”精品示范村22 个、“一堡垒五中心”示范村57 个,推
行“五定十条”运行机制和“双规范双提能”工作机制,
“硬件”提标、“软件”提质,以“小阵地”凝聚“大民
心”服务“大民生”。集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
升工作,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11 个,严格落实“4个1”
整顿措施,确定 9名县领导“联村整顿”、11 名乡镇领导
“包村整顿”、11 名驻村第一书记“助村整顿”、14 个市
县结对帮扶单位“帮村整顿”,筑牢筑强推进“六美四
宜”专项行动战斗堡垒。
人才下沉“聚能”,专业化锻造“主力军”。实施村
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充实后备
力量人才库906 人;建立“党校课堂+教育基地+实践体验”
培训体系,举办农村“领头雁”培训、干部履职能力提升
专题培训等班次26 个、覆盖 1488 人次;开展“党员进党
校”活动349 期、覆盖 20031 人次,着力打造一支敢闯敢干、
务实奉献的实干“尖兵”。用活省校合作“公开讲话”,
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与** 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小
院”,打造“太行云牛”网红产品,提升特色农畜产品附
加值;柔性引进“国家岐黄学者”**专家团队,让山区百
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名中医服务。引深组工干部联
系点制度,全方位、近距离知事识人,掌握发现优秀干部
60 余名,让想担当者有平台、敢担当者有舞台、善担当者
有擂台。
制度下沉“赋能”,服务化织密“保障网”。完善
《乡村职责清单》《乡村干部任务清单》等,健全村干部
坐班值班、村级组织向村党组织报告等制度,全面落实
“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建立由村
干部、在村党员、网格员组成的代办服务队,实行“问事
受理、代办、回复、建档”闭环机制,代办服务2573 件、
纾困解难1627 件,让村干部“坐”在实处、“办”出成效。
399 名驻村干部在农村一线真蹲实驻、真帮实扶,累计投入、
引进帮扶资金 3204.55 万元,助销农副产品348.84 万元,为
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874 件,做到驻村更助村、真心促振兴。
三、坚持“三大工程”固本强基,展现组织作为
县委坚持以党建为核、共治为要、产业为先、服务为
本,实施集体经济提质、乡风文明提优、基层治理提效
“三大工程”,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把
经济发展活力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把各类社会资源转化
为乡村服务实力。
实施“集体经济提质”工程,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文章
健全完善党组织引领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等机制,建立
“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
户”等模式,深挖乡村特色优势,培育“庭院经济”“作
坊经济”“民宿经济”“避暑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康
养、酿造、养牛 3大专业镇,推动白仁木耳、翟家庄平菇等
13 个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聚焦“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和
“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字号招牌,以牛郎织女文化园为中
心,深度挖掘“喜文化”,开发婚俗体验馆、婚礼旅拍等
项目,打造网红爱情打卡地,叫响“牛郎织女、夏养**、
太行山水”**品牌。全县 176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
到15 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 10 万元。
实施“乡风文明提优”工程,做靓人居环境整治文章
各乡镇在216 个基础网格的基础上,细化微网格 1734 个,
确定党员中心户2638 个,配备网格长176 名、网格员 216
名、网格辅助员 128 名、微网格员 1734 名,构建“乡镇党
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用
好网格员、网格辅助员、社会志愿者、公益岗人员4支队伍,
定人定岗、定域定责,日常保洁、清运管理,实现人居环
境整治全覆盖、无盲区。把村规民约作为推进乡村民主管
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依法治村的核心举措,健全完善
“一约四会”,推广党员干部“红十条”、村民管理“红
十条”,创评十星级文明户 8295 户,开设道德讲堂,引导
村民向上向善,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实施“基层治理提效”工程,做实和美乡村幸福文章
升级社会治理调度平台,落实“平台听哨-分流指派-职能处
置-办结反馈-核查结案-打分考核”机制,开展平安乡村和清
廉村居建设;充分发挥 22 名专职人民调解员、96 名专职执
法人员、49 名辅助人员的作用,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
对4766 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党员示范户 2456 户、党
员责任区1889 个;595 个县、乡党代表包联604 个微网格
和12149 户群众,开展“入网格、听民声、解民忧”活动
1314 次,解决群众诉求 2234 件。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力度,推进 15 个省级、3个市级“听
民意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真正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
的民生实事好事。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
实现新发展。**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率先领跑的昂扬姿态、大胆创新的勇气魄力、善作善成
的能力本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用活经验、铆足干劲
高效落实,让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幸福**”广袤大地
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
画卷。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全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县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线,紧扣“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六美四宜’行动”安排部署,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大行动”为抓手,创新推进“3×3”工作模式,强阵地、旺产业、兴人才、优治理,以高质量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坚持“三级联动”聚合成力,激扬组织优势 县委将“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六美四宜’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县乡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形成权责分解落实、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矩阵,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 县委把...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