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上的交流发言:与民心共振+与民情共鸣
2024-12-03
999+
48.93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上的交流发言:与民
心共振与民情共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贴心人”。如何做到与群众
“心贴心”,首要前提是准确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利益
诉求,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其“共情”
进而产生“共鸣”,如此才能更好融入群众,开展好群众
工作。
共情共鸣须调研先行。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这一重要论断经过实践的反复
印证,已经成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的思想指南和行动
遵循。调查研究既是基本功,也是大学问。一些党员干部
不重视调研,也不善于调研,工作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融不进基层、贴不进群众,以为通过各类统计报表就能对
基层情况了然于胸,就是掌握了民情,殊不知是“只知其
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党员干部自己心里要有本
“民情账”,经常到群众家里坐一坐,要现场看、当面听
直接问,了解群众最客观、最真实的生活情况。群众家的
门槛踏得多了,与群众的心就靠得近了。只有与群众零距
离、面对面沟通交流,唠起家常嗑,群众才能给你掏心窝
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共情共鸣须厚植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
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宗旨”。与群众的感情是“处”出来的,心中没有群众,
就会对群众漠不关心;发自内心关心群众,对群众的感情
就会与日俱增。现在,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不问民生
有的纸上谈兵,不熟民情。归根结底是与群众感情淡了。
为民情怀,不是空言空语,而是要植根于干部的内心,体
现于干部的言行,更要与人民相处时用心用情,矢志不渝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以人民为师,与
群众打成一片,经常下基层、走村串巷,把工作重心和关
注焦点放到田间地头、放到群众的家长里短上来。把群众
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带着感情带着热情带着真诚与群众相
处,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
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时刻检视自己,着力使各项工作
符合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认可。
共情共鸣须笃行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
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基层一线是干事创业
的广阔舞台,为政之功过得失,更是常在百姓的街谈巷议
之中。干部要深入一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基层工
作中积累能量、锤炼本领、增长才干。要注意时刻把群众
的事情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以“忠诚”为底色,以“民
心”为己心,以“实干”为信条,群众的事即使再小,也
要满怀热情认真对待、精益求精、俯身躬行、用心落实;
即便再难,也要想方设法去解决、不负重托高标准完成。
时刻胸怀“心中为念家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为民情
怀,肩负起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使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相互契合,切实把群众
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有成色。
共情共鸣须创新工作方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群众的需求和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过去的
工作方式或许能解决一时之需,但在新形势下,若一成不
变则会陷入被动。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技术
新思维,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手段拓宽了解民
意的渠道。例如,通过网络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建
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反馈机制。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要敢
于突破传统,探索新的路径和模式。面对一些长期困扰群
众的疑难问题,不能局限于固有思路,要大胆创新,结合
实际情况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后推广。
共情共鸣须注重长效机制建设。为民服务不是一时之
功,不是完成几个项目、解决几个问题就万事大吉,而要
建立起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一方面,要完善民意收集、
处理和反馈的长效流程,确保群众的声音能及时被听到、
问题能得到妥善处理,处理结果能有效反馈。另一方面,
对于涉及民生的重点领域,如教育、医疗、就业等,要形
成常态化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项目
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优化,让服务
群众的各项工作都能在稳定、科学的机制下持续推进,保
障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不断巩固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共情共鸣须强化协同合作。很多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
往往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能够独立
完成的。党员干部要树立全局意识和协同思维,加强部门
之间、地区之间的协作配合。在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民
生问题时,各相关方要打破壁垒,信息共享、资源整合。
比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涉及城乡规划
交通、产业发展等多个部门的协同作战,还要与周边地区
在资源互补、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只有形成合力,
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更高效地解决
群众面临的复杂问题,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目标。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机关全体干部大会上的交流发言:与民心共振与民情共鸣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贴心人”。如何做到与群众“心贴心”,首要前提是准确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利益诉求,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其“共情”进而产生“共鸣”,如此才能更好融入群众,开展好群众工作。共情共鸣须调研先行。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这一重要论断经过实践的反复印证,已经成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调查研究既是基本功,也是大学问。一些党员干部不重视调研,也不善于调研,工作浮在表面、流于形式,融不进基层、贴不进群众,以为...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