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院建院11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2024-12-03
999+
16.89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文学院建院 110 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2024 年11 月3日)
亲爱的系友们、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
的谈哲敏校长、陈云松副书记,索文斌副校长,大家上午
好!
记得 20 年前的金秋时节,我们曾欢聚在古色古香的北园礼
堂,莫砺锋老师深情回顾了中文系 90 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我也清晰地记得,十年前的秋日,我们就在这里,迎来了
文学院的百年庆典。徐兴无老师展示了文学院师生所取得
的一系列可喜可贺的成就。时光飞逝,今天,我们又迎来
了文学院百十年的生日。似乎,又到了该回望什么,总结
什么,思考什么,展望什么的时刻。我想,在这个时刻,
最值得我们去做的,是在回望我们所走过的 110 年历程时,
思考一下,这个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究竟依靠的是一种什
么样的内在的精神;作为中文人,我们该坚守什么,追求
什么;展望中国语言文学这个古老的学科的未来,我们又
应该做些什么。
文学院是南京大学这所综合型大学人文学科中的一支重要
力量,承蒙历史的眷顾,在其 110 年的沧桑历史中,从未离
开过这片故土。经历了 1952 年的院系调整,文学院是南京
大学文科中没有丝毫中断的极少数院系之一。这对于学科
的持续发展,自然大有裨益。语文是一门古老的人文学科
语文学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发展、兴盛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文人的职责就是努力地坚守民族语文学的悠久传统,以
开阔的视野,在世界文化、文明交流与碰撞中汲取新的文
化元素,让民族语文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民族的振兴,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为世界文明的进程做
出我们这个民族应有的一份贡献。语文学的意义,就是在
民族语言、文学、艺术和文化的诠释中彰显民族精神的精
髓,探寻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建构奉
献我们民族的独特智慧。这应当是所有中文人的使命。回
望110 年的历程,我们所有的困惑、疑虑、焦虑、振奋和欣
慰,都是源自对这一使命的遵循。学衡派先贤们以他们独
特的眼光参与到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构建当中,
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复杂、多元的历史意义建构中的一支
不可忽视的力量;上世纪70 年代末,在国家拨乱反正、改
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在程千帆、陈白尘、陈瘦竹、张月超
周勋初、叶子铭等先生的引领下,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了
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段,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学科建设
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这些成绩,离不开南京大学党
政领导和学校各个部门、各兄弟院系的支持。在此,我谨
代表文学院,向学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表达诚挚的谢意
感谢谈哲敏校长对文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鼎力支持,感谢
陈云松副书记对文学院学科发展的细致关心。
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环境里,中文学科面临
着诸多的挑战。这个学科要想生存下去,不得不在人才培
养、教师梯队建设、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迎接这些挑战,
必须在诸如教学评估、学科点评估、教学成果奖申报、科
研成果奖申报、重大项目申报等诸多方面有所斩获,以期
获取必要的资源。虽然经过我们文学院全体师生的努力,
我们在这些方面的确有一些收获,从上世纪70 年代末伊始
从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立,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一级学
科博士点的建设,到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及教育
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设立,南京大学几代中文人历
尽艰辛,艰难地走过了这段发展历程。但是我们深知,所
有这些,仅仅是文学院获得学科发展所必须的必要资源的
一种手段。中文学科内在生命力的延续,靠的是中文人对
学科传统的继承。然而,文化传统的继承是艰难的,绝不
是埋在浩如烟海的古往文献中,皓首穷经就能做到的。传
统文化的生命力,只有在我们中文人以自由的精神、独立
的思想,思考当下我们所面临的精神困顿,以批判与反思
的眼光,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进程联系在一起,方能使
悠久的民族文化中的精髓真正得到传承与发展。这,应当
是我们全体中文人的使命。天下中文是一家。南京大学文
学院对中文学科发展所做出的一点点贡献,离不开众多兄
弟院校中文院系同仁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关心与提携。我
们理应彼此展开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中文学科的
发展。
回望 110 年的艰难历程,我们会感慨先贤们筚路蓝缕,以启
山林的功业,会感叹在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诱惑繁杂的
时代,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会变得异常困难,会情不自禁
地怀念上世纪80—90 年代单纯地读书、思考、写作的那段
虽清苦,但亦很快乐的清纯时光。维系中文学科生生不息
的发展的并不是获得的那些项目和奖项,而是全体师生心
中保存着的对学术的敬畏,对真理的渴求和对精神自由的
向往。学科的这种活力不仅仅存在于文学院老师们独立的
学术与思想探索中,同时也存在于同学们在研讨课上、读
书会上活跃的思考、跨越边界的大胆探索中,存在于同学
们在论文写作中所展现出来的思想的火花中,存在于黑匣
子剧场里同学们那毫无羁绊的充满着天才闪光和青春热情
的艺术畅想中。正是你们不断迸发出来的创造力,一直激
励着老师们保持鲜活的学术探索热情。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是希望,当今天也被写进历史时,我
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也能够成为文学院发展史中值得回顾
的一页。这是我们文学院全体师生的责任。最后,请允许
我代表文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各届系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希望你们常回家,常相聚!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文学院建院11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2024年11月3日)亲爱的系友们、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谈哲敏校长、陈云松副书记,索文斌副校长,大家上午好!记得20年前的金秋时节,我们曾欢聚在古色古香的北园礼堂,莫砺锋老师深情回顾了中文系90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我也清晰地记得,十年前的秋日,我们就在这里,迎来了文学院的百年庆典。徐兴无老师展示了文学院师生所取得的一系列可喜可贺的成就。时光飞逝,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文学院百十年的生日。似乎,又到了该回望什么,总结什么,思考什么,展望什么的时刻。我想,在这个时刻,最值得我们去做的,是在回望我们所走过的110年历程时,思考一下,这个学科得以持续发展...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