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追求更有意义的学习
2024-12-03
999+
17.13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追求更
有意义的学习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发近两年,经过课程专
家、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共同研究、实践和探索,语文
学科的育人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核心素养导向的语
文课程目标深入人心,以中华优秀文化载体和语文学习任
务为主体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得到广泛认同,以落实语文
要素为主线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精彩纷呈。
但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理念上和操作上的误
区。譬如,盲目追逐概念之新,过分强调单元之大,片面
追求情境之奇……等等。这些实践误区,不仅无助于解决语
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浅表化、碎片化、随意化问题,反而在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概念化、抽象化、形式化等新问题。要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论工作者继续在学理层面进行的梳
理和澄清,更需要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结合具体的课例开展
研究,在实践中阐释和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和新要求。
本人认为,这次基于“双新”(即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
准)的课程改革,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追求更有意义的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课
堂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本人提出三点建议:
一、研究设计指向课程育人的核心问题。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
不够,缺乏学情研究意识,以知识教学为中心,学习内容
浅表性和碎片化。语文课堂上最典型的表现是环节过多、
提问琐碎、一问一答到底。教师追求的快速、平稳、顺利
的课堂样态,与学生缓慢、多样、复杂的学习历程之间,
存在巨大的落差。学科教学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
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如何做事”。因此,新课
标期望教师要自觉地从“学科教学”升级到“学科育人”
的高度上来,把自己的角色从“学科知识代言人”升级为
“学科育人的探索者”。课堂上要用有意义的核心问题推
动学习,追求学习内容与学生生命处境的有机联系,追求
学生思维的萌发和想象的丰富,让每个学生深度卷入学习
在学习中感受意义感和效能感,获得精神的提升和审美的
愉悦。
二、研究设计指向语用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
当前语文教学的第二个问题是不恰当使用“大概念”和
“大任务”,造成学生的虚假学习和概念化学习。
具体表现为,把具有丰富联系、生动鲜活的语文学习压缩
成传递知识、传授应试技巧的过程,课文主旨理解标签化
离开课文内容“为方法而教方法”,用抽象的语文概念和
学习策略替代生动具体的语言浸润与体验……
新课标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学习既不是知识驱动,也不是大概念驱动,而是语用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丰富多样的语
言实践活动,语用能力在语言实践中提高,核心素养在完
成学习任务中养成。
设计科学、可行、有价值的语文学习任务及学习活动流程
让学生经历真实完整的学习历程,是新时期语文老师最重
要的基本功。语言实践活动的情境,分生活情境和文本情
境。一般情况下,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注重生活情境,阅
读课更依靠课文本身的情境。阅读教学要重视在具体文本
情境中,在阅读目标和任务的驱动中,开展识字与写字、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言实践活动。
要引导学生在积累一定的感性语言经验的基础上,领悟语
言运用的规律,实现知识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自我建构。
三、研究设计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评价。
新课标高度重视评价改革,制定了四个学段的学业质量标
准,丰富了评价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把学业评价分为过程
性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大类。过程性评价又分课堂教学
评价、作业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课堂评价是过程性评价重
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指出,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学
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
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进步。
爱因斯坦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
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大脑学会思考。”语文课堂评价要从
重视学习结果、重视正确答案,转到重视学习过程、重视
课堂表现。教师要走出自我中心,打破追求“标准答案”
的惯性思维,建立以倾听关系为基础的平等开放的课堂生
态,创设心理安全的课堂氛围,采用开放性评价标准和多
种评价方式,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从“主要提问者”转为“倾听示范者”,倾听每一
个学生的发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质
疑问难、异想天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
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教学的可能性,激
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促进有意义深度学习的发生。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而人的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党的XX 大报告指出,到 2035 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什么叫实质性进展?从群体角度,每一个人的才能都得到
极大丰富,每一个公民的精神世界充盈丰沛。从个体角度
我们必须把下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
奋斗、会创新”的时代新人。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奠基性学科,天然地承担着培
育时代新人的重任。小语会是汇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家
的学术团体,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
持续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观摩、新教材培
训等学术活动,宣传、落实新课标新理念,指导一线教师
用好统编语文教材,追求更有意义的语文教学新样态,培
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追求更有意义的学习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发近两年,经过课程专家、教研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共同研究、实践和探索,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课程目标深入人心,以中华优秀文化载体和语文学习任务为主体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得到广泛认同,以落实语文要素为主线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精彩纷呈。但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理念上和操作上的误区。譬如,盲目追逐概念之新,过分强调单元之大,片面追求情境之奇……等等。这些实践误区,不仅无助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浅表化、碎片化、随意化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概念化、抽象化、形式化等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