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百年系庆大会上的致辞
2024-12-03
999+
16.21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百年系庆大会上的致辞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2024 年11 月10 日)
尊敬的谢湜副校长、彭玉平主任,尊敬的黄天骥教授。各
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在场的所有来宾:
上午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代表兄弟学校的同学科院系,代表我
本人所在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为中山
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送上诚挚的祝贺!
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百年
历程,瞻仰了曾在这里执教的名家大师,以及他们对中文
学术的巨大贡献。百年来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从我们的
母语、国文之学出发,相比于其他学科,我以为是更快地
走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学科学术体系,在这个学术空
间里,逝去的先贤已经可以说是满天星斗,而中山大学中
文系的先贤就构成这满天星斗的灿烂一角,他们留下的功
绩是我们永恒的财富。所以借参加庆典的机会,来到这里
首先要向先贤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其次,请容我对这里的长辈老师们道一声问候。你们长年
努力建设起这个学科,为学界树立了一个标杆。我平常出
门不多,所以结识的老师很有限,但也曾在某些场合能够
一接清光。比如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受章培恒、王水照
先生的派遣,在复旦大学迎接过黄天骥先生。记得那时候
我的同门师兄张海鸥教授正在联系到中山大学任职,几位
先生就谈到办理手续的事,因为海鸥兄此前有个工作单位
可能涉及调动,办理手续比较复杂一点,然后黄先生指着
我说:像小朱这样一直读书,从未工作过的,办起来就会
更方便了。——我那时候比较笨,没有就势缠住黄先生要
求落实,不然还是有可能早就成为这里的一员。不知道黄
先生是否还记得此事?长辈的好意一直令我心存感激。祝
黄先生和在座的长辈们都健康长寿!
再次,是对我的朋友们,这里的同辈学人,要表达感谢之
情。无论在学问上,还是学科事务上,像吴承学、彭玉平
几位学长,都曾给我,以及我所在的学科,提供了许多帮
助。以至于我差不多有了个思维定势,碰到什么事需要校
外专家给力的时候,总是首先会想到他们两位。今天当然
不适合讲些私人的情谊,但中山大学中文学科凭藉其实力
和影响,凭藉其在重要学术领域的独特优势,对我们中文
学科全国的这个学术共同体,都有着引领其前行,促进其
完善的作用,所以我相信,在长年的交往中,怀有感谢之
情的人肯定不止是我。
再次,这里还有比我们更年轻的后辈学人,我也要对你们
说一声加油。谈及目前青年学人的生存环境,经常看到的
是“卷”和“躺平”这两个词,似乎在这两端之间被撕扯
就是不可抗拒的现实。但仅凭我有限的交往,也已经接触
到此地的好几位后起之秀,真正学有所长,令我充满期望
所以我说要加油,绝不是鼓励诸位拼命去“卷”,而是在
相信学术是天下之公器的前提下,坚持发挥每个人自己的
所长,那么个人的学术道路一定能走通。我最近参加学习
比较多,主要是学习如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
知识体系”。我想一个国家拥有自主的知识体系,那应该
也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知识人都能拥有自主的学术道路、学
术人生。
最后,还要对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所有学生道一声恭喜。能
够在这个美丽的校园,在传统绵长、根脉雄壮的学科,在
学有所长、业有所精的老师们指导下学习,是人生之幸。
其实我本人也曾推荐过学生到这里深造,也曾有机会接受
这里的优秀毕业生跟我攻读研究生学位。我此番前来并未
带有招生宣传的任务,只因我带过的那几位学生令我对这
里的人才培养质量充满了信心,所以难免想替他们召唤几
位学弟学妹。当然我距离退休大概不满十年,算起来这样
的机会已经不是太多。但我相信,凭你们的聪明才智,凭
中文系的培养质量,你们走出校门,一定会像今天在场的
许多校友一样,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从而有所作为。
总之,祝愿今天参加百年庆典的所有人,皆大欢喜。
谢谢大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百年系庆大会上的致辞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2024年11月10日)尊敬的谢湜副校长、彭玉平主任,尊敬的黄天骥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在场的所有来宾: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代表兄弟学校的同学科院系,代表我本人所在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为中山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送上诚挚的祝贺!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一起回顾了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百年历程,瞻仰了曾在这里执教的名家大师,以及他们对中文学术的巨大贡献。百年来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从我们的母语、国文之学出发,相比于其他学科,我以为是更快地走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学科学术体系,在这个学术空间里,逝去的先贤已经可以说是满天星斗,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