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2024-12-03
999+
16.3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建引领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
况汇报
市委“两新”工委聚焦政治建设,立足党组织引领,强化
先锋堡垒作用,持续壮大非公企业,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
质量跨越。
一、凝神聚力,共谱同心乐章。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系
统谋划,精确施策,为党组织提供施展舞台,切实将高质
量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实施“旗帜领
航”计划,推动非公企业将“党建入章”,把党组织的设
置、职能职责等纳入企业章程,建立党组织书记或党员代
表出席重大会议制度,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重大改革
方案及生产经营事务的决策。计划实施以来,已成功助推
市40 家非公企业完成党建入章。开展“我和员工拉家常”
专项活动,鼓励企业常态化组织党员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
形成“听意见—议建议—决策研究—实施配合”的良性循
环,把党的政治优势贯彻到企业管理中,推动从“单兵突
破”到“全员参与”的转变。截至目前,共征集员工作建
议50 条,全部被企业纳入采纳。实施“党群共建促同心”
行动,坚持党建引领群团建设,通过“联建、联动、联
创”的模式,协助非公企业成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
团组织 100 个,实现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同规划、同部署、
同推进,确保党的工作和群团建设无死角、全覆盖。
二、用精心育才,促动双向融合。市牢牢树立党建融入人
才发展的理念,创新构建党组织引领下的人才培养机制,
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民营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智力支持。1.细化“双向进
入、交叉任职”机制,以“骨干为党员、党员成骨干”为
目标,推进“双向培养”。始终把“行业集中、企业急需
党员典范”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逐步壮大非公企业
的高素质党员和骨干人才队伍。截止目前,已培养出 170 名
党员业务骨干晋升为企业管理层,其中 110 名成为高层骨干。
2.深化“两亮一比四服务”活动。常态化实施“亮身份挂党
徽”“创建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模式,推动非
公企业设立党员示范岗160 个、党员责任区80 个、评选党
员示范店25 个,营造“关键岗位见党员、急难任务冲党员
创新改革有党员”的良好局面,引导党员在生产、技术革
新等领域争当先锋。3.打造非公企业“红色充电站”,依托
“红色驿站”和“暖蜂驿站”等阵地,探索设立企业“红
色充电站”。以车间、项目、班组为单位,灵活开展形式
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工前讲半小时”“班组小课堂”,
实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坚持“季度有主题、月度有实
践”,组织非公企业党员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班,包括“两
企三新”党龄逢十培训、行业党组织书记培训和企业党务
工作者培训等。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 45 场培训活动,培
训企业党员和专业技术人才 850 余人次。
三、协力兴业,推动共振共赢。市全力推进非公企业“三
联三创”行动,将抓基层、固根本作为基础工程,以高质
量党建引领非公企业的高水平发展。1.“组织联建”激发创
先动力。我们深化“行业+党委”拓展模式,在“两企三
新”重点领域试点推行,先后成立了包括茶业、旅游、社
会组织、电商(直播)、交通物流等在内的7个特色行业党
委。其中,市电商(直播)行业党委更是全省首家,为产
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党建力量,将党建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
的内在动力。2.“校企联建”引领技术创新。我们坚持“校
企合作”联建模式,搭建校企党建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产
学研创新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训就业等
方面开展综合合作,促进校企共赢发展。目前,已有 35 家
企业党组织与武夷学院及职业学院等高校达成共建关系,
采用“专业对接专业、课堂连接车间”的双向培养模式,
每年为本地产业输送约 220 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3.“村企
联建”助推产业创优。鼓励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
深入开展“国企联村、民企带村”行动,精准选派 120 名企
业助推员参与村级帮扶活动,将村企共建触角延伸至乡村
振兴一线。通过结合企业的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各村理清
发展思路、补足发展短板、优化产业结构,自行动开展以
来,成功培育了10 个集体经济新增长点,推动共享茶厂、
研学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实现了2023 年全市 115 个村集
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2 万元的目标。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
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建引领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市委“两新”工委聚焦政治建设,立足党组织引领,强化先锋堡垒作用,持续壮大非公企业,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一、凝神聚力,共谱同心乐章。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系统谋划,精确施策,为党组织提供施展舞台,切实将高质量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实施“旗帜领航”计划,推动非公企业将“党建入章”,把党组织的设置、职能职责等纳入企业章程,建立党组织书记或党员代表出席重大会议制度,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重大改革方案及生产经营事务的决策。计划实施以来,已成功助推市40家非公企业完成党建入章。开展“我和员工拉家常”专项活动,鼓励企业常态化组织党员职工进行面对面交...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