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情况汇报
2024-12-03
999+
39.35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三农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
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将增强低收入群众内
生发展动力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稳
定就业、拓宽渠道、增强动能,结合“四大行动”努力实
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进一步激发了脱贫群众
和低收入人口的发展潜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巩固产业根基,提升收入水平。因地制宜精准规
划产业。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特别是特色产业,出台
《2023 年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方案》。鼓励有劳动能力、
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及其他低收入户,
积极参与 X苹果、X红牛、露地蔬菜、马铃薯和饲用玉米
等项目,总计投入产业发展奖补资金 XX 万元,以全面产业
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提升技能细化产业。推动乡村工
匠技艺传承,全面摸底并建立县级工匠数据库,挖掘和壮
大乡村工匠队伍,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1000 名,重点
培育“乡村工匠”500 名,并评选出 10 名省级和 100 名县
级乡村工匠。设立艺术大师工作室、非遗工坊及大师工作
室,带动就业创业 3000 人。多元化发展壮大产业。突出农
业产业结构优化,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开拓“庭院经济”
新模式,大力发展以休闲采摘、康养度假、观光体验为核
心的“庭院农家乐”,引导农户整合周边资源,发展蔬菜
瓜果及畜禽为主的“微果园”“微菜园”,覆盖土地2000
亩,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显著提升乡村环境美观度。
二、拓宽就业创业,增添收入途径。车间吸纳助力就
业。结合全县产业特色,推动乡镇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申请
设立乡村就业工厂,增强乡村就业工厂的造血功能,发挥
车间的吸纳作用,扩大规模,为脱贫人口提供稳定且优质
的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共有100 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工
厂)吸纳就业 5000 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占3000 人。公益岗
位安置就业。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县定、乡
聘乡管、村用”机制,确保特殊群体在就业和生活质量改
善上实现双赢,全县累计开发公益岗位达 6000 个。培训引
导实现就业。发挥“X”劳务品牌效应,每年组织超过1000
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开展“X果农”等培训,辐
射带动 10 万果业人员就业,直接带动 5万人嵌入苹果产业
链,实现家门口就业。健全用工对接机制,举办“春风行
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今年全县输转脱贫劳动力 3万
人。
三、深化金融支持,激发增收活力。强化信贷保障。
深入推进“产业+金融”模式,设立 XX 万元风险补偿金,
2023 年新增发放“富民贷”金额达 XX 万元,贷款余额累
计达到X亿元。组建10 个乡镇农商惠农专班,今年新发放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XX 亿元,贷款余额达 X亿元,切实缓
解了产业发展资金瓶颈。同时,健全贷后监管机制,实时
跟踪贷后使用,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小额信贷帮扶取得实
效。推动资金保障。大力推行“政企银保+农户”X红牛产
业发展模式,投入 XX 万元补贴资金,撬动银行为养殖户
(企业)发放贴息贷款 150 笔,共计XX 万元,新增养牛
8000 头以上,不仅加快了产业扩群增量、延链补链,也为
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群众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优化保
险 服 务。创新“防 返 贫 ” 保险机制,为全县 1.5 万 户
(次)5万人(次)“三类户”免费提供“防返贫”保险,
总计理赔因病、因学、因灾和因意外事故等300 起案件,赔
付总额达到XX 万元,赔付率达到95%,有效发挥了防止
返贫的作用。同时,持续探索“保险+期货”模式,连续
五年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累计投入 X亿元,为 3
万户(次)果农和 1000 家(次)企业投保苹果期货价格保
险,共 涉 及10 万亩, 总 计 赔 付 XX 亿元 , 赔 付 率 达 到
90%。
四、联动农民致富,增强增收信心。利益捆绑“联”
农。制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实施细则》,建立包括
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五种利益联结方式,组织农户嵌入
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按照巩固、升级、盘活
重塑“四个一批”方式,统筹推进帮扶产业提档升级,使
脱贫及低收入人口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确保收入稳定
增长。集体经济“促”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大清查管
理大提升收入大提高”行动和“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破
十’攻坚战”,通过强化党建、发挥头雁效应、优化利益
联结等措施,依托全县 30 个光伏帮扶电站收益XX 万元,
稳定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 3000 人,激发低收入群众积极性。
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XX 万元,村均收入稳定在XX
万元。经营主体“带”农。规范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全县
累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00 家,创建省级示范社 50 个,
培育示范性家庭农场200 个,新增 300 个家庭农场。拓展
“土地流转收入+营销收入+劳务收入+入股分红”多元
增收方式,积极推广“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
+基地+农户”模式,推动全县脱贫人口 2023 年经营性收
入人均增长XX 元。
摘要:
展开>>
收起<<
三农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将增强低收入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稳定就业、拓宽渠道、增强动能,结合“四大行动”努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进一步激发了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的发展潜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巩固产业根基,提升收入水平。因地制宜精准规划产业。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特别是特色产业,出台《2023年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方案》。鼓励有劳动能力、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及其他低收入户,积极参与X苹果、X红牛、露地蔬菜、马铃薯和饲用玉米等项目,总计投入产业发展奖补资金XX万元...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