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2024-12-03
999+
18.16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xx 卫生健康委员会紧紧围绕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连续开展多轮次医疗服务提升行动,陆续出台了改善医疗
服务措施 70 条、缓解群众看病难措施 25 条,以及智慧服务
创新举措 15 条等政策,有效解决了七大类 300 个具体问题,
群众就医体验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高。今年以来,市
卫健委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内积极开展“xxx”活动,巩固预
住院、共享厨房、“五卡合一”等既有服务,推广“xxx”行
动、虚拟病房、信用评级就医、全院一体化床位等创新举
措,努力探索“小切口”守护群众“大健康”的全新路径。
一、战略改革,稳步推进
组建改革任务清单。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优
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公共卫生
应急体系等方面,突出群众关切、可操作性强、成效显著
的十个重点领域,形成 52 项基层首创“微改革”任务清单
揭榜挂帅,层层推进。市级医疗机构、各县级卫健部门及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深入参与“揭榜挂帅”活动,通
过“选单”和“派单”方法,认领改革任务超过 170 项。实
施清单化管理。细化改革任务,明确具体目标,列出实施
时间表和详细路线图,建立任务、措施、推进、责任“四
清单”,实施台账化管理,确保实现工作闭环。
二、优化流程,提升服务
深化智数统一服务。创建“系统、数据、服务”三统一的
新型医院,实现超声、CT、磁共振等多项检查预约服务;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三级公立医院和 85%二
级公立医院实现床旁入院及结算服务;实现检验检查结果
跨机构调阅互认,医联体、医共体间开展远程医疗共享服
务,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便利度。强化“一站式”服务。
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多卡
互通”模式,方便群众高效办理事务;率先工作“中医药
+”模式,全市 40 家县级以上医院推广 35 项中医适宜技术,
制定 15 项中医治未病方案;实行“多日挂号有效”模式,
35%二级公立医院实现三日内复诊免挂号,市人民医院创
新一周内挂号有效服务,为就医群众节省时间和费用。增
强“居家式”服务体验。三级公立医院设立“无陪护”病
房,开展日间手术服务;招募志愿者,为特殊人群提供
“代购、代办、代寄、代检”服务;推广“共享厨房”,
配置齐全厨具,便利患者就医生活;多措并举破解停车难
题,全市新增停车位2000 余个。
三、提升患者就医大环境
开展破壁协同诊疗行动。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科室间的专
业壁垒,促进多学科协同诊疗,真正实现“患者静候,医
师奔波”,让患者无需转科便能享受到其他专科的精细治
疗。以市人民医院为例,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和虚拟病房
针对糖尿病等疾病,自2020 年起已有1.2 万余名患者受益,
平均住院天数缩短 1.3 天,次均住院费用节省 700 元。推进
“全院一张床”改革。在市第三人民医院试点,确保医疗
安全的基础上,突破科室间床位限制,实施全院床位动态
管理,统筹调配资源,跨科室接收患者,为每位患者配备
“流动医生”和“专业护士”,有效缓解住院难题。强化
预住院服务。不断扩展并提升预住院服务质量,目前可报
销病种已增至270 种,实现患者、医院与医保三方受益。创
新信用就医模式。在东阿县人民医院试点,与多家金融机
构合作,逐步实现门诊信用支付,推动“无现金就医”理
念。增强志愿服务力量。加强“繁森药箱服务队”建设,
队伍扩大至120 支,服务站点增至42 个,累计义诊活动
600 余场次,健康讲座 400 余次,服务群众达17 万余人次。
四、推进医疗人才发展
完善医学人才教育机制。构建从院校、毕业后到继续教育
的全程培养体系,与本地高校加强合作,开展定向医学人
才培养项目,每年输送名高质量医学生。加大住培基地建
设力度,提高培训质量,确保住培结业率在%以上。针对
在职医护人员,推动分层分类继续教育,设置差异化课程
满足各岗位专业发展需求。搭建成长和创新平台。在市直
医疗机构设立科研创新平台,支持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申
报,近三年已资助××项科研重点项目。鼓励医护人员参加
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和学术指导,拓
展学术视野。建立人才激励制度,对在技术创新和科研成
果转化上表现优异的人才给予重奖,激励创新活力。优化
职业发展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合理安排工时,保证带薪
休假等福利。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和子女教育支持,解决
后顾之忧。全市开展“最美医护人员”评选,宣传先进事
迹,增强医护人员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认同,营造尊重医疗
人才的良好风尚。
五、增强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推进区域资源协同发展。加强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对县级及
基层医疗机构的对口支援,通过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等形
式,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市级三级甲等医院每年
定期派遣专家团队前往县级医院进行坐诊、查房、手术指
导及培训,年度派遣专家人数超过 150 人次。同时,积极利
用远程医疗技术,开展远程会诊和教学活动,提升基层医
疗服务标准。合理调配区域医疗设备资源,对高成本、低
使用率的大型设备实施集中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能。强
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投
入,改善设施条件,更新老旧设备,确保乡镇卫生院基本
诊疗设备和急救设施配备齐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
伍建设,通过招聘、定向培养等方式补充基层人才力量,
确保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推动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范业务用房
科室设置、人员配备,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专业化水平。推
动城乡医疗服务同质化。制定统一的城乡医疗服务标准,
包括在医疗质量管理、诊疗规范、护理服务等方面实现同
质化要求。开展城乡医疗机构结对共建活动,市级医院与
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帮扶对子,通过
传帮带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基层医疗
服务的监督评估,建立科学完备的考核评价体系,定期评
估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城乡医疗服务水平逐步趋同。
六、深化医疗质量全面监管
建立统筹监管体系。构建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
会参与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明确卫生健康、医保、市场
监管等部门在医疗质量监管中的具体职责和分工。加强医
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扩大专家资源,完善工作流程,已
成立 20 个专业质控中心,覆盖大部分临床主要学科,定期
对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检查、评估和指导。借助信息化手段
建立医疗质量动态监测平台,实时收集、分析质量数据。
强化质量监管手段。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的严管,严
厉打击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保障医疗市场
秩序。开展医疗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病历书
写、医疗技术应用、医院感染管理等领域进行检查,问题
限期整改。强化对医疗耗材和药品的质量监管,严格市场
准入标准,规范采购渠道,确保医疗用品安全可靠。建立
医疗质量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质量评价结果,接受
公众监督。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鼓励医疗机构建立内
部质量改进机制,定期开展自我评估,针对问题制定改进
措施并落实跟踪。组织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学互评活动,分
享优秀经验,共同提高质量标准。引入先进质量管理理念
和技术,如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优化医务流程,提高
整体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
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xx卫生健康委员会紧紧围绕提升群众就医体验,连续开展多轮次医疗服务提升行动,陆续出台了改善医疗服务措施70条、缓解群众看病难措施25条,以及智慧服务创新举措15条等政策,有效解决了七大类300个具体问题,群众就医体验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大幅提高。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内积极开展“xxx”活动,巩固预住院、共享厨房、“五卡合一”等既有服务,推广“xxx”行动、虚拟病房、信用评级就医、全院一体化床位等创新举措,努力探索“小切口”守护群众“大健康”的全新路径。一、战略改革,稳步推进组建改革任务清单。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