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三农工作情况经验汇报

2024-12-03 999+ 17.04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县三农工作情况经验汇报
近年来,我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贯
彻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将增强低收入群众内生
发展动力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稳定
就业、拓宽渠道、增强动能,结合“四大行动”努力实现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进一步激发了脱贫群众和
低收入人口的发展潜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巩固产业根基,提升收入水平。因地制宜精准规划
2023 年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方案》。鼓励有劳动能力
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及其他低收入户,
XX
等项目,总计投入产业发展奖补资金 3000 万元,以全面产
业发展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提升技能细化产业。推动乡村
工匠技艺传承,全面摸底并建立县级工匠数据库,挖掘和
壮大乡村工匠队伍,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1000 名,重
点培育“乡村工匠”500 名,并评选出 10 名省级和 100
名县级乡村工匠。设立艺术大师工作室、非遗工坊及大师
工作室,带动就业创业 3000 人。多元化发展壮大产业。
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开拓“庭院经
济”新模式,大力发展以休闲采摘、康养度假、观光体验
为核心的“庭院农家乐”,引导农户整合周边资源,发展
蔬菜、瓜果及畜禽为主的“微果园”“微菜园”,覆盖土
2000 亩,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显著提升乡村环境美观度。
二、拓宽就业创业,增添收入途径。车间吸纳助力就业
结合全县产业特色,推动乡镇业与农民合作社申请
乡村就业工,增强乡村就业工的造血能,发挥车间
作用,模,为脱贫人口
100 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
厂)吸纳5000 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000 人。公益
岗位安置就业。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实“县定、
、村用”就业和生活质量
改善上实现双赢,全县计开发公益岗位达 6000 培训
引导实现就业。X”品牌效应组织超
1000 业技术人参加线上培训,开展“X果农”等培
训,辐射10 万果业人就业直接带动 5万人入苹
行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年全县输转脱贫
劳动力 3万人。
三、深化金融支持,激发增收活力。强化信贷保障。
入推进“产业”模式,设立 5000
2023 年新增发“富民”金额达 8000 万元,贷款余额
2亿元。10 乡镇农商惠专班年新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3.5 亿贷款余额达 5亿
了产业发展资金。同时,管机制
跟踪贷后使用,及时发现额信贷帮扶取得
推动资金保障。大力推行“政企银保+农户”X红牛
产业发展模式,投入 2000 万元补资金,行为养
放贴息贷款 150 6000 万元,新增
养牛 8000 头以,不了产业群增延链
为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群众了坚实的资金
1.5
(次)5万人(次)三类户”免费提供防返贫”保险
300
额达1000 95
防止返贫的作用。同时,持续保险+期货”模式,
5亿
3(次)果农和 1000 (次)企
价格保险共涉10 万亩,总计赔付 1.2 亿赔付率达
90
四、联动农民致富,增强增收信心。利益捆绑“联”农
农带农》,建立包括吸纳
就业、入分红等结方式,
业、合作主体,按照巩固
”方式,提档升使
贫及低收入人口全产业收入稳定增
集体经济“促”农。开展“农村体资产大清查管理
”行动和“党建引
十’攻”,通过强化党建、发雁效应、优化利
结等施,依托全县 30 伏帮扶电站1200 万元
稳定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 3000 人,激发低收入群众积极
全县村体经济总收入6000 万元,村收入稳定
50 万元。经营主体“带”农规范提升农业经主体,全
500 50
,培育示范性家庭农200 ,新增 300 家庭农
拓展“土地转收入+营销劳务收入分红”
元增收方式,积极推广公司+龙
社+基农户”模式,推动全县脱贫人口 2023 年经
收入人3000 元。
摘要:

县三农工作情况经验汇报近年来,我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贯彻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始终将增强低收入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稳定就业、拓宽渠道、增强动能,结合“四大行动”努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进一步激发了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的发展潜力,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巩固产业根基,提升收入水平。因地制宜精准规划产业。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特别是特色产业,出台《2023年产业发展奖补项目实施方案》。鼓励有劳动能力、发展意愿和条件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及其他低收入户,积极参与X苹果、X红牛、露地蔬菜、马铃薯和饲用玉米等项目,总计投入产业发展奖补资金3...

展开>> 收起<<
县三农工作情况经验汇报.docx

共4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