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45.66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县委书记在 2024 年全市干部人才“组团
式”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干
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部署要求
聚焦“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总体目标,以
“系统思维、联动思维、发展思维、战略思维、同理思
维”谋篇布局,抓实抓好教育、医疗、科技干部人才“组
团式”帮扶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和人才支持。
以“系统思维”制定“组团式”帮扶目标。一是构建
“组团式”帮扶格局。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领
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组织部门牵头,职能
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体系,全链条压紧压实帮扶工作的主
体责任、第一责任和直接责任,动态掌握情况、分析研判
形势、协调解决问题。二是梳理“组团式”帮扶清单。聚
焦三个方面“十二个明显提升”目标任务,充分梳理短板
需求,列出帮扶需求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要
求,清单化落实推进。三是强化“组团式”人才培育。教
育方面,深化“青蓝工程”,受扶高中选派 300 余名教师
“走出去”“师带徒”结对 98 人,引进教育人才 93 人,其
中副高职称 5人、研究生 6人。受扶职校建立莞铜协作名班
主任“1+1”结对帮扶机制,培育改革创新型学科带头人 6人、
省职业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 3人、优秀企业导师 21 人。医
疗方面,注重“双向发力”,坚持“输血”与“造血”并
举,受扶医院将“师带徒”培养方式推广至全院副高级职
称及以上专家,结对 146 人,培养徒弟 73 名,选派 350 余
名医护骨干赴省内外三级医院跟班学习,建立 1个博士工作
站,引进学科带头人 3人。科技方面,聚焦“一主两辅”,
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布局,培育高素质农民 1579 人、致
富带头人 874 人。
以“联动思维”提升“组团式”帮扶成效。一是提升
教育帮扶成效。民族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较 2022 年增长
22.89%、一本上线率较 2022 年增长21.28%。县职校升学率
较2022 年增长16.34%,就业率达 91.46%。二是提升医疗
帮扶成效。建强急诊急救“五个中心”,建成重点专科省
级1个、市级 5个,在建重点专科省级 4个、市级 4个,申
报东西部协作资金 1180 万元用于受扶医院建设,引进新技
术新项目52 项,转诊率下降 31.58%,门诊人次同比增长
18.07%,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6.89%。三是提升科技帮扶成
效。55 名中央省市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式联系全县 12 个产业,
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7 项,领办创办协办企业、合作社
14 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78.2%,农产品加工转换率
较2022 年增长15.94%,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
98.29%。
以“发展思维”创新“组团式”帮扶机制。一是探索
“部镇联动”延伸“组团式”帮扶模式。以“组团式”帮
扶为契机,在国家、省市选派 55 名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
县级层面组建 16 个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并向乡镇(街
道)选派 81 名乡村振兴指导员,联合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扶持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二是推行“村村联
营”创新“组团式”帮扶平台。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布
局,科技特派员通过主题讲解、示范服务、农业技能技术
培训等,指导23 个乡镇(街道)“村村合股联营”集体经
济公司发展,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900 余人,技
术培训1万余人次,技术咨询 1200 余次,帮扶农户 800 余
户。截至目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 1.8 亿余元。“村村合
股联营”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和人民网第七届基层
党建创新典型案例。三是深化“党建联建”提升“组团
式”帮扶质效。以全省乌江流域党建联建共创工作为契机
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走廊、人才机制创新走廊等“一区
五走廊”党建品牌,向乌江流经的14 个乡镇(街道)选派
科技特派员 52 名,领衔推进农业产业项目70 余个,持续推
动乌江流域党建联建助推产业发展取得实效。
以“战略思维”建立“组团式”帮扶机制。一是制定
“战略方案”。围绕教育、医疗、科技三个方面“十二个
明显提升”,制定印发《x县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
实施方案》(沿委〔2023〕1号),教育、医疗、科技分别
细化20 项、38 项、13 项可量化、可评价、可操作的具体措
施。二是谋划“战略项目”。充分配套“组团式”帮扶项
目资金,2022 年以来,争取帮扶项目80 余个,资金 2亿余
元,用于受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受扶医院儿科重症监护
室、“五大中心”建设以及受扶产业发展。三是强化“战
略举措”。健全完善“组团式”帮扶人才管理机制,将帮
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县年度综合考核,作为受援单位领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依据,从严从细从
实确保帮扶人才高质量发挥作用。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
问、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帮扶情况以及存在困难问题
及时予以解决,切实推动“组团式”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落实见效。
以“同理思维”加强“组团式”帮扶保障。一是“点
对点”联系。建立县领导、受扶单位主要领导或班子成员
联系服务帮扶专家的“双联系”机制,实时跟踪服务,重
大节日期间对帮扶专家走访60 余人。二是“面对面”服务。
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对帮扶专家通报表扬,积极配合帮扶
专家职称晋升,向帮扶单位推荐正高级、副高级职称优先
评选3人,2名校长、院长获得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
帮扶专家人才提供“组团式”帮扶团队办公室集中办公。
三是“实打实”保障。严格落实绩效评估机制和差旅费报
销、探亲、休假等制度,发放各类补贴 150 万余元,组织开
展健康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联合县级媒体专门开设
援沿群英栏目,对帮扶专家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在县级及
以上媒体宣传 200 余篇。
摘要:
展开>>
收起<<
县委书记在2024年全市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部署要求聚焦“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总体目标,以“系统思维、联动思维、发展思维、战略思维、同理思维”谋篇布局,抓实抓好教育、医疗、科技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以“系统思维”制定“组团式”帮扶目标。一是构建“组团式”帮扶格局。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组织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体系,全链条...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