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推动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49.29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推动会上
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社区成立于 2003 年,是典型的新老结合型社区,面
临民意收集不及时、政策宣讲不到位、邻里纠纷难化解、
民生问题难解决等难点、痛点问题。**社区从具体问题入
手,坚持群众的事情“有处说、有回音、有人办”理念,
创新“党建红+法治蓝”居民说事坊工作法,推动社区矛盾
纠纷化解,提升基层矛盾调处能力,将各类矛盾问题化解
在社区。近三年来,累计解决居民维权、邻里矛盾、债务
纠纷等各类问题 3260 余件,化解率达 98%以上。
“楼院传声筒”听民声,老百姓的事有处说。一是党建
强引领。引领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栋长组建“党
建红”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 146 名,对辖区内居民诉求进
行收集、分析、处理、反馈;引领公益律师、退休法官、
法律明白人、法律志愿者组建“法治蓝”志愿服务队,现
有队员 96 名,为居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普法
宣传等服务。建立社区书记—包保干部—网格员—红蓝管
家四级架构,将党组织服务力量覆盖延伸到居民群众周边
使“党建红+法治蓝”居民说事坊真正成为宣讲基层政策、
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倾听群众呼声的精细化平
台。二是线上拓渠道。一个楼栋组建一个微信群,公示
“红管家”“法管家”联系方式,将“码上行动”说事二
维码张贴到每个楼栋单元入口显眼位置、发到微信群中,
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的烦心事、揪心事。三是线下
扩矩阵。在辖区内设置多个“居民说事坊”,班子成员、
社区干部、管家们定时定点到现场听、就地办;党员干部
法律明白人带头“串门子”“唠家常”,上门入户、走访
排查,着重排查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心理健康问题
等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做到民情掌握无空
档、风险隐患无遗漏。
“街巷小喇叭”讲政策,群众关心的事有回音。一是入
家门。红、蓝管家们深入到楼栋居民家中,用群众听得懂
记得住、易接受的语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惠民政策、安
全常识、法律知识等传递到每位群众的心头,让“大道
理”实现“贴地飞行”。针对群众诉求,现场讲解,答疑
解惑,面对矛盾问题,建立个性、共性标签式台账,点对
点分析问题症结。二是进阵地。在自建的法治园地、法治
长廊,“法管家”定期为居民讲解房屋漏水、财产继承、
高空坠物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和经典案例,
以法明理、以案释法,将法律服务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
让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居民更深入
的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社区居民的
法律素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三是抓“线上”。创新社
区“微播报”短视频,红蓝管家定期录制党建、法治、民
生、关爱 4大类微视频,剪辑整理后,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
发到居民手机上,向居民群众宣传国家政策、普及法律法
规,扩大宣传讲解覆盖面,解决“距离远、够不着”难题
使居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知晓社区民情要事,第一时间学
习政策文件、法律常识等。同时,居民有任何问题可以随
时在网格微信群内提问,网格员会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实
现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帮办小能手”帮您办,居民发愁的事有人办。一是红
蓝服务队增效能。对居民反映的事情及时登记、分类梳理
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办理,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当场
不能答复的问题,及时登记、梳理、归纳、汇总,上报社
区党委进行研判解决,累计开展志愿服务 1546 次,圆满解
决了屋顶漏雨、楼道堆物、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二是
“老法官”调解室化纠纷。充分发挥社区特色品牌“老法
官调解室”功能作用,对收集的疑难问题,通过社区“模
拟法庭”,利用退休老法官丰富经验从法律层面进行协调
解决,特别是居民与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现在通过
“模拟法庭”调处矛盾很快得到化解,极大提升了解决问
题的公信力和时效性,目前已完成各类矛盾调解 2600 余件。
三是“和事了”议事厅解难题。对于多数居民反映的燃气
道路、安全等民生问题,通过社区创新的“13579”议事机制
协商解决办理。吹好“协商议事哨”,实现“小事随时办
急事马上办、难事协商办”,使社区干部、红蓝管家、职
能部门与居民群众坐在一张桌上听民声、知民怨,以诚心
换真心,确保民生问题解决、矛盾纠纷化解“事事有着落
件件有回音”。
“社区大舞台”促和谐,居民的文化生活更精彩。一是
文艺演出展风采。定期组织社区文艺团队在社区广场举办
各类文艺演出,涵盖歌舞、小品、戏曲等多种形式。这些
演出节目大多由居民自编自演,充分展现了社区居民的才
艺与活力。在演出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
活,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
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二是文化培训提素养。开
设书法、绘画、摄影等文化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老师为居
民授课。无论是懵懂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
都能在这里得到专业的指导与提升。通过文化培训,居民
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还为社区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文化展览聚人心。举办各类文
化展览,如社区居民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展、摄影展等。这
些展览展示了居民们在文化学习与创作过程中的成果,吸
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观欣赏。在展览过程中,大家相互交
流学习,共同探讨文化艺术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
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使社区文化氛围愈发浓厚,成
为凝聚居民力量的强大纽带。
“便民服务站”暖人心,居民的日常需求有保障。一是
生活服务全方位。在便民服务站内设置多个服务窗口,提
供诸如水电维修、家政服务预约、快递代收代发等日常服
务项目。居民只需在服务站登记需求,工作人员便会及时
联系相关服务人员上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
活,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二是
医疗服务在身边。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与常用药品,邀请
社区医生定期坐诊,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体检服
务以及简单疾病的诊疗。同时,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向
居民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
识与自我保健能力,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医
疗服务,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三是就业服务促增收。
积极收集周边企业的招聘信息,建立就业信息库,并为居
民提供就业指导与培训服务。针对失业人员或有就业意向
的居民,根据其个人技能与特长,推荐合适的就业岗位,
帮助居民实现再就业或就业转型,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
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社区的稳定发展注入动力。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推动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社区成立于2003年,是典型的新老结合型社区,面临民意收集不及时、政策宣讲不到位、邻里纠纷难化解、民生问题难解决等难点、痛点问题。**社区从具体问题入手,坚持群众的事情“有处说、有回音、有人办”理念,创新“党建红+法治蓝”居民说事坊工作法,推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提升基层矛盾调处能力,将各类矛盾问题化解在社区。近三年来,累计解决居民维权、邻里矛盾、债务纠纷等各类问题3260余件,化解率达98%以上。“楼院传声筒”听民声,老百姓的事有处说。一是党建强引领。引领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楼栋长组建“党建红”志愿服务队,现有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