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03
999+
18.49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
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产
业振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塑形”;又要精神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
农村文化、农村治理和人的现代化,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
量“铸魂”。近年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我省时
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
线,全面加强农村地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
神力量。
思想引领筑牢乡村幸福根基。一是探索基层宣讲新模式。
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共**市委关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
入寻常百姓家”的实施意见》,聚焦党的创新理论谁来讲
在哪讲、讲什么、怎么讲,探索基层宣讲“队伍+阵地+内
容+手段”新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乡村落地生根。坚持
推进宣讲队伍专业化,全力打造“理论宣讲轻骑兵”,全
市组建 191 支基层百姓宣讲团等专业宣讲队伍,建立起
4000 多人的理论宣讲人才库,开展理论宣讲员培训 6000
余人次。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
学校“大思政课”相结合,在全市大中小学实施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文化思政、活动思政、实践思政“五环思政”
育人模式,全市创建 30 所示范学校和 8个驻保高校二级示
范学院,培养 48 名优秀教师,打造 48 个精品课程,推进
党的创新理论进教室、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三是坚持分
众化大众化宣讲。把理论课堂搬到群众生产生活现场,分
专题、分区域、分场合,用活场景体验,实现情景交融,
提高宣讲的渗透率、亲和力。组织开展“菜单式宣讲”,
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制度,注重互动体验,让群
众在春风化雨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2020 年以
来,全市累计开展“巡回式宣讲”“菜单式宣讲”等基层
宣讲活动 1.8 万余场次、受众190 万余人次。四是创新传
播方式和话语体系。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嵌入文化产品,
创作推出小品、情景剧、花灯歌舞、相声、快板、诗朗诵
三句半、顺口溜、音诗画等宣讲作品,让科学理论传播既
“有意义”又“有意思”。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就编排什么
节目的原则,全市创作《春到司莫拉》《启航新征程》
《人民领袖人民爱》《十唱共产党》《答应》《信仰的火
炬》等文艺宣讲作品600 余件,开展文艺宣讲 1.5 万余场
次。同时,实施理论宣传矩阵建设,在市级媒体开设“理
响**”“就是这个理”“理论探索”等理论栏目节目,在县
级打造“一县一品”融媒体理论宣讲品牌,推出产品 300
余期。
文明培育注入乡村幸福力量。一是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
风。在“一约四会”实现 955 个村社全覆盖的基础上,持
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和
鼓励村民委员会把红白喜事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推广文明
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改变订婚彩礼、婚庆大办等传统
观念,倡导时代新风。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
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乡风文明呈现新气
象。曲石镇下表院聚焦文化传承着力推动乡风文明等 2个
案例入选全省移风易俗典型案例,瓦窑镇横山村调动村民
主体作用激活村组治理新动能等2篇村规民约入选全省首
届“十佳村规民约”。二是榜样力量激荡文明新风。持续
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宣传选树活动,累
计选树全国道德模范(含提名奖)4人、**省道德模范(含
提名奖)31 人、**市道德模范(含提名奖)84 人;“中国
好人”18 人、“**好人”30 人、“**好人”46 人;“云
岭楷模”5人,纳入“时代楷模”重大先进典型管理2人;
“新时代**好少年”15 人,“新时代**好少年”60 人。制
定《**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管理实施办法》,将道德模范
纳入市委、市政府节日慰问范围,在全市唱响“好人好报
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三是立德树人传承文明新风。以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广泛开展“党旗引领我
成长”“善洲精神进校园”等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在
未成年人心中播下向上、向善、向美的种子。全市建成70
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加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
点建设,构建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市第十
一中学是一所专门针对隆阳(后含施甸县)辖区触法未成
年人进行强制集中教育矫治的专门学校。建校 6年来,先
后收治触法未成年人 698 人,现在校 97 人。未成年人再
犯 罪 率从 办 学前的73% 降 低 到6% ,矫治成 功 率达到
94%。昌宁县漭水镇中小学从2016 年开始尝试诗歌课,
用“诗歌”点亮孩子们的成长路。2023 年5月,“漭水小
诗人”登上央视《经典咏流传·正青春》节目。
文明实践擦亮乡村幸福底色。一是阵地建设标准化。制
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标准》,实
现5个县(市、区)、76 个乡镇(街道)、955 个村(社
区)三级设置“全覆盖”。腾冲市县级文明实践中心被列
为全国试点。联动文明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打造未成
年人心理辅导、咖啡文化、永子文化、全民阅读等文明实
践基地(点)30 余个,形成“15 分钟文明实践圈”。二是
队伍建设专业化。组建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1+8+N”文
明实践队伍 3705 支,注册志愿者44.99 万人,发起项目
3.2 万个,服务时长560.5 万小时。三是管理运行数据化。
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数据平台,实施“群众点单、中心
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闭环管理,实现中心、所
站一体化指挥,规范化管理。四是活动开展常态化。出台
《文明实践活动指南》,实现文明实践活动“一月一发布
一季度一通报”,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更新。五是实
践项目品牌化。打造“一所一特色、一站一品牌”实践项
目,定期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培育孵化“强支
书V宣讲”“乡村领读人”“艾玫妈妈亲子教育”等市级
精品项目 89 个、县级优秀项目 275 个,15 个项目在全省
比赛中获奖。
文明创建筑牢乡村精神堡垒。一是深化乡村文明创评。
围绕绿美乡村建设总目标,将文明创评作为推进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重要抓手,示范先行、梯
次推进、全面覆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扎
深根、结硕果。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文明乡镇占
比85.29%,文明村占比 86.71%。创建文明家庭489 户、
“十星级文明户”43137 户、文明校园421 所、最美家庭
245 户、绿色家庭110 户,以文明创建带动提升群众文明
素质、生活品质。二是推动城乡结对共建。以城乡结对共
建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文明行业
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成345 个共建对子,有力推动城乡文
明一体化发展。组织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
织等与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引导城乡资金、技
术、人才等要素合理配置、双向流动。三是立法立规促文
明创建。颁布实施《**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精神文明
建设迈上法治化轨道。制定出台《**市民公约》《文明
**20 条》等,创作播发各类文明公益广告,在潜移默化中
涵养文明乡风、培养淳朴民风。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产业振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塑形”;又要精神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农村治理和人的现代化,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铸魂”。近年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面加强农村地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思想引领筑牢乡...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