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促消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2024-12-03
999+
50.56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市促消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
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充分发挥外贸大市、制造大市优势,坚持
统筹城乡一体、内外贸一体、生活与服务一体、制造与贸
易一体,聚焦六个“+”,加快构建“市民促消费、企业促
销售、城乡旺人气、生产旺市场”消费新格局。2023 年,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5000 亿元,批发零售业商品
销售额达到 5.7 万亿元,大宗商品贸易额占全省比重达
40%。2024 年1—9 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1.4%,消费领域支撑性指标占 GDP 的比重逾 13%,消费
“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凸显。
“政策+活动”引领,形成消费促进新动力。市委、市
政府高度重视消费促进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市县
统筹+部门联动”专班工作机制,先后出台《关于完善促进
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方案》《关
于印发“双促双旺”促消费稳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
系列消费促进政策。2022 年以来,累计发放消费券超 35 亿
元,直接撬动消费近 620 亿元。市级“大商贸”专项政策基
本实现服务业领域全覆盖,2023 年“商旅文体展”联动发
力,共实施政策 35 项,安排使用资金 21 亿元,举办购物促
销、文艺演出、展览展会、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 600 场以上,
吸引客流逾 2000 万人次。今年初,出台《关于印发 2024 年
“双促双旺”再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启动 2024**购物
季活动,围绕餐饮消费、文旅消费、悦己消费、时尚消费
绿色消费等消费热点,体系化、排浪式举办车博会、食博
会等各类消费促进活动 1000 场次以上。举办 2024“味美**”
**美食餐饮消费欢乐季、**省加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站)等大型消费促进活动。今年“十一”期间,节日活动
纷呈、消费市场红火,全市主要商圈客流逾 670 万人次,较
去年同期增长 18.3%,银联累计交易额达 17.1 亿元。重点监
测50 家样本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逾 9亿元,其中家电销售
额9905.8 万元,同比增长 26.9%,化妆品销售额 2726.1 万
元,同比增长 21.9%。
“换旧+购新”加码,构筑消费市场新气象。制定《**
市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印发全市国三汽
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及家电和智能家居、电动自行
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放大新一轮政策效应,在
国家八大类家电基础上,结合产业特色和居民消费习惯,
品类应扩尽扩、主体应上尽上,新增家电和智能家居大品
类20 个和中品类 15 个,共计 1.5 万个产品型号被纳入补贴
范围,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换新需求。截至今年 9月底,全市
商务领域核销国家第一批超长期国债资金 9.7 亿元,去化率
100%,带动销售额 80.8 亿元。其中,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
更新发放补贴资金 3.9 亿元,带动汽车销售额逾 48 亿元,
家电和智能家居以旧换新发放补贴资金 5.8 亿元,带动销售
额逾 31 亿元。同时,抢抓新老政策衔接空档期,发放家电
专属券800 万元,核销783.6 万元,撬动消费 2亿元。统筹
市县两级财政资金发放 2亿元汽车消费券,新增新能源汽车
新车首次购买保险消费券,更好发挥汽车消费券撬动作用
当前,全市已形成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直接购新的
全链条补贴体系。截至今年 9月底,全市汽车购新消费券已
核销8800 万元,撬动汽车销售额 33.7 亿元。同时,市县联
动、政企联动、异业联动开展各类消费券发放活动,联合
美团开展“神券节”投入逾200 万元,联合银联投入逾300
万元,各地陆续发放餐饮、商超等各类消费券达 2550 万元,
掀起全域促消费热潮。
“线上+线下”齐飞,打造消费平台新场景。实施新一
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市基本形成“2个市级商圈+8
个区级商圈+15 个副区级商圈”的商业体系,涵盖95 个大
型零售商业网点、76 家商务领域专业市场、3条省级高品质
步行街和29 条市级以上步行街,其中**老外滩获评第三批
全国示范步行街。全市有购物中心 95 个,其中面积超过10
万平方米的有30 个,购物类店铺 11 万余家,餐饮类店铺 5
万余家,零售商业总规模约 1500 万平方米,人均商业网点
面积达1.58 平方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加快县域商业体
系建设,入选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首批试点城市,全市
建有92 个县城商贸服务中心,312 个乡镇商贸综合体。健
全完善社区便民服务圈,培育形成**攸品、鄞州城投、优
享家等一批新型社区商业品牌运营商,全市建成 62 个“一
刻钟便民生活圈”,中心城区范围内 850 个社区共有社区商
业网点近 6万个。大力发展即时零售、夜间经济,入选全省
首批新零售示范城市、新型消费试点城市,2家企业获评全
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iPN 渔轮厂”“熊出没欢乐港湾”
等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街区商业、公园商业等“Mall+”形
式的非标商业载体不断丰富。做大做强直播经济,全市累
计建成直播电商基地26 个,其中市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20
个、省级直播电商基地9个,主要直播平台注册 MCN 机构
6家,淘宝平台本地活跃主播(销售额超千万元)478 个,
形成了以**(前洋)直播中心、**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快
手供应链直播基地等为核心的直播经济产业生态圈。2023
年,全市直播销售额突破千亿元,直播渗透率超过30%,
网 络 零 售 额 对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额 的 贡 献 率 提 升 至
37.8%。2024 年1—9 月,全市实现直播销售额 728.6 亿元,
同比增长 21.3%。
“首店+老店”驱动,培育消费品牌新势力。大力发展
“首店经济”,平均每年引进各类品牌首店 100 多个,华东
首店京东 MALL、**首店开市客等陆续开业,2023 年共引
进41 家重点企业、22 个重点项目及 108 家品牌首店。不断
壮大“首发经济”,鼓励商贸企业开设城市咖啡馆、深夜
食堂、二次元集合店、文创店等多种体验店,提供体验服
务,不断丰富消费者体验,满足消费者对体验式消费的高
品质需求。截至 2024 年8月底,全市重点监测商场开出首
店140 家,其中全国首店 5家、**首店 13 家、**首店 122
家。持续做强“品牌经济”,全市有国际一线品牌超120 个、
国际知名品牌近400 个,国际知名品牌入驻率已由 2020 年
的46.7%提升至目前的58.3%。创新发展“老店经济”,培
育本地消费品牌,出台《**市促进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实
施方案》,累计培育认定中华老字号 12 家、**老字号 49 家、
**老字号 133 家。整合财政资金 425 万元,真金白银支持
“老字号”扩大经营渠道,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推出老字
号线上线下地图打卡活动,在热门街区设置老字号快闪店
推出联名产品等,推动老字号向年轻消费者渗透。
“商品+服务”并重,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着力提升
传统商品消费能级,举办**车展等线下促销活动,加强二
手车流通市场管理。2023 年,全市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
量均突破 30 万辆。优化“品质甬菜”供给,“百县千碗”
非遗美食游、“夜间集市”、“吃货节”等餐饮新玩法层
出不穷。不断丰富国际化消费供给,有山姆会员商店、宜
家家居、开市客、麦德龙等国际大型知名连锁零售企业,
星巴克门店数量排名位居全国第八。加快发展“体验经
济”,绘制“两城”消费地图,发布“**最受欢迎的夜间
消费地标”及“潮品牌”“潮购站”“潮流地”三大主题
榜单等。着力提升服务消费品质,实施家政服务扩容提质
行动,落实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门等制度,建立健全家政
服务业行业信用体系,推广使用安心码,发放家政员居家
上门服务证4.5 万张。发展壮大文旅体育消费,入选国家首
批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有国家
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 5A 级景区 2个、4A 级景区 35 个,
省级旅游度假区9个,五星级饭店21 个。举办 2024 年**网
球公开赛,获得2026 年世界举重锦标赛等国际顶级赛事承
办权,中国皮划艇、赛艇协会总部等国家级基地落地**。
2023 年,全市接待游客1.3 亿人次,建设文旅项目394 个,
完成投资508 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旅游收入799.2 亿元,
同比增长 16.3%。
“内贸+外贸”联动,营造消费市场新环境。加快内外
贸融合发展,深化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在全国率先探
索支持企业投保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举办 2024 年“外贸优
品中华行”**站活动,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1.9 亿元破解内外
贸一体化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监管关等,已培育5家
国家级和 179 家省级“领跑者”企业、17 个省级改革试点
产业基地,数量均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中内外贸一
体化经营比重达到 91%。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深化国家
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
售进口破千亿城市,网购保税进口额连续 6年居全国城市首
位。2023 年,**口岸进口消费品 386.4 亿元,同比增长
3%,其中化妆品进口额49 亿元。提升进口生鲜冷链货物保
障能力,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入选全国冷链物流
综合示范创新试点城市,建有各类冷库 935 座,冷库容量超
过220 万立方米,有1个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最
大、华东主要进口冷链物流集散地。获批全国唯一的中东
欧食品进口先行先试口岸,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额占全国比
重提升至6.3%。优化消费市场环境,2023 年全市共受理消
费投诉10.5 万件,在中消协公布的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
测评中位列第11 名。积极推进“信用**”建设,创建全国第
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三
次摘得桂冠。推出地铁延长运营、限时免费等便民举措,
夜间日均客流增长 1.3 倍。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构建新发
展格局,按照商务部“消费促进年”总体安排,主动顺应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大趋势,大力实施“双促双旺”稳增长
促消费行动,加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精准发
放消费券、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集聚优质消费资源、打
造特色消费亮点、拓展多元消费空间、创新消费服务模式
优化国际消费环境,努力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卓越全球城
市群中最具滨海风情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市促消费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充分发挥外贸大市、制造大市优势,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内外贸一体、生活与服务一体、制造与贸易一体,聚焦六个“+”,加快构建“市民促消费、企业促销售、城乡旺人气、生产旺市场”消费新格局。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达到5.7万亿元,大宗商品贸易额占全省比重达40%。2024年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消费领域支撑性指标占GDP的比重逾13%,消费“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凸显。“政策+活动”引领,形成消费促进新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费促进工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