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读书班上的辅导报告
VIP专免
2024-09-30
999+
24.42KB
3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 2024 年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读书班上的
辅导报告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
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
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对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
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
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中
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
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
融”作为“五篇大文章”落脚点,是非常有深意的,发展
数字金融有助于其他四篇大文章更好地展开,是金融强国
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深刻认识发展数字金融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要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
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
优质金融服务”。在数字时代,经济社会的数字化发展和
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数字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增
强金融高质量服务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
发展数字金融是扩大金融供给的重要举措。数字金融通
过构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进行画像和分析,
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和偏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创新
一是通过对客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
和偏好的产品和服务,按照智能算法推荐给客户,提高购
买意愿和购买体验。二是通过数据分析,为客户设计出符
合客户需求和习惯的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咨询;通过智能
咨询算法,向客户推荐适合其需求的服务和咨询,提高客
户服务的满意度。三是通过将不同领域的数据进行交叉分
析和挖掘创新产品、服务,提高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发展数字金融是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有力支撑。数字金
融可以精准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金融
服务,大幅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受
益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数字金融通过无接触支付、
线上贷款等创新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便捷、快捷的金融服
务。二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
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精细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
和效率。三是数字金融创新了服务传统产业的模式,金融
与产业的合作模式逐渐从单一的金融服务转型到“产业是
根本,金融是手段,共赢是结果”的新型共生共赢的局面。
发展数字金融是推动金融业态变革的内在动力。数字金
融是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底层技术支撑金融行业变革形成的
创新业态,体现了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对金融
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供给侧产生重大影响。一是
推动传统金融业态模式变革。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数字
金融技术实现线上渠道的拓展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打破地
域和时间限制,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和便利性;基于对全产
业链各环节的风险控制和各方金融需求的综合挖掘,数字
金融正逐步向“产融+投保+服务”一体化逐步迈进,通过
金融产品的个性化、多元化、综合化,满足各个层面客户
的需求。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数字金融
可以更好地帮助金融机构识别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为
其提供量身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数字金
融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金数据的去中心化流动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三是创新金融业务模
式。数字金融催生了一大批创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如第三
方支付公司通过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改变了传统银行的
支付业务格局,“一部手机走天涯”;互联网保险公司通
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保险业
务运营。这些创新业务模式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
动力。
二、着力构建具有人保特色的数字金融发展路径
数字金融是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等数字技术与传
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数字技术的发
展影响了保险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为保险业提供了更多的
创新
产品和服务。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集团数字化工作亟
待加快变革,打造集团数字化新优势,赋能“保险+服务+
科技”新商业模式,加速形成集团新的差异化核心竞争能
力,助力建设全球卓越保险集团。
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明确转型方向和路径。中央金融工
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一
方面,经济转型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都离不开金融的支
持;另一方面,金融本身也需要做好数字化转型,才能更
好地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保险同业为适应数字时代要求,
纷纷开展数字化能力建设,以业务场景为出发,创新驱动
数字化赋能应用已成为保险行业共识。集团党委、总裁室
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工作,近年来从科技支撑、科
技赋能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发展逐步升级,有力支持了
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积极融入数字金融发展、总体谋
划集团数字化发展路径,集团印发《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数
字化建设行动方案》。规划将以战略为引领,以业务价值
为导向,以业务和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密切协同为目标,以
数据底座为基石,明确数字化发展目标蓝图;产、寿、健
子公司要结合业务发展转型规划设计完善业务架构、匹配
优化 IT
架构,构建集团两级法人框架下的架构规划,设计实施
路线图、实施保障机制等;借助应用数字化、使用科技组
件、设计数据模型等能力,积极推动应用系统集中部署,
通过线上产品供给和服务功能建设、全流程线上赋能、线
上用户运营、专业团队协同配合等举措,构建作业标准统
一、流程运转高效的共享运营体系,迅速响应基层,以数
字化等科技手段提升客户体验。要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
数字化之路。集团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具有全局性、系统性、
复杂性等特点,通过研究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结合自
身实际,科学制定实施路径。一是明确发展愿景。对集团
数字化发展进行全局谋划,围绕中央要求、主业需求、基
层诉求、客户需要研究设计数字化发展规划,所有工作主
动围绕数字化转型开展,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二是建立
健全机制。研究构建强有力的数字化转型组织机构,建立
配套考核和激励机制,并培养转型文化理念,凝聚每位员
工的创新活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不竭动力。三是把握工
作原则。坚持战略与执行统筹、业务与技术协同、自主与
合作并重的原则,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具体执行,推
进业务和技术有机融合,提升关键领域控制能力,构建互
利共赢生态。四是实现演进升级。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
科技变革为基础,以业务转型为关键,以商业模式优化为
目标,把每项行动和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探索演
进,逐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推动全集团的共同
参与。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技术侧的科技应用,
更是业务转型、技术转型和组织转型的统一实施。在两级
法人治理结构下,集团和子公司要分工明确,技术架构、
基础架构以集团为主,业务架构以子公司为主,两级法人
各有侧重。在业务转型方面,坚持“业务驱动、科技赋
能”,积极推动业务模式转型、产品与服务创新,并结合
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重塑传统业务流程,强调用户体
验和管理质效的提升。在技术转型方面,推动传统集中式
应用架构向分布式、微服务应用架构转型,实现应用、平
台上云;持续深化数据治理,建立数据资产服务清单,在
保障数据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激
活数据要素价值;统筹发展和安全,密切关注信息网络、
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供应链安全等风险;大力加强科
技创新,完善科创管理体系,形成全集团自上而下和自下
而上的科创管理机制,积极推动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在组织转型方面,建立扁平、复合的组织形态和高效、敏
捷的协作流程,凝聚和发挥合力。
发挥核心竞争力,支撑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中国人民银
行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强调,金融
机构需要搭建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一体化运营中
台,表明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是聚焦于实现业
务、技术和数据的高效融合。数字金融依托于先进数字化
技术,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和效率,为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高度重视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探索,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
核心竞争力与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养老
金融四篇大文章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专题读书班上的辅导报告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对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落脚点,是非常有深意的,发展数字金融有助于其他四篇大文章更好地展开,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深刻认识发展数字金融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