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在高校思政主题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
VIP专免
2024-09-25
999+
20.57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高校思政主题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4篇)
提升“大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建设的战略地
位日益凸显,发展趋势令思政课教师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提倡理论讲授要与现实结合起来。
思政课绝不能照本宣科。新时代要善用大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适
应时代的要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丰富意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综合
素质的基本前提。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
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建设
“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
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真正把大
学生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大思政课堂”之
大”,在于其肩负的课程使命之大;在于其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广阔视野之大;在于为实
现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的远大理想之大。
“大思政课”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展示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
阔的舞台,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9 年3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座谈会,提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
“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素。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人民大
学考察调研时又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
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重要论述,是全面提升“大思政
课”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根本遵循。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信仰。
一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共
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真正掌握了理论精髓,才能把理论讲深、讲
透、讲活;只有自己真信,才能让学生也信。当然,任何深刻的理
论都不是枯燥的书本和一成不变的结论,而是三个理性的高度统一:
第一,应该做到有历史的兼容性,也就是对人类认识史的精华有基
本把握;第二,应该有同时代的紧密相容性,即善于对当代实践经
验进行理论总结,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第三,要有内在逻辑的自
洽性,即概念、观点和理论体系要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系统。这就要
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既具有丰富的书本理论知识,同时又密切关注实
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还要注重理论教育的逻辑力量。要有
富于创新的理论思维,善于运用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引导学生。总之,
思政课教师首先政治要过硬,才能培养真正有信仰的一代新人。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领悟教育规律,掌握教学艺术。教学就是
一种艺术活动,作为以理论思维见长的思政课,更需要靠教学艺术
的魅力去吸引学生。部分思政课教师课堂学生抬头率低、教学效果
不佳的重要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当,教学过程缺乏艺术魅力。在“大
思政课”背景下,要提高教学效果,思政课老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
掌握教学
理论,对不同层次的院校、不同特色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其
专业特色开展教学,从而使思政课教学能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
思政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堂成功的课堂讲授,应该
观点正确,重点突出,立意深远,教案 PPT 力求图文并茂,举例鲜
活且紧密结合当下形势,讲授力戒平铺直叙,语气要有抑扬顿挫,
肢体语言具有亲和力,使学生在情、理、美的享受中自然而然地接
受理论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宽广的知识视野,不断更新理论知识,
善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崇拜科学家和学术大家。在“大思政课”时代,
知识更新不断加速,新的学科不断涌现,要求思政课教师除了有深
厚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善于充实新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
诚服地信服老师并接受理论观点。“大思政课”时代的思政课教师,
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并善于知识更新,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
识外,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领域都应有一定的修养。在
网络时代,网络语言变化节奏极快,因网络而产生的新词也越来越
多,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在熟练掌握线上线
下相结合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善于语言更新、知识更新,这样才能
与学生产生共情。
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既是“经师”,又是“人师”。它要求思
政课教师必须以自身高尚道德和正直人格熏陶感染学生。中华民族
历来有注重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始终以“修身”为教育的首要任
务。孔子主张正人者必先正己,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孟子也特别重视身教示范的作用,认为“仁言不
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宋代朱熹也指出:“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
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也就是说,高校思政课
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该首先行仁德之事,才能要
求学生学仁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
“人格要正”“自律要严”,成为学生修身做人的楷模。青年阶段
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能为
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发挥重要作用。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党的十八大
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党的
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布局,将教育的
战略地位提升到空前高度,赋予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作为教育工作
者主体的教师,既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也是科技强国的关键支
撑,还是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共有专任教师 1880.36
万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基础教育教
师校长队伍,对于办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至关重要。
名师名校长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带头人,是教师队伍中
的关键少数,不断加强其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对
于助推全体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至关重要。建设好名师名校长队伍,等于牵住了整个教师队伍
建设的“牛鼻子”。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
在大力支持国家级名师名校长成长的同时,也加快建立和完善各地
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并将此作为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
要举措之一。
名师名校长承载着学生家长对于美好教育的向往,是高素质教
师队伍的典型体现。名师之名,首重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兴国”和“强师”
紧紧联系在一起,提出要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
名师名校长培养的目标就是教育家型教师,名师的精神就是教育家
精神的重要内容。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
师代表的致信中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阐释中国特
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
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
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新时代广大教师树立了
努力的榜样和坐标,也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
供了根本遵循。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师无精神则不
优。名师名校长尤其需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切实担起名师名校
标签: #发言材料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高校思政主题座谈会发言材料汇编(4篇)提升“大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思政课建设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发展趋势令思政课教师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提倡理论讲授要与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绝不能照本宣科。新时代要善用大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丰富意蕴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基本前提。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