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
VIP专免
2024-09-09
999+
21.29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 年版)(征求
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立足职能,
聚焦经营主体关心的重点问题,制定了《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
境重点举措(2024 年版)》(以下简称《重点举措》),向社会公
开征求意见。
《重点举措》共 10 个部分,40 条具体措施,旨在深入贯彻党中
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决策部署,对标国际一流水平,
围绕整体优化目标,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进落实强市场促公平、
强服务增便利、强法治稳预期、强开放提质量、强改革抓创新的要
求,提出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举措。
《重点举措》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经营主
体需求导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供给。特别是对经营
主体关注和反映的一些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如注册资本认缴制变
化、企业跨省迁移难、连锁企业准入便利化程度有待提升、存在冒
名登记、职业索赔以及监管执法中“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等
近年来一些影响营商环境的问题,主动回应经营主体和社会关切,
研究提出推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配套实施规定、企业
跨省迁移可直接到迁入地办理登记、防止虚假登记、依法规范职业
索赔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等针对性解决措施,指导地方
制定完善首违不罚、
轻微免罚、减轻处罚清单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二是
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与秩序,强化人人都是营商
环境、事事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市场秩序是优质营商环境的核心内容、质量基础设施是优化营商环
境的重要技术支撑、安全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统筹市场监管领
域各业务条线工作,提出一系列改革创新制度措施。研究探索经营
主体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支持引导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是
夯实工作基础。从健全长效机制,夯实基础保障的角度,提出将优
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完善企
业诉求研究解决机制,建立“三书一函”制度,建立优化营商环境
专家库和营商环境监督员等一系列新措施。
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 年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
展,现就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如下举措。
一、加快完善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制度规则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
思维,注重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坚持立法先行,积极构建现代化
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
1.加快完善登记管理制度规则。推动出台《公司法》配套实施
规
定,明确存量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 5年认缴期限的具体适用规则。
制定出台《个体工商户促进发展和规范登记管理规定》,解决“个
转企”直接登记、集群注册、强制注销、过罚不当等难点问题。制
定出台企业名称申报指引,强化知名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研
究商号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出台受益所有人登记管理制度。坚持改
革导向,统筹发展与安全,研究完善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法律制度。
2.加快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
例》,完善审查标准和审查程序。推动修订《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
南》,推动出台《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研究制定《关于
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制定出台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制
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申报技术规范》、优化经营者集中简易
案件审查思路方案,研究起草非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
3.加快完善市场秩序制度规则。修订《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
失信名单管理办法》。推动出台《涉企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处理办
法》《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帮助减轻企业负担,规
范平台收费行为。研究出台《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引导规范收费项目和程序。
4.加快完善“三品一特”制度规则。推动制修订《产品质量
法》《认证认可条例》《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
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监管水平。推动制修订《食品委托
生产监督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
督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营造便利规范的市场监管领域经营主体准入退出环境
持续推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
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
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持续优化市
场准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进市场准入退出便利化、规范化。
5.完善高效便捷、诚信有序的登记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市场准
入便利化改革,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内
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研究出台经营主体登记事项规范管理规定,推
进经营主体登记备案事项规范化,规范住所、经营范围等事项。修
订企业法人档案管理有关制度,明确企业跨省异地迁移可以直接到
迁入地办理登记,统一提交材料的标准、程序和时限,加快推动企
业异地迁移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研究探索连锁企业便利化、规范化
准入举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总部和标准门店已经通过准入流
程的,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统一标准的连锁门店,
简化准入流程、手续、材料,探索实行告知承诺制。优化抽样工作,
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降低同一生产企业同一类别产品的抽检
频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履行登记备案事项真实性、准
确性、有效性义务。强化认缴出资依法按期实缴义务,保障交易诚
信、秩序和安全。对经营主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之外从事非许可经
营事项的行为不予处罚,切实提高监管服务水平。加强公司信息公
示义务,强化社会监督,建设诚信市场。
6.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经营主体登记、
登记档案查询、市场监管领域许可审批事项办理、年度报告报送和
自主公示信息、电子商务经营者网上亮照等市场监管业务中的应用。
持续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互通共享应用,拓
展电子营业执照在市场准入、纳税、社保、金融、招投标等涉企高
频服务领域应用。
7.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规范化。建立市场监管领域行政
许可事项实施规范更新机制,加强清单管理,持续推进市场监管行
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指导各地落实许可事项实施规范,
完善审批服务指南,为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许可审批服务。
8.完善便利、高效、有序的市场退出制度。持续落实《企业注
销指引(2023 年版)》。增强企业依法注销的意识,引导企业依法
合规退出市场。完善企业歇业制度。依托企业注销“一网服务”等
平台,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企业注销“一件事”高效办。
出台具体制度机制,落实公司法强制注销规定。
9.防止虚假登记。认真落实《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
为规定》,破解企业被假冒登记难题。完善撤销登记工作机制,明
晰职责,优化流程。坚持“一事一人一认证”原则,优化企业登记
实名认证机制。推进营业执照与领用发票等环节身份认证信息的互
认。加强经营主体数据质量监测和经营地址、注册资本认缴等监管,
进一步规范中介代理,依法严厉打击虚假登记注册行为。
三、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机制,对各类所有
制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立足职能,聚焦经营主体关心的重点问题,制定了《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以下简称《重点举措》),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重点举措》共10个部分,40条具体措施,旨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决策部署,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围绕整体优化目标,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进落实强市场促公平、强服务增便利、强法治稳预期、强开放提质量、强改革抓创新的要求,提出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举措。 《重点举措》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经营主...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