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发言材料(七份)供参考

VIP专免
2024-09-07 999+ 32.44KB 5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发
言材料(七份)供参考
2024 年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发言材料
2024 5 21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 781 号国务院令, 公
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 2024 年 9
月 1 日施行。《例》彻落习近总书关于有企
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从法规层面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
分事宜统一规范,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国有企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
要职责,在服务保障国家发展战略、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
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强化全面监督
对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管理
人员监督管理工作。按照部署,司法部、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在
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中央
和地方国有企业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修改
形成了《条例》草案。
2024 4 2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草案。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第三条明确规定,国有企业
理人员处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配套行政法规,《条例》制定坚持依
法处分原则,将散见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党中央、 国务院
关文件中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有关责任人员应予追究法律责任的
有关规定进行梳理、归集,在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保持衔接一致
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行为及处分的适用,
对处分的程申诉等出具体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
予政务处分,免机关、单位予处分。政务
处分和处分质上是对违法的公职人员追究责任, 实施对象都
公职人员,区别是实施不同:由察机关作的是政务处分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作的是处分。
二十届中央第一二轮巡视对共57 家国有企业开展常规
视。从和近年查处案件情况看,国企领域还存
突出问题。《条例》坚持导向,聚焦国有企业经
发违违法问题,明确底线红线,着力推进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比如,《条例》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关于违反政治要求
要求、薪酬管理制度,违规从事营利性活
服务对象合权益或者社会公共,以及违反工作要求
法行有关体化为 51 形, 明确处分
坚持的基调。《条例》分体现贯彻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想腐方略,深推进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部
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定行为底线要求国有企业管理人
关和单位加强日常监督,对违法行为坚查处、
强化震慑效应,不断释放全面从的强烈信号。
管理监督与鼓励担当作为是在统一的。党的二十报告
,坚持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
《条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十届中央二次、 三全会
,从处分原则、处分适用、处分程鼓励担当作为方面落实
厚爱结合约束并重,积极健康、干事
的政治良好环境更好激发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在处分原则方面,规予处分应当坚持公平, 集
体讨论宽严相惩戒教育相结合;坚持法治原则,
以事实为根,以法律为,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以及
关人员的权益
在处分适用方面,将“三个区分开”有关要求化为从轻或者
处分的形,规定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因缺乏
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处分。
在处分程方面,规定调查中发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法
遭受不诬告陷害侮辱诽谤,造成不良影响的,任
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澄清事实名誉消除不良影
鼓励担当作为方面,规定任免机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
使处分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坚持激励
与监督约束并重,造干事业的良好环境
2024 年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发言材料
党的二十报告明确提,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
,推动国有资和国有企业做优做大,提升
核心竞争力。为了规范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加强对国
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5 月 28 日,国务院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
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管
理制度细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行为及处分适用,对处分的程
申诉等体规定;聚焦国有企业经管理
问题,明确底线红线, 推进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条例》共 7 52 条,自 2024 年 9 月 1 日起施,为打造忠诚
干净有担当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
供有力法治保障。总体,作为统一规范各级各类国有企业管理
例》,有三体会。
其他法律法规相承,形法律框架第一,在
上,《条例》沿用《中人民共和国监法实施条例》对国
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定,明确规定《条例》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国家资企业的三公职人员。《条例》
适用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国有企业管
理人员予处分的覆盖各级各类国有企业。考金融、文
化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
国家对违法的金融、文化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追究责任有规定的,
同时适用。
,在处分类型和程序等方面,《条例》与《中人民共和国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保持一致,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国有企
业人员处分的第七条将处分的种类具体规定为
记过、记大过、职和开在第条规定了处分对
,为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的体实施提供,确保法规
和统一。第三,在违法行为及处分上,《条例》重
梳理、归集分布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对国有企业人员的
规定,国有企业经管理发的违法违纪问题,将公职人
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关于违反政治要求、组织廉洁要求、
管理制度,违规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服务对
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工作要求违法行为体化为 51
形,在第七条至第二十五条分类阐应处分,
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禁区划好红线
通过程的规范化、适用条件的明确化和特殊情况灵活化,
强法规的可操
第一,处分程规范化。《条例》细规定处分的作程
程和要求,确保处分工作的有进行,保障
调查人的被滥用。第,适用条件明确化
《条例》在第三“违法行为及适用的处分” 部分,以
对违反政治律、工作廉洁自律规定等不同类别的违法
行为设定了应处分,明确了哪些行为将受到何种程度的处分
据具情况判断应处分施。第
特殊情况灵活化。在坚持规范同时,考虑到不同情况
灵活性。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处分,允许据具
。《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有第四十二条、第
被撤销或者减轻处分的,应结合其职、业
献等情况其薪酬待遇受到损失予以适当补偿
监督约束造干环境。《条例
厚爱相结合,为管理人员明确底线红线同时激励干部
担当、积极作为。
第一,在处分原则方面,《条例》第条明确规定“予国有企
业管理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公平,集体讨论坚持宽严相
教育相结合;坚持法治原则,以事实为根,以法律为
准绳,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关人员的权益”。
,在处分适用方面,《条例》将“三个区分开”有关要求
化为从轻或减轻处分的形。《条例》第一条和第十二条明确
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因缺乏先试出现的
轻或者减轻给予处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相被裹挟或者被胁迫参与违法动,经教育确有
减轻或者不予处分。”
第三,在处分程方面,《条例》建了一套完整的监督和责任
格规定处分程对处分各个环的工作要求作
明确规定,格规范、和程, 保调查人
述和
,在处分方面,对处分服,出申;若处分有
。《条例》第三条、第三条规定对处分
以依法向作定的任免机关、单位
服的,以依法按照管理向上一级机关、单位
。原处分定单位应当自接核或申诉申请后在规定时间内
,规定调查中发现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行职责遭受举报诬告陷害辱诽谤,造成不良影响的,任
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澄清事实,名誉消除不良影
关单位人应当对举报等歪曲造事
诬告陷害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为依法担法律责任。
,在平处分与造干事氛围方面,《条例》规定任免机
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处分的国有企业管
理人员,坚持与监督约束并重,造干事良好环境
《条例》的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则和处
,向公明确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为的禁区线,为国
有企业规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规框架和行动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解与适用近日,国务院正式
公布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七一号)
于 2024 年 9 月 1 日
例》(以下简称“《处分条例》”)了《中人民共和国公职人
员政务处分法》
(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的核心,是国有
企业新一改革过程中的一指标性施,起了广
泛关文从《处分条例》背景、 与
法规适用衔接方面对《处分条例》进行简要解
一、《处分条例》背景
(一)《处分条例》的是《政务处分法》的2020 年
的《政务处分法》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公职人员”范进行监管,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行
政管理。于国有企业的特殊管理特殊性, 《政务
处分法》国务院及管部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国有企业的违法的公职人员处分事宜作出具体规定。
()《处分条例》的是国有企业新一改革阶段在制度上的
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2023—2025 年)》的发布
着新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的动。中要求加快
制度,“推动修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研究制定国有企业管
理人员处分条例,研究中国现代公司治理和
律制度。2023年制定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
见”。着新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正如“司法部国务院国资
委财政部负责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者问”中提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规定散见于行业领
律法规文件和企业部管理制度中, 国家层面有对处分的
规定,,有要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事宜制定统一
的规范。
(三)国有企业有其特殊的管理体制
《政务处分法》核心内是规范监察机关的政务处分,中关于
政务处分的、适用的规定以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关、单
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予处分行为处分的程申诉等适用
法律法规的规定。察机关作的是政务处分
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关、单位作的是处分,《政务处分法》实
行的是重处分体系,监关和任免机以对违法的公职人
动调查并决定处分。各级国有企业部处分
不完善统一,造成处分规则适用的统一,造成“
不同判”的况出;其次, 国有企业一适用《公司法》,按
照《公司法》的规定规范作,在人事管理上,遵守
关规定,与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同
适用《政务处分法》,要有一部统一的特别规定,《政务
处分法》是政务处分, 不完全适用于任免机关、单位作处分
要有单行特别规定。
、《处分条例》核心
(一)适用体范1.监管对
《处分条例》第条明确规定,《处分条例》监管的对为国
有企业管理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公职人员的定参照《监
法》也未明确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监
法实施条例》第条有明确定,《处分条例》对国有企业管
理人员的定沿用了《监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国有企
业管理人员,是国家资企业中的下公职人员:
(1)在国资、全资公司、企业中组织、领导、管理、监
职责的人员
(2)经党组织或者国家关,国有资、全资公司、企业, 事业
单位提批准等,在国有控股公司及
构中组织、领导、管理、监督职责的人员
(3)经国资企业中负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组织批准
定,代在国有控股、参公司及构中从事
、领导、管理、监督工作的人员。述,国有企业管理
人员的定管理人员有于《公司法》中的高
理人员,要有以下个特点:
(1)实质重于形。管理人员是在国有企业从事组织、 领导、
管理、监督工作的人员,上至,下至基层
责人,是从事、领导、管理、监督工作的人员,
理人员。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来判定违法人员是
于管理人员。
(2)管理人员仅包、全资公司、企业的管理人员
包括“经党组织或者国家关,国有资、全资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推、任批准在国有
公司及构任职的人员”以及“经国家资企业中负有管
理、监督国有资产职责的组织批准或者研究定,代在国有
公司及构中任职的人员”。一方面,国家资企
业的定与新《公司法》第一十八条关于国家资公司的定
所不同,《处分条例》的国家资企业包括国有
司(企业)新《公司法》国家地方人民政府以及经
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或者其他资人职责的
一方面,管理人员任职范围也包括经过提
在国家参公司及构任职的人员,《处分条例》的监督
受到组织、国家是国家
资企业任、管理的人员, 适用《处分条例》。
2.处分定作出主
按照《处分条例》的规定,有处分定的是国有企业管理
人员任关、单位。那么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关、单位
《处分条例》和《政务处分法》有作明确定是原则
地规定有干部管理关、单位。根“司法部国务院国
资委财政部负责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 者问
明,实中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任免机关、单位体层
资人职责的构、有干部管理的国家关和事
业单位,国有企业作为任单位依干部管理免其内部管
理人员。实施处分,应当根管理人员

标签: #发言材料

摘要:

2024年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发言材料(七份)供参考2024年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发言材料2024年5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781号国务院令,公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从法规层面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处分事宜统一规范,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国有企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肩负重要职责,在服务保障国家发展战略、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国...

展开>> 收起<<
2024年学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研讨发言材料(七份)供参考.docx

共55页,预览17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5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