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VIP专免
2024-08-14
999+
17.27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就学习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
机制改革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学习体会。我今天准备从三个方面跟
大家做一些分享。一是介绍一下文化体制改革已经经历的阶段和取
得的成绩。二是介绍一下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新任务和新形势。三
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策建议。有不对的地方,大家
批评指正。
一、文化体制改革已经经历的阶段和取得的成就
(一)第一阶段:体制性改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
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自 2003
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先进行试点,至十八大前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
历时约 10 年。
我们理解体制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把握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
文化产业。这是理解第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脉络。在基本思
路上,这一阶段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
持两手抓:一方面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
益;另一方面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
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基本改革措施上,将国有文化单位分为两类:一类作为公益性文
化事业单位,保留事业体制,突出公益属性;另一类将经营性国有
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公益性文化事
业单位
方面,主要致力于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硬件建设和软
件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旨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如观看电视、收听广播、阅读书报、公共文化鉴赏和参与公共文化
活动等。
在经营性文化产业方面,推动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
单位转制和国有文化企业改制。对民营文化企业而言,放宽市场准
入,最终目标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
产业发展格局。在市场体系方面,坚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产品体
系。在要素市场方面,建立产权交易市场。
经过十年改革,第一阶段文化体制改革的最显著成就是文化产业实
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 年至 2008 年期间,
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 23.28 %, 同 期GDP 年均增长速度为
18.4%,文化产业增速明显高于 GDP 增速。2008 年至 2010 年,文化
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达 24.19%,同期GDP 增长速度因受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仅为12.4%,文化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2011 年,文化产业增
长速度比上年增长 21.96%,亦高于同期GDP 增长速度。
(二)第二阶段:发展性改革
第二阶段始于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文化体制机
制的创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
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第二阶段的改革均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导下开展。习近平总书
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新论断,在正本清源中厘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方向,推动新
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向正确方向前进。
在第二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从十八届
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由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 25 项重点工作,到
历次中央深改组和十九大后的中央深改委对文化体制改革中涉及的
重大改革举措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加强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
全面领导。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由中宣部统一管
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组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国家广电总局和
中国广播电视总台。深化中国文联、作协、记协的改革,在宏观管
理方面,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国有
文化资产管理体制。
同时,中办和国办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来指导和推动文化体制机制的
创新。例如,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
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明确
提出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中办、国办还印发了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传统媒
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
加快融合步伐,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
媒体,构建逐步构建纵向横向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建立以内容建设为主体、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
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中办、国办还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剧目优秀、演出质量高、剧种丰富多彩、剧
场布局合理、院团人才辈出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
现国有文艺院团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巩固和
发挥国有文艺院团舞台艺术创作生产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确定了 14 个小类22 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具体标准。中办和国办
还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
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中办和
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做好文物
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办和国办印
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关联
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实现中华文化全
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国务院还专门印发了《关
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要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市场环境,壮大市场主体,改善贸
易结构,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和
竞争,把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因此,第二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是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通过
一系列会议和文件来指导和推进的。在这两个阶段中,非常重视文
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前后出台了综合
性和专门性的文件 30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就学习贯彻党的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学习体会。我今天准备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些分享。一是介绍一下文化体制改革已经经历的阶段和取得的成绩。二是介绍一下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新任务和新形势。三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策建议。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批评指正。一、文化体制改革已经经历的阶段和取得的成就(一)第一阶段:体制性改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自2003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先进行试点,至十八大前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历时约10...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