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VIP专免
2024-08-13
999+
14.85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以经济体制改革
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定》),锚定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对未
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作出了重要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
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注重发挥经济体制
改革的牵引作用,牢牢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以一域带动全局,以重点破题引领全面破局。
一、深刻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的牵
引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
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
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一)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方向上具有引领性。“生
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经济发展在社
会全局工作中的首要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
济发展的牵引性作用不断强化,使得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其
他领域改革的舵手和风向标,能更好地把控全面深化改革
的总方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发生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
工作,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断深化与高
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也将影响着其他领域
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举措。
(二)经济体制改革对改革全局成败具有关键性。经济
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首要环节,是国家繁荣
昌盛、人民生活富裕的基础,ï也是协调推进其他四个方面
建设的前提。在发展面临的一些复杂交织的问题中,经济
问题的解决往往能够带动其他领域问题迎刃而解。经济体
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项基础性改革,许多经济体
制改革的内容内生于其他领域各项改革之中,比如,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如果没有确立,文化市场体系
建设、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制度、生态产品市场交易等其他
领域制度性改革举措就难以推进。因此可以说,经济体制
改革的成败关系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全局的成败。
(三)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在历史实践中显示出必要
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
们党和全体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运用“摸着石头过河”
的方法论,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其中最重要的实践就是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依据经济
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逐步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党
的十八大
以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历
史实践证明,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带动其他
各个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
二、准确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
“牛鼻子”,需要率先认真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加快破
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尽
快走出深水区。
(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
济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和战略制高点,只有处理好这一重
大关系,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才能使市场能够在
资源配置中更好起到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
力和创新活力。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引导
和监督方面的作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规范政府
行为,减少政府干预。同时,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让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各展其长、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对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作出了重要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牢牢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以一域带动全局,以重点破题引领全面破局。一、深刻认识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的牵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