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VIP专免
2024-08-09
999+
24.32KB
3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1.中小企业融资基本内容
融资也称为资金融通,是金融市场上常出现的经济运行,
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如股票、
债券等,最终完成交易,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目前融资
种类主要包括如下三种: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股权融资
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就目前中小企业融资
情况来看,我国并未对其形成专门的融资机构,尽管相关
政策一直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但金融市场对中小
企业的歧视并未因此削减。此外,中小企业并不注重信用
保持,很难通过金融市场的信用审查,这也是中小企业融
资途中的又一阻滞因素。
一般情况下,企业融资的动因如下:一是为创建公司而
做出的准备;二是满足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持续生存经营;
三是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偿还债务;四是调整企业资本结
构;五是满足外部环境变化,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步伐。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表现
2.1 融资渠道狭窄
企业的融资渠道应当是多元化的,虽然我国中小企业的
融资渠道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形成开始逐渐
向多元化层次扩充,但其效果微乎其微,目前其融资渠道
仍较为狭窄。一方面,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多依靠自身积
累,
即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虽然内源融资风险
小、成本低,且可以长期利用,但其规模有限,难以满足
中小企业长期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从中小企业为数不多
的外源融资渠道来看,多以银行信贷为主,我国的债券市
场与股票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态度并不友好,一是因为中小
企业的生产条件达不到要求,二是因为中小企业的信用差,
很少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长期贷款,但银行信贷这一单一
融资渠道也直接使得中小企业资金风险集中化,若国家信
贷政策、市场利率等发生较大变化,对部分中小企业的打
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融资渠道不通畅直接提高了中小企
业的融资难度[1]。
2.2 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有限
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企业总量中占比超 99%,在
经济增长和解决就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国家财政
资金支出力度也在逐年提高,如政府牵头设置中小企业发
展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补贴等。虽然政府始终重视
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在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和市场竞争愈发
激烈的综合作用下,仍有数不胜数的中小企业因生存空间
狭小、资金不足等原因走向倒闭,财政部所设立的中小企
业发展基金在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面前显得杯水车薪。此
外,虽然国家对中小企业采取的资金补贴审核不如金融市
场严苛,但仍有诸多中小企业不满足要求,因此争取政府
补贴这一方式对中小企业而言也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
2.3 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我国中小企业分布广泛,受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其获
得的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也有所不同。例如沿海地区,其
中小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同时企业自身的技
术和产品等更新换代速度也较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因此
该地区的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也更高,政策也
更为宽松,中小企业在融资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像西部
地区的中小企业,其技术与能力等均不如发达地区的企业,
该地区多以传统的国有企业为主,金融机构分布较少,很
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地区差异使得中小企业融资
强者越强、弱者更弱,即“马太效应”[2]。
2.4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前期研发费用投
入过高,经营利润亏损大、资产负债率过高,又无抵押物
及可质押资产,不得不向银行融资,但正因为负债率过高,
抵押、质押等担保条件不能满足银行要求,进而导致融资
难。
(2)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信贷资金,有符合条件的放款
项目,但没有贷款规模。
(3)在贷款规模控制下,政府平台、大企业、大项目
容易优先获得贷款,对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产生了挤出效
应,直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4)银企信息不对称助长融资难问题发生。银行贷款
发放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多数企业缺乏了解,同时银行
对不少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也缺乏了解,这是一个普遍问
题。
(5)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专职会计人员,有些有专职会
计人员,但对融资业务种类缺乏了解,不满足融资过程中
的专业要求,降低了企业融资效果。
(6)银行信贷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中小
微企业贷款额度少、相关手续多,信贷人员对该类贷款不
愿去做,具有明显的歧视心理,进一步将中小企业挤出金
融市场。
3.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方法探索
3.1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原则
(1)风险与手艺匹配性原则。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目
的是实现企业的经营运作,进而提升经济效益。因此在进
行融资的时候,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本轮融资可能出现的风
险和预期带来的收益进行预测,若风险大于收益,那么融
资就是无意义的,且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
或会直接诱发企业生存危机。
(2)量力而行原则。融资规模大小的确定在中小企业
融资过程中也十分重要,如果融资过多,会造成企业资金
闲置,额外增加融资成本;如果融资过少,会导致企业承
担过大的债务压力,增加经营风险,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
经营。所以,
中小企业在制订融资计划时需切实考虑自身的融资需要,
确定科学融资规模。
(3)合理性原则。即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时必须客观考
虑企业内部其他资金,确保科学的资本结构,这能够直接
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益,同时还有利于分散企业风险,避免
融资风险过于集中。
(4)效益性原则。即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必须把
握住最佳融资机会,最大化融资效益,在对企业有利的融
资环境和时机下进行的融资是帮助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重
要过程,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激烈的市场环境。
3.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其必须从传统的银
行信贷和内源融资跳脱出来,积极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实
现多元化融资,这也是中小企业分担资金风险的重要手段。
而融资方式的选择,则需要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这里简单列举几项融资方式。
(1)房产抵押。这是在实务中最易取得的融资方式,
中小微企业可利用自有、法人、股东或亲戚的房地产为企
业抵押融资,获得资金。
(2)股权质押。该类融资途径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
挂牌股份制企业可用自有股权向银行取得股权融资。无取
得挂牌中小微企业有一定的难度,企业必须慎重选择。
(3)应收账款质押。利用企业应收账款向银行提前进
行融资,该融资方法虽然比较复杂,一笔对应一笔,有一
定的难度,但还是可以实际操作融到资金。
(4)供应链金融。利用企业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向
银行进行供应链融资,该融资需要银行对采购原材料进行
核查管控,目前银行操作性较高。
(5)设备抵押或设备融资租赁。企业可利用已购置的
设备向银行进行抵押或向融资租赁公司进行售后回租,也
可在购置新设备时做一些按揭融资。
(6)利用有资源企业为中小企业作担保。企业可利用
对企业有信心的上下游有知名度的企业为企业在发展时期
提供担保,企业可对该担保企业落实优惠政策。
(7)利用当地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政策。目
前当地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有相应的政策,企业
要用好该类政策向银行取得融资。例如科技型企业,通过
技术创新可向政府申请一定的专利资金支持。再如利用政
府出台的税务贷政策、利用政府出台对中小企业工资贷、
利用企业专利质押、利用政策向保险公司取得保险担保融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1.中小企业融资基本内容融资也称为资金融通,是金融市场上常出现的经济运行,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资金盈余,如股票、债券等,最终完成交易,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目前融资种类主要包括如下三种: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就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情况来看,我国并未对其形成专门的融资机构,尽管相关政策一直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但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并未因此削减。此外,中小企业并不注重信用保持,很难通过金融市场的信用审查,这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途中的又一阻滞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融资的动因如下:一是为创建公司而做出的准备;二是满足企...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