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VIP专免
2024-08-05
999+
19.19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
要概念,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
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
学指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
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新征程上,我
们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共识,以更高水平法治建设
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法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其构成包括人的因
素、物的因素,还包括科技和生产中的生产组织方式。而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是生产力质的
跃迁,具有所涉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等特
征。可以认为,生产力是劳动者、生产资料、生产对象的
有机结合,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以科技
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对劳动者、生产资料、生产对象进行
科技赋能,引领创造发展动能。
具体而言,可从两个维度探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一是
在要素上,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要素范围和种类有了发展
伴随着经济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数字经济时代,数据
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可以更好地赋能传统生产力改造升级,
同时,数据要素还赋能生产力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
现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二是在产业形态上,要素组合的
变化会带来产业形态的相应转变,我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等均是对这
种情形的回应,新质生产力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尤其是人
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对于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有
利于消除地区间市场壁垒,促进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
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往往涉
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产业
发展需要高效的资源配置,这就需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
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应用场景,在制度层面确保
各种创新要素高效集聚和配置,从而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
的发展和创新。
“法治”作为一种治理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法律规范
来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维护秩序。在市场经济发展
中,法治具有基础性作用,要求通过法律来确保产权明晰
交易安全、公平竞争,做到对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通
过法律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限制政府不当干预,为市
场主体提供一个稳定、公正、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从而激
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总体而言,法治为市场经济提
供了稳定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促进和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上,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优化要素配置,消除和
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痛点堵点。譬如,数据开发开放不
足、人工智能算法可靠度不高、营商环境有待完善等。这
就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关涉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要素有序
有效流通、产权保护、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等法律制度,以
良法善治促进新型生产关系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法治任务
法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当
前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对现有的法治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新型生产要素及
其生产关系、带来的产业变革升级等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快
速迭代性。在这一背景下,法律制度的相对滞后更加凸显
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法治运行都需要及时调适,平衡好
激励创新发展与防止科技滥用之间的关系,统筹好高质量
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之间的动态平衡。既要保护国家和公众
利益,又要激励科技创新,这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亟需
回应的法治挑战。
(一)数据要素科学流通亟需法治支撑。从要素维度来
看,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演进形成的新生
产力形态,主要依靠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与人工智能等
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摆脱传统经
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打破依靠资本、劳动力、
土地等传统要素的大量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数
据要素通过自身作用及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发生作用,并
融入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社会生产过程,催生新的
劳动资料、孕育新的劳动对象、创造新的劳动力,进而推
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可以说,数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 2023 年 12 月发布的《“数据要素
×”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中也明确强调了数
据要素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意义。然而,目前数据要素基础制度还不够完善,从理论
到实践还面临着诸多难题。特别在数据产权、流通使用、
安全合规、收益分配等基础制度方面,相关制度如何具体
落地实施仍在探索阶段,这就导致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
范围与效果十分有限。数据流通存在障碍、数据资源无法
充分使用、数据要素收益难以得到公平合理分配,都制约
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
节的实际应用,无法充分发挥数据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
升效果,使得数据赋能的乘数效应难以实现,制约了新质
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当前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在三个
方面存在堵点。一是数据产权实际配置还不清晰。根据科
斯第二定理,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中(TC>0),
由于交易成本存在,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可能通过无成本
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产权的初始界定必然对经济产生
影响。因此,如果产权界定不明确,将导致数据要素的使
用、收益等核心权益难以界定,影响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
效率,导致数据资源浪费。二是数据流通使用存在障碍。
数据流通使用是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所在,然而,当
前由于场内交易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不兼容、
数据共享和开放程度不足等问题,场外交易存在数据安全
保护机制不健全、个人信息数据采集与泄漏风险等,极大
阻碍了数据流通效率,限制了数据要素的共享、使用,降
低了数据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效率,集中表现为数据要素
在地区、部门、行业间的流通不通畅。中国华东、华南地
区现阶段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规模与数量都显著领先于东
摘要:
展开>>
收起<<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凝聚共识,以更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一、法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生产力是人们...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