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二 十届三 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坚持“三个解放”,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VIP专免
2024-07-28
999+
16.97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坚持“三个解
放”,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7月15 日至 18 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
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举行的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强
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
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
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
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
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党的十八届三
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的时代新篇,是又一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
必将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
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
力”。一连三个“解放”,非常鲜明,而且都要“进一步”。“解
放”,本义是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用到这里极具分量。我
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坚持“三个解放”,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既能为行动注入强大的动力,又
可能成为行动的巨大阻力。纵观人类社会每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和重
大历史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思想解放及其形成的先进理
念和认识,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方向指导和理
论武装,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解放思想是
前提。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习
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
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
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
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只有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才能放
下包袱,轻装上阵,大胆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 36
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每当改革发展处在关
键时期,是思想解放廓清了认识误区,也是思想解放引领了改革潮
流。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由此引发的思想
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邓小平南巡讲话消除了姓
“社”姓“资”、“计划与市场”的疑虑,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形成;世纪之交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打破了姓
“公”姓“私”的思维定势,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在新的阶
段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说,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着改革开放
大踏步地向前迈进,反之,没有思想观念的突破,改革开放就寸步
难行。当前,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面对各种险滩和难啃的
硬骨头,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就必须更大幅度和更深
层次地继续解放思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重突出了两个方面,即冲破
思想观念的障碍和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第一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
来我们一直面临的,今天仍然需要进一步突破、进一步解放。随着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愈益深入,解放思想也会触及更深层次的理
论和实践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开放就很难再继续前进
和深入。第二个方面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显现出来的,很
多问题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都得到了利益和
实惠,但由于一些复杂的情况,也会有利益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的
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某些已经固化但不合理的利益结构就
要作适当的调整。为此就要解放思想,努力使分配结构更好地体现
公平正义的要求。不仅如此,解放思想还涉及更高、更广的层面。
党的二十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
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
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
践。”这就是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从中国之
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高度,探索规律,创新理论,
推进实践。这样,全面深化改革所涉及的领域、问题就更多了,所
要解放的思想内容也就更多了。因此,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过程中,我们必须更
加自觉、更加坚定、更高水平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处理好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立足国情与认识
“世情”的关系、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自身素质与外部环
境的关系,始终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
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
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治理国家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摆
在首要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
改革开放归根到底是为了消除原有制度和体制中与社会生产力不适
应的内容,使社会生产力摆脱各种羁绊,获得迅速而更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都是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
角度来制定的,都要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改革开放的
政策和措施虽然本身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实际上,
都是为了使各种生产关系获得一个最佳组合,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获得一个最佳环境。40 多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使得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书写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坚持“三个解放”,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强大力量、擘画了宏伟蓝图、发出了改革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