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材料
VIP专免
2024-07-05
999+
25.94KB
3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材料(2篇)
我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 60 个,其中年生产能力 3万吨
以上的 20 个,常年产量在 120 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 1000 万元,
煤矿行业安排就业人员近 8000 人,煤炭行业对全县的经济建设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县煤矿开采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煤
炭安全生产压力大。从 2001 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25
起,死亡 31 人,百万吨死亡率达 8.86%,直接经济损失 138.45 万元。
特别是 2003 年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12 起,死亡 17 人,百万吨死
亡率达 14.16%,百万吨死亡率超过了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 ,
给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县
煤矿近三年来安全生产发生的事故,找出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
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2001 年—2003 年全县煤矿事故情况
2001 年至 2003 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25 起,死
亡31 人,百万吨死亡率达 8.86%,直接经济损失 138.45 万元。
二、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故类别分析,3年中共发生顶板事故 23 起,死亡了 24 人,
分别占 3年事故总数的 92%和77.4%;其中瓦斯事故是自 1994 年我
县官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0 年后又一起重大的瓦斯爆炸。顶板事
故突出,瓦斯事故再次发生,说明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没有
抓到位,
预防顶板事故和瓦斯事故的措施没有到位。 2、从事故的性质分
析,3年25 起事故均是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企业人员
“三违”造成的,说明我县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滞后,安全
素质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
性不强。 3、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客观上由于全县煤矿基础条件差,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
主观上是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
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
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
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
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还不是非常良好,瓦
斯很容易产生突然集聚,造成瓦斯事故的发生。从分析来看,事故
归根到底均是由于直接操作者不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是
企业没有制定切合实际的、详细的、科学的操作规程,致使从业人
员有章不循或无章不循,企业的管理人员又严重不负责,加之本身
基础条件差,致使事故多发。 4、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25
起事故当中,在上午10:30(含10:30)以前发生的仅有3起,而
10:30 以后发生的占 22 起,也就是说在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下班、
或者已经下班、或者现场管理人员没有跟班作业致使安全生产事故
发生。说明了企业的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工人乘机
违章操作。这也是我们总结、分析事故以前所忽视的。 5、从事
故发生的年度分析,3年中以 2003
年发生的事故最多,也就是在煤矿行业效益明显、抢生产、争利益
的时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说明了企业老板仍然存在着重生产、轻
安全的老问题。
三、对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
和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
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全县各
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克服厌战、麻痹、侥幸心理,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
实县的党的十一次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力量,齐
抓共管,全力推进。特别是各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从安全生产的投入、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
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
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安监局5号令,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国家安监局5
号令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做了明确的规定。我县煤矿由于大多
开采的是极薄的煤层,井巷布局多数不合理,提升运输、开采、通
风设备设施较为落后,虽通过去年停产整顿,但企业改变不大。为
此,县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
促进煤矿企业按照国家安监局5号令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
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特别是在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设备设
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要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不
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关停,从而努力改变企业安全生产的条件。
3、狠抓安全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前从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
安全知识溃乏,在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失误较多,不能够根据煤
矿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科学的安排部署,而从业人员自身素质
较低,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三违”现象严重,为此做好企业管理
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县煤矿行业主管部
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
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
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
和实际管理水平形成统一,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要针对
各自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
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真正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
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4
、严格各项制度的落实,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
重于泰山,要全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严格管理。我们
既要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上取得成功经验,更要看到我们
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制度的落实上还存在着差距,为此要抓好(1)
企业要进一步针对煤矿的实际制定和完善煤矿采掘作业规程,并且
按照规程要求切实加强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真正按照规程操作。
(2)每一个生产企业都要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各项规章
制度,真正做到“日监测、周报告、月分析”,即“日监测”:每
天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时段生产过程都要做
到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同时保证做到工人不
出井、管理人员不下班。改变以前管理人员只上半天班,或者不跟
班作业的问题。同时对每天的工作情况都要做到有书面记载,并报
告有关矿领导。“周报告”: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要将每一周的
工作情况及时梳理、总结,并报告给矿长以及有关的主管部门和乡
镇人民政府。“月分析”:就是企业矿长每月要召集有关的人员对
当月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
并安排下月工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胸中有数。(3
)建立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全力整改安全隐患。一方面企业自身要
重视安全生产,不仅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备投入,更要抓好日
常安全生产的检查,特别是对井下采掘碛头、盲巷、废巷的通风瓦
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
预兆等都要严格的进行检查,制定好严密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另一方面县级有关部门,特别是煤炭局片区负责人和产煤乡镇人民
政府要加强对煤矿的日常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采掘作业规程
是否合理、通风设备设施是否完善、井下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到位、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配齐配足、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安全
生产预案是否制定、井下的开采布局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重大隐患制定专人负责的预案,确保隐患整改及时,从而促进煤
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5
、针对重点,解决难点,全面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当前,我县
煤矿安全生产上伤亡事故发生的重点是顶板和通风瓦斯两个方面,
但工作上的难点还包括水患的治理。因此如何防范以上三个方面的
伤亡事故,是我们下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顶板管理上,一是
必须督促企业配齐配足专职顶板管理员,明确其具体的工作职责、
工作时间、工作范围,分片分段加强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企业的操作工人必须按照作业规程,做到敲帮问顶,支护到位,
成排成行,充填必须足实接顶,杜绝工作面现场空顶作业,冒险作
业,在处理危岩时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指挥,制定科学的方案措施方
可进行,切实防止顶板事故;三是煤矿井下负责技术的矿长,必须
对专职顶板员的工作和工人的支护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抽查,及时解
决顶板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四是煤矿企业要逐步推行“以钢代木”
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到位。 在通风瓦斯管理上,一是企业必
须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全面制定
企业的瓦斯管理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操作;二是全县所有的高瓦斯
矿井必须配备瓦斯监控系统,其监控的范围、地点、时间必须按规
程进行,并实行专人负责;三是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严禁井下无
风、微风作业,特别是要抓好碛头掘进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突然集
聚;四是企业必须配齐配足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检设备,并严格按照
规程加强瓦斯检测,真正做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坚决
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五是必须加强井下电器设备的管理,严禁井
下电器失爆;六是严格井下掘进作业放炮作业瓦斯检查员的跟班作
业,防止掘进过程中瓦斯事故的发生。 在水患治理上,煤矿企
业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制定水患治理方案,
特别是有水患威胁的矿井,必须对采空区,含水层的水汶地质状况
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探放水措施、方案。井下探放水
工作必须按方案进行,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在洪期要加强井上下值
班管理,防止洪水对矿井的威胁。 我县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大,
我们只有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程,采取强硬措施,
扎实工作,狠抓落实,才能确保省、市所下目标任务的完成。
六盘水地方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刘 协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深入六盘水市有关涉安部门、乡镇和煤矿调
研,对煤矿发生安全事故原因及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此提
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地方煤矿 安全生产 调研
近年来,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齐抓共管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式逐年向好 。
2006 年全市地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6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是
建市以来的最好水平。目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发展,但基
础比较脆弱,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摸清我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
情况,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市政府研究室成立课题组,就全市地方
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深入到有关涉安部门、乡镇和煤矿进行了走访调
研,现
摘要:
展开>>
收起<<
煤矿安全生产调研报告材料(2篇)我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全县现有煤矿60个,其中年生产能力3万吨以上的20个,常年产量在120万吨左右,上缴税费近1000万元,煤矿行业安排就业人员近8000人,煤炭行业对全县的经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县煤矿开采条件差,难度大、成本高,煤炭安全生产压力大。从2001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25起,死亡31人,百万吨死亡率达8.86%,直接经济损失138.45万元。特别是2003年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12起,死亡17人,百万吨死亡率达14.16%,百万吨死亡率超过了全国、全省、全市的平均水平,给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县煤...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