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X县对村巡察工作的思考
VIP专免
2024-07-05
999+
21.57KB
2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对 X县对村巡察工作的思考
按照统一安排部署,X市赴 X县蹲点调研组紧紧围绕重点内容开展调
查研究,全面了解对村巡察工作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
问题,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为深化市县巡察向基层延
伸提供决策参考。
一、摸清底数,探索对村分类标准
(一)X农村基本现状
X县位于 X市南部,属 X黄土高原沟壑区,区域面积 1804 平方公里,
是典型的“一县一业”示范县。近年来,X以苹果产业为引领,以
“一区 16 村”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分类发展农村事业,
先后建成以 X、X为代表的产业兴旺村,以 X、X为代表的生态宜居
村,以 X、X为代表的乡风文明村,以 X、X为代表的治理有效村,
以后 X、X为代表的生活富裕村。
1.村组结构。全县辖 8镇1街,196 个村,805 个村民小组。5个村
民小组以上的村 64 个,3-4个村民小组的村 88 个,1-2个村民小
组的村 44 个。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如凤栖街道洛河村有 15 个村民
小组,人口仅有 1772 人。
2.人口规模。全县乡村人口 111459 人,占比 55.27%,其中 2000 人
以上的村 8个,以 X镇北谷村 3827 人为最多;1000-2000 人的村
67 个;1000 人以下的村 121 个,以 X镇X村197 人为最少,且常住
人口仅有 92 人。3.主导产业。苹果作为 X农村的主导产业,170
个村以种植苹果为主,2022 年种植规模 53.34 万亩,总产量近 106
万吨,综合产值达 130 亿元,占全县年度生产总值的 43.8%。其他
19 个村以玉米、红薯等其他种植业为主,7个城中村、城郊村则以
房屋租赁和务工为主。
4.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机动地承包,村均年收入仅
为6.09 万元。全县年收入 10 万元以上的村 30 个,收入为 0的村 30
个。97 个村的 3600 余万元扶贫互助资金,5年贷款利息收入 420 万
元,村均 4.33 万元。30 个村的 1500 万元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
济资金,村集体年均收益 1.5 万元。
5.村党组织。196 个村级党组织共有农村党员 8465 名,其中 35 岁以
下1030 名 , 占 比 12.1 % ; 初 中 及 以 下 学 历4941 名 , 占 比
58.4%。196 名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7.8 岁,35 岁及以下 12 名,
占比 6.1%。2021-2022 年共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15 个。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村分类不精准。虽制定了《关于深化对村(社区)巡察工作
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要按照
“城中村、重点村、一般村”进行类别划分,但分类标准过于笼统、
不精准。二是因村施策不精准。实际巡察中,对村情复杂、矛盾较
多、群众反映问题强烈的村未进行具体分类,也未制定详细工作计
划,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到位。如 X村以苹果产业为主,地域广、
10 个村组相对分散;X村以房屋租赁为主,集体经济相对较好;两
村差异明显,但均以“巡镇带村”方式开展巡察,用力均衡、重点
不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是“3+1”精准分类。实行百分制量化评估,制定“3类1重点”
分类标准。“3类”:根据党组织建设情况、村组数量、经济体量、
人口规模、信访矛盾等方面,按占比权重进行赋分,村情复杂多样
在80 分以上的为“一类村”、村情一般在50-80 分的为“二类
村”、村情简单且规模小在 50 分以下的为“三类村”。“1重点”:
惠农政策、在村项目、配套资金(壮大集体经济资金、扶贫互助资
金、产业振兴专项资金等)密集的为“重点村”。二是动态分析、
灵活调整。根据巡前通报情况和村情变化,把对村分类情况与巡察
形式、监督重点、巡察时间等统筹起来,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做到
重点突出、靶向施策。
二、因村施策,合理确定组织方式
(一)对村巡察基本情况
1.有序推进对村巡察。X县立足上届党委巡察实践经验,制定了《十
八届县委巡察工作规划(2022-2026 年)(试行)》,将全县 196
个村纳入巡察范围,把对村巡察全覆盖要求制度化。制定了《实施
意见》,从监督重点、方式方法、实施步骤等方面,做出对村巡察
具体规划。十七届县委巡察村级党组织 196 个,完成了对村巡察全
覆盖,发现问题 279 个,移交涉村问题线索69 条,立案 23 件,给
予党政纪处分23 人。2022 年以来,十八届县委开展了两轮巡察,在
巡察 X、X、X、X等4个乡镇党委时,采取“巡镇带村”方式对所辖
89 个村级党组织进行了延伸巡察,发现问题 381 个,移交问题线索
14 条。
2.灵活方式开展现场巡察。采用“线上办公”,利用村民微信群广
泛
宣传,线上受理外出村民反映问题。采用“现场办公”,深入果园
培训点,在田间地头与村民“谝闲传”,面对面了解果农产业发展
中的“急难愁盼”。采用“夜间办公”,在苹果防雹、防冻、防虫
等特殊时段,尤其是夜间防冻时,督促镇村干部协助指导村民防灾
防害,推动解决群众“眼跟前”的困难。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巡察形式单一。X县已开展的对村巡察全部为“巡镇带村”,
多采取“一托二”(一乡镇一部门)方式进行,专项巡和直接巡暂
未开展,统筹谋划不精准,安排部署不合理。二是精力投入不足。
对村巡察时间平均为 1天,村组较多的甚至仅为半天,任务量与时
间不匹配,如 X镇辖 29 个村 108 个村民小组,现场巡察时间安排仅
为30 天,对村巡察精力投入明显不足。三是巡察效果不佳。未结合
村情实际,合理精简巡察流程,按部就班推进工作,重点人群走访
不全,村组地域覆盖不广,存在“走过场”现象。十七届县委对村
巡察发现问题平均为 1.4 个,十八届发现问题平均为 4.3 个,巡察监
督质量不高。
(三)对策建议
一是灵活巡察组织方式。根据对村分类情况,合理确定巡察方式。
村情复杂多样的“一类村”重点关注、直接巡;体量规模相对均衡
的“二类村”巡单位带巡村,村情简单的“三类村”镇村一体巡,
村情动态变化的“重点村”专项巡,避开农忙时段机动巡。也可在
一届党委内固定一个巡察组“专职巡”,既有利于积累对村巡察经
验,又有利于提升监督质效。二是精简巡察流程。动员、汇报、座
谈“三会合一”,减少会议频次。查阅资料与个别谈话可同步进行,
根据资料反映的问题和村干部即时谈,提升效率。三是“加码”走
访群众。入户走访在村村民,电话微信访谈外出村民。做到村民小
组走访地域覆盖到位,重点人群按比例抽样访谈覆盖到位。离任村
干部,信访户,困难户,村民代表,党员,享受惠农政策较多的村
民(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危房改造、征迁赔偿、惠农补贴)“一
对一”“面对面”交流,做到必访必谈。利用农村集市、现场培训
等人群聚集时机,灵活开展“现场办公”,集中受理群众诉求。
三、综合分析,突出监督重点
(一)巡察与其他各类监督重点
1.巡察监督重点。十八届县委围绕“三个聚焦”监督重点,坚持政
治巡察定位,先后开展两轮对村巡察。第一轮巡察重点是村级党组
织领导作用边缘化、惠民政策落实、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反映强烈
的突出问题等 4个方面。第二轮巡察制定了对村巡察监督重点清单,
围绕“三个聚焦”提出“二十五看”,紧扣苹果这一农村产业“特
色”,在乡村振兴、惠农政策落实、农村“三资”管理、基层党建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对X县对村巡察工作的思考按照统一安排部署,X市赴X县蹲点调研组紧紧围绕重点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对村巡察工作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研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为深化市县巡察向基层延伸提供决策参考。一、摸清底数,探索对村分类标准(一)X农村基本现状X县位于X市南部,属X黄土高原沟壑区,区域面积180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一县一业”示范县。近年来,X以苹果产业为引领,以“一区16村”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分类发展农村事业,先后建成以X、X为代表的产业兴旺村,以X、X为代表的生态宜居村,以X、X为代表的乡风文明村,以X、X为代表的治理有效村,以后X、X为代表的生活富裕...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