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VIP专免
2024-06-30
999+
20.36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专题党课: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
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
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兴办经济特区的开放创举到筑
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从“复关”
“入世”的漫长谈判到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
国地位,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历史
和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法宝,
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
化稳健前行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步新时代
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更应充分发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的作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
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逻辑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
由之路。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通过直接
作用和间接驱动两种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具体来说,对
外开放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诸要素融
通进步及其优化组合直接作用于生产力发展,并通过制度
变革、体制改革和机制调整等生产关系变革带动生产力发
展的间接驱动,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充足动能。
(一)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
强发展的推动力。关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
无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倡导自由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淮
南子—司马迁定理”,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国
际交换的共赢性价值,或是大卫·李嘉图提出生成劣势与
交换优势的“比较优势理论”,古今中外的经济学思想都
论述了对外开放促进国家繁荣发展的深刻道理。生产力作
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动力源泉和决定力量,是指具
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的认识与改造自然
的能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构成要
素的融通发展为基本内涵,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核心标
志。对外开放通过人力资源积累、推动技术进步以及加速
专业化分工,推动生产力诸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不断提
高的劳动生产率引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实施对外开放有
助于打破生产力发展的封闭边界,促使国家、企业、个人
等多元经济主体进入世界市场体系,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不同生产主体的专业化分工,促进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
置。同时,在生产全球化持续加速的过程中,对外开放能
够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流动性优势,通过技术扩散的被动
影响与先进技术的主动学习,促进生产力全要素技术水平
的更新发展,推动劳动者的复合型转变、劳动对象的综合
型转变、劳动资料的知识型转变,从而实现生产力的发展
进步。
(二)拓展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以全球资源配置力提
升发展的持续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集
聚和配置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能力,反
映了一个国家利用全球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水平。从
世界现代化规律看,国家发展的经济本质就是持续获取全
球资源配置能力,对外开放的关键作用也在于通过国际国
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为自身经济的持续发
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提供动能支撑。国家间生产要素
的禀赋差异使得国际贸易具备可能性与必要性,通过对外
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
展的重要路径。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阶段,
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生产要素存
在相对差异。通过实施对外开放,能够拓展生产力发展所
需的资源配置范围,引进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
高端要素和短缺资源来补足相对劣势,从而在世界贸易的
发展繁荣中实现自身经济的持续进步。反之,如果以单边
主义和保护主义人为割裂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互动联系,将
生产要素的配置范围局限在特定国家或地区,不仅会导致
并加剧全球经济衰退,还会阻碍本国生产效率与资源配置
能力的增强。无论是经济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诱发的
社会危机与战争冲突,还是当前一些国家构筑“小院高
墙”、强推“脱钩断链”、鼓噪供应链“去风险”带来的
国际贸易秩序紊乱,全球贸易发展与国家经济增长的互动
历史都证明开放合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以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打
通发展的堵点卡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表
现为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变革。在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
程中,开放与改革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以扩
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并在更高水平开放的基础上推进更
深层次改革,通过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牵引作用。一方面,
对外开放有助于国内经营主体学习世界先进的发展理念、
管理方式和治理规则,加快建设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规则
和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深化改革有助于破除阻碍生产要
素创新性配置的体制机制,以高标准的制度建设、规则衔
接、机制对接带动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打通束缚生产
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生产力发展顺畅
流动。历史地考察,我国明朝与英国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但在重商主义与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宗
教改革带来人的自由解放与宋明理学压抑下的个体湮没、
民主革命推动下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封建专制强化背景下小
农经济固化的对比中,生产关系能否为生产力发展进行适
应性调整,也成为两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出现差距的重要因
素。二、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
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世界经济体系的
边缘者到参与者、从经济全球化的追随者到引领者的伟大
历史转折。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的过程中,资
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不断聚集,市场经济体制
和对外开放机制日益完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成为我
国经济不断迈向新台阶的重要法宝。
(一)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在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中迸发出
强劲活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配共进带动国民经济实
现跨越式发展,开放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繁荣增
长的最大引擎。一是经济总量不断跃升。2010 年我国国内
生产总值接近 40 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2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 2010 年的 3 倍多,达到126 万
亿元,占世界经济份额增长到 17.2%,稳居世界第二位。二
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8—2017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
长33.5 倍,年均增长 9.5%,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
倍多。2013—2021 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
到38.6%,超过七国集团国家贡献率的总和。在世界经济复
苏 乏 力 的 后疫 情 时代,202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充分展现了我国
摘要:
展开>>
收起<<
专题党课: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兴办经济特区的开放创举到筑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格局,从“复关”“入世”的漫长谈判到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历史和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健前行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步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更应充分发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作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不断开创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